首頁 項目 > 正文

“兩區”建設以來,北京新增1400多個優質項目

目前,國務院批復的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簡稱“兩區”)建設251項任務,已落地147項,實施率達58.5%。政策落地同時,北京新增1400多個“兩區”建設優質項目。

這是記者從今天舉行的2021北京“兩區”建設系列主題沙龍的開場活動——科技創新主題沙龍推介會上獲悉的。

今天,英中貿易協會、美國國際商會、歐美工商會等12家國際組織以及42家跨國公司、總部企業先后到訪北京市昌生命科學園、海淀翠湖科創臺、中關村壹號等科技產業園區,以主題沙龍的形式距離了解“兩區”政策疊加優勢。

記者了解到,隨著北京自貿試驗區窗口期的全面打開,科技創新片區作為北京自貿試驗區“三片區7組團”的重要組成部分,聚焦政策疊加優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打造要素集聚格局,在三大片區中已發展成為引領科技創新前沿、帶動自主創新的主陣地,吸引著海內外關注的目光。

作為北京三個自貿片區之一的科技創新片區,包括中關村科學城21.59方公里、北京生命科學園及周邊可利用產業空間10.26方公里。其中,中關村科學城區域主要涵蓋翠湖科技園、永豐基地及周邊可利用產業空間。片區的產業重點,聚焦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健康、科技服務等產業,打造數字經濟試驗區、全球創業投資中心。

加快“兩區”建設步伐,共享更多紅利

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劉印春在活動上介紹,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普華永道于日前聯合發布《機遇之城2021》報告,對全國47座城市進行綜合排名顯示,北京高居首位。

他表示,今年1月至3月,北京市吸引外資呈現大幅增長,實現“開門紅”。新設外資企業379家,同比增長36.3%;合同外資96.3億美元,同比增長1.3倍;實際利用外資49.4億美元,同比增長32.7%。

劉印春表示,下一步,北京將重點抓好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兩區”建設、數字經濟、供給側結構改革引領和創新消費、京津冀協同發展這關鍵“五子”,強化“五子”聯動,要以“兩區”臺推動科技創新全產業鏈開放,助力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一是著力推動大科學裝置開放,提高本市大科學裝置的使用率、知名度和影響力;實施大科學計劃,和國際國內科技創新先行先試相結合;推動新型研發機構開放,組建國際頂尖科學家參與的評估委員會,開展多方位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

二是聚焦科研成果轉化運用,有效解決成果確權、評估定價、轉化實施、收益分配等問題。

三是建設中試研發臺,以開源臺補短板;圍繞重點產業領域,提出吸引重大研發臺的措施,搶占科研高地;建設檢測認證臺,推動國際測試標準互認,營造國際化的檢驗測試環境,推動國內有實力的檢驗檢測機構面向國際開展服務。

四是探索建立創投機構被投對象服務臺,吸引創投機構聚集。

五是建設北京國際創新中心網絡服務臺,提高服務質量。

劉印春表示,“兩區”建設是北京對外開放的重大機遇,為北京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動力,“熱忱歡迎國際組織、跨國公司和總部企業能夠在‘兩區’政策紅利下,把好的項目引到北京,能夠在北京能有新一輪的大發展,共創合作互贏的美好未來。”

北京新增1400多個優質項目

北京市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閆立剛做首場片區沙龍主題推介。

閆立剛以一串實實在在的數據,展現了北京“兩區”建設的豐碩成績。

他稱,目前,國務院批復的251項任務已落地147項,實施率達到58.5%。“其中包括很多全國首創、首批的政策,比如高新技術企業的‘報備即批準’、公司型創投企業所得稅優惠、技術轉讓所得稅優惠、私募股權投資份額的轉讓臺、跨國公司本外一體化的資金池試點等等”。

他介紹,“兩區”建設以來,北京新增了1400多個優質項目。有很多都是標志引領項目,比如賽諾根有限公司落戶北京CBD,成為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首家落戶的跨國公司亞太區總部;承載跨境金融信息傳輸職能的重大金融基礎設施——金融網關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在京獲批落地。

推介會上,閆立剛以外資準入更加開放、數據流動更加通暢、資金進出更加便利、人才支持更加有力、稅收優惠力度更大、營商環境更加優化的6個“更加”,向與會嘉賓精準提煉了北京“兩區”建設在持續提升企業獲得感方面的務實舉措,并向與會嘉賓代表介紹了下一步的重點工作,包括將加快“兩區”建設步伐,構建“領域+區域+要素”開放格局;加速“兩區”立法,為“兩區”建設提供法制保障;加大項目落地力度,讓企業享受更多“兩區”紅利等舉措。(記者 杜燕)

關鍵詞: 兩區建設 優質項目 項目落地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