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美麗中國”,七彩林業以創新提升傳統產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人們期望藍天、白云、潔凈的水和新鮮的空氣,越來越注重優美的生態環境,早在國內綠化盛行時,七彩林業便專注于彩化細分行業,靠著創新技術提升傳統園林產業,不但讓企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實現技術突破,銷售額的騰飛,同時積極反哺社會,通過“五扶一提”的脫貧增收模式及“四直兩帶”的脫貧增收路徑幫助群眾脫貧致富。仔細查看這家公司的履歷發現其榮獲“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四川省林業產業化經營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四川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四川省名特優新彩色苗木繁育工程實驗室”、“四川省企業技術中心”、“四川省彩色林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6年全國十佳苗圃”等榮譽稱號,領辦的南江彩葉苗木專業合作社獲批國家“服務精準扶貧國家林下經濟及綠色產業示范基地”等各類榮譽。
在短短的6年間,七彩林業取得了這樣的成績,靠的就是自身創新能力,以實際行動踐行“綠水青山才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綠化產業升級彩化 七彩林業迎要做彩色苗木領航者
據了解。目前七彩林業運營正常平穩,是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專業從事彩色苗木品種資源引進及繁育技術開發、標準化生產、彩色景觀設計與彩色旅游景觀打造的全產業鏈經營企業,擁有各類喬灌草彩色植物品種資源近2000種,取得專利技術31項、地方技術標準4項,是國內取得彩色苗木繁育專利數量全國最多、彩色苗木無性繁殖技術研究國際領先的苗木企業。
七彩林業之所以在成立之初就抓住“彩化”這個關鍵詞,主要是因為市場上對紅葉景觀的追求越來越旺盛,比如香山紅葉、巴中光霧山、黑水彩林等景點,秋季時都是人山人海;其次在城鎮化建設的背景下,七彩林業對園林、苗木行業的看好和認可。結合這兩個方面七彩林業選擇了種植彩葉植物,開辦彩色植物研究院,選育國內外優質彩色植物、攻克其繁育難關,展開規?;?、標準化生產,經過多年累積已成為國內彩色苗木領航者。據《中國城市園林綠化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2017-2020年)》顯示,國內120余種常用的花木材料中,90%以上是從國外引進,有專家呼吁行業應該加大對技術的投入支撐,增強科研創新的精神,行業內應該多涌現像七彩林業這樣的高新技術企業。
成立國內首家彩色植物研究院 林業企業迎來產業升級新機遇
在國內綠化盛行時,七彩林業便專注于彩化細分行業,建立了國內首家彩色植物研究院,專門從事彩色植物新品種的研發以及彩色植物快繁生產的技術突破,建立技術壁壘,完善生產研發技術體系,為彩色植物規?;a打下堅實的基礎。
現在彩化迎來了爆破式的需求,七彩林業已經從一個初創企業、小型苗木公司成長為一個技術成熟、管理規范的大型苗木生產企業,同時為社會各界提供彩色景觀設計和建設服務。目前,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先后出臺“增花添彩”的相關文件,鼓勵并要求各地加大彩色苗木在環境中的運用。對于七彩來說,這是個百年難得的時代機遇,更是讓七彩從一個成熟的企業飛躍為一個優秀企業的機遇。
七彩林業總經理王明理介紹,通過分析目前苗木市場的產業現狀與痛點,研究國家及各地城市建設的發展規劃,選擇行業認可、市場對路的優質彩色苗木產品。并且建立了現代化的苗木生產管理體系,降低了生產成本,提高了苗木品質。
站在行業的風口,七彩林業不斷創新商業模式,通過彩林產業與旅游業深度融合,依托七彩林業彩色景觀設計、彩色景觀打造和旅游產品開發能力,創新彩色產業風景區,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在品種資源上,七彩林業依托光霧山優質野生珍稀彩色植物資源,通過自主選育及國外引進等方式,經過6年的沉淀,公司產品體系以紅色系、黃色系彩色喬木為主,覆蓋彩色灌木、彩色藤本、彩色地被和觀賞草。其中拳頭產品珊瑚閣—紅火樹、光霧山金楓、夢幻—橙之夢在多個全國性、權威的展會上榮獲“產品金獎”。
精準扶貧為鄉村振興出力 綠色實體經濟才是未來希望
2014年,國務院將10月17日設立為“國家扶貧日”,而恰巧七彩林業是10月17日注冊的,這注定了七彩林業與扶貧攻堅就有天然的緣分。
王明理介紹,扶貧是七彩林業一直在堅持做的事情。通過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農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方式帶動四川省10縣(區)發展彩色苗木產業。目前,七彩林業在全省已領辦彩色苗木專業合作社及分社32個,覆蓋農戶超10000戶,參與農戶年戶均增收1.6萬元,人均增收4700元。2016年7月,七彩林業領辦的南江彩葉苗木專業合作社榮獲“服務精準扶貧國家林下經濟及綠色產業示范基地”;2017年10月,七彩林業榮獲全國 “萬企幫萬村” 精準扶貧行動“先進民營企業”。這是國家對七彩林業扶貧工作的充分認可。七彩特色的扶貧方式,被《紫光閣》雜志等權威媒體報道,并逐漸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應用,七彩林業希望通過發展更大規模的彩色產業風景區,帶動更多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增收,為“美麗中國”助力,為“鄉村振興”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