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項目 > 正文

河北保定推進先建后驗改革 推動300多個項目加速落地

日前,位于徐水經濟開發區的年產200萬件汽車用熱成型部件生產基地項目順利通過施工許可。項目負責人李浩說:“采用區域評估,省去了許多審批手續,還節約20多萬元成本;施工許可采用承諾制,減少審批事項7項,原來要準備20多份材料,現在僅需一張承諾書,當天就能拿證。”

今年5月以來,保定市參照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5.0經驗,結合本地已有成型做法,按照自愿選擇、承諾守信原則,實行“政府設標準、企業做承諾、部門強監管”的管理模式,在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產業聚集區等區域試點開展企業投資項目“區域評估+標準地+承諾制”審批,推進先建后驗改革。

政府確定標準。全面開展區域評估,根據各地實際需求,開展地震安全性評價、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節能評估、壓覆重要礦產資源評估、環境影響評價、考古調查勘探、水土保持等各項評估評價工作,評審結論納入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成果,并強化評估成果運用,逐步實現單個建設項目不再進行相關專項評價評審;建立“標準地”管理制度,在完成區域評估基礎上,依據區域發展規劃、產業準入要求,明確固定資產投資強度、畝均稅收、容積率、能耗標準和排放標準等控制指標;公布項目準入負面清單,統籌考慮國家、省關于市場準入和保定市各類園區入園要求,及時公布準入負面清單。負面清單以外的項目,按照非禁即可、企業自愿原則,實行承諾準入。

企業自愿承諾。企業取得項目立項文件后,提出實行“先建后驗”的書面申請,簽訂承諾事項告知承諾書,依法依規開展勘查、設計、招投標等相關工作。有關審批部門建立承諾事項清單,對列入清單的事項,一律取消政府審批,并以條目式綜合告知單形式,一次性全部列出企業承諾事項和應當遵照執行的條件標準、技術規范及相應的監管驗收要求、企業承諾效力、不履行承諾的懲戒措施等。施工圖審查環節可由開工前整體安全性審查調整為事后檢查,企業按照建筑、消防、人防等強制性標準規范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無需送審查機構審查。對地下面積較大,需要進行基坑支護相關工作的項目,可分階段核發施工許可證。

全程強化監管。按照“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審批與監管實時互動,企業向審批部門作出承諾后,審批部門第一時間將企業承諾的內容與監管部門共享。監管部門在規定時間內對申請人履行承諾情況進行檢查,對申請人未履行承諾的,依法追究企業責任。施工完成后,根據項目技術方案、監管期監管記錄情況、承諾審批事項等組織綜合評估,復核企業是否兌現承諾事項。嚴格兌現承諾的,監管部門出具已兌現承諾的意見,項目可進入竣工聯合驗收環節;對未兌現承諾的事項,應及時進行整改。建立承諾履行信用“紅黑名單”制度,全面實施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將企業和相關負責人員落實承諾行為信息歸集至“信用河北”等信用信息服務平臺,并向社會公開。

截至目前,保定市共有22個開發區(園區)完成134項區域評估,推動了300多個項目加速落地。施工許可前的質監、安監備案申報材料由24個減少到4個。

關鍵詞: 河北保定 先建后驗改革 項目落地 優化營商環境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