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佰金融:監管趨嚴,自律才是備案的催化劑
2018年對于互聯網金融行業來說,無疑是行業安全合規的關鍵年份,在監管趨嚴的大環境之下,互聯網金融平臺加強自律,回歸金融行業本質,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作為國內領先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壹佰金融,自成立以來一直積極響應各項政策的實施,但在其發展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并非等待監管,而是不斷自律。壹佰金融CEO黃郴雅就曾表示:備案監管大環境下,壹佰金融從一開始,就用自律迎接監管的到來,積極踴躍配合,規范平臺各項產品以及服務,以求讓投資者放心。
擁抱合規,壹佰金融實施第三方機構代償保障
早在2016年8月24日,為督促網貸平臺取消風險準備金,監管部門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要求網貸機構不得直接或變相向出借人提供擔?;蛘叱兄Z保本保息;2017年12月8日發布的《關于做好P2P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57號文)中,明確禁止網貸機構以風險備付金進行宣傳,并督促網貸機構采取引入第三方擔保等其他方式對出借人資金進行保障。
據了解,壹佰金融在廣東省出臺相關細則前以合規為標準,率先做出調整,早在2017年6月銀行存管上線的同時就已取消風險備付金制度,開始實施第三方機構代償保障。根據壹佰金融官網介紹,第三方機構代償保障是平臺為用戶指定的風險防范機制,主要指:當借款人未按照與出借人簽訂的借款協議約定履行還款義務,借款項目出現逾期后,出借人將逾期債權轉讓給第三方合作機構公司,第三方合作機構公司自愿同意受讓逾期標的債權,進行有限受讓并代償,向出借人支付逾期債權本息及相關費用,剩余未能覆蓋的風險,由出借人自行承擔。由此而知,機構輸送的業務逾期后,均由機構履行代償義務。
配合監管,壹佰金融做到零踩線
暫行辦法出臺之時,讓不少互聯網金融平臺都感覺到了壓力,為求合規,不少平臺都開始行動起來。對于《暫行辦法》中劃定的紅線,壹佰金融早已經做到了零踩線,禁止自融、禁止集資、禁止虛假夸大、禁止非法放貸……壹佰金融的“十六禁”做法,為平臺合規進程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力求備案,壹佰金融率先完成資產轉型
進入2018年,備案已經成為各網貸平臺求生存謀發展的關鍵階段,《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明確規定,“同一自然人在同一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臺的借款余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20萬元;同一法人或其他組織在同一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平臺的借款余額上限不超過人民幣100萬元。”
而在2017年,壹佰金融就已經開始了資產轉型工作,平臺逐月按比例減少大額資產發布,環比減少金額為10%至30%不等,至2017年6月22日,壹佰金融完成監管合規要求最高、難度最大的兩大關鍵步驟:銀行存管正式上線,同步完成小額資產轉型,停發超限額的大標。
作為一家有著上市公司、國資企業基因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壹佰金融自2015年12月正式上線運營開始,就一直踐行普惠金融理念、堅持合規自律的原則,通過自身的行動,不斷促進互聯網行業良性發展,為小微客戶群體提供更多樣的普惠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