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產業 > 正文

供應鏈金融企業輝騰金控:“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應用圖景

 

金融的目的是服務實體、服務實業,新的金融科技應賦能于金融的價值創造,區塊鏈更需尋求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契合點。“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將具有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及發展前景。

銀行應用場景探索

目前,區塊鏈在銀行領域已經開始嘗試應用于一些場景,包括支付結算、貿易融資、征信輔助查詢等。未來,隨著央行、國家金融監管部門進一步加強金融監管力度,若能從頂層配套設計制訂區塊鏈技術的指引及規范,區塊鏈或有機會成為KYC、KYB、反洗錢等領域的技術標配,成為銀行降低合規風險、監管風險的必備武器。

區塊鏈在銀行應用層面的運用,包括支付結算、數字資產等,其主要的實現方式為建立金融同業之間的聯盟鏈,或在金融機構內部建立私有鏈,面向的領域為輕量級、多對手交易的場景,解決的痛點為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空間廣闊

從金融價值創造的角度出發,筆者認為,“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是區塊鏈在銀行風險管理領域的最佳應用場景,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首先,信息是供應鏈金融風控的關鍵點。供應鏈金融的系統性、結構性的業務理念,決定了信息流是供應鏈金融風險把控的關鍵。如何獲取真實、有效、全面的數據,既是供應鏈金融風控的基礎,又是風控的難點。應用區塊鏈的分布式賬本可以為上述問題從信息來源端找出解決方案:通過區塊鏈對端到端的信息數據實現透明化,所有參與方都通過一個去中心化的記賬系統分享商流(合同、訂單等)、物流(倉儲、物流、運輸等)信息。區塊鏈技術猶如為金融機構與供應鏈參與方建立一個微信群聊,處于同一微信群的成員都可以看到相同的交易信息,且信息在每個參與方中記錄儲存,不可篡改。銀行根據真實的貿易背景、實時產生的數據開展授信決策,加速資料數據收集、校驗、評估的作業時間,提升決策的精確性和效率。

其次,供應鏈的系統風險管理、動態管理是供應鏈金融風控的著眼點,也是區別于傳統信貸單一主體進行信用評估的特點之一。基于社會分工的理論產生了現代供應鏈,核心企業、供應商、經銷商、分銷商、終端用戶、物流及倉儲等眾多參與主體共同構成了商品產、供、銷的鏈條,不同的主體之間存在大量的、持續的交互協作,產生的信息分散地保存在各個環節及各自的系統內。如何從多個參與方中平行地、及時地、全面地獲得數據并完成風控的交互操作,成為動態管理的難點。信息發布與獲取的不平等、不及時、不共享造成金融機構的信息不對稱,不利于銀行了解、評估、分析供應鏈整體、系統的狀況及存在的問題。

區塊鏈技術是以“平等參與、數據共享、大規模協作”為初創理念的技術,天然地適合運用于供應鏈管理。借助區塊鏈為供應鏈生態多元主體信息建立交互平臺,使交易各方公開透明參與,形成完整、流暢、實時且可溯源的信息流,改善供應鏈信息互通與相互協作,從而提升供應鏈整體效率;在此基礎上,通過區塊鏈賦予金融機構信息參與的角色,有助于金融機構了解供應鏈整體運行,有效判斷及把控供應鏈的系統風險,增強金融供給效能。

最后,對供應鏈參與方的履約監控及約束,是保障供應鏈金融資產安全的重要防線。供應鏈金融是依附在真實交易上的金融方案設計,業務風險與交易參與方的履約環環相扣,緊密關聯。以應收為例,買方是否按付款指令足額付款(履約),是融資回收的第一保障;若為核心企業提供風險緩釋措施,在風險條件觸發后,核心企業是否按指令進行回購、退款等風險補償履約措施,直接影響融資是否產生不良。

現行實際操作中,上述履約約束主要來源于“法律信任”、“合同信任”,但履約過程中可能存在法律爭議,后期將增加處理時間及成本。引入區塊鏈“智能合約”,將上述合同約定事項上鏈,使其變為自動觸發與操作,引入“技術信任”彌補履約中的意外過程和主觀違約可能,確保金融方案設計風控措施的效果,保障融資安全。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風控創新的實現路徑

如何實現“區塊鏈+供應鏈金融”風控創新?輝騰金控以其多年的供應鏈金融經驗進行了詳盡的總結。輝騰金控系中鐵中基供應鏈集團旗下企業,以央企服務中國實體經濟發展為宗旨充分發揮金融服務機構為供給側改革保駕護航的作用,以央企產業融入地方經濟發展為目標,通過供應鏈服務模式的導向作用,為實體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多元化資金服務支持、產業經驗資源以及金融服務解決方案。

(1)人才機制:建立“金融+區塊鏈”的人才團隊及機制

商業銀行要在區塊鏈領域探索、實操并落地,首先需要建立“金融+區塊鏈”的人才團隊,接受新的理念和科技,理解區塊鏈技術的原理,熟悉供應鏈金融業務的模式及特點、風控思維和方法。目前,能夠把探索性的區塊鏈前沿理論變成應用技術方面的人才較為短缺。因此,商業銀行應結合銀行自身的戰略規劃及探索目標,采用包括自主培養、第三方專業合作及第三方參與共建等形式,儲備專業人才團隊。

(2)價值聯盟:建立核心企業與銀行的聯盟鏈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前提為供應鏈上各參與方的數據需上鏈,有賴于供應鏈中的核心企業與金融機構互信互惠,達成“產業+金融”協同做強供應鏈的價值共識,并由核心企業與銀行主導共同建立聯盟鏈。聯盟鏈的建立與聚合,必須以提升價值為目的;聯盟鏈的穩定及擴大,有賴于銀行與供應鏈上下游客戶共同創造價值、實現多贏。

(3)循序漸進:以實例切入具體的業務及產品

銀行應用區塊鏈技術,不適合蜂擁而上,也不適合追求區塊鏈應用的大而全,需要循序漸進的進行試點、改良和總結,然后再進行推廣。特別是應用前沿的金融科技優化風險管控,一方面,商業銀行需改變風控思維上“只能對、不可錯”的傳統觀念,允許容差與試錯,在機制上給予創新空間;另一方面,通過將業務實例應用到區塊鏈,從局部的風控功能優化擴大至類型業務、產品的風控創新,找到適合商業銀行自身規模、風險文化、風控體系的最佳實踐。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中國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8004000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