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渠精神傳承教育學院院長、紅旗渠精神傳承人喬書領追憶老書記楊貴
時針停在了2018年4月10日0時48分的位置。
這一刻,一位老人的心臟停止了跳動。
(一)
老書記楊貴走了?!
這個消息不脛而走,瞬間引爆了微信朋友圈。太行山下,紅旗渠畔,數以萬計的林州人以各種方式致敬緬懷。很多網友通過微博、微信朋友圈等網絡發文寄語,表達哀思:
“太行山含悲,紅旗渠低咽,愿楊貴老書記一路走好!”
“一渠清波載偉業,萬古青山記英魂。”
“吃水不忘修渠人,老書記一路走好!”
“斯人已逝,清流永續,老書記千古!”
……
老書記走了!
噩耗傳來,許多人怔住了,不愿相信這是真的。紅旗渠老勞模李改云哽咽地說不出話來,90歲的任羊成一個人默默坐在那里很長時間……
當年修過渠的老人們心碎了,老勞模的心碎了。
正在福州出差的中喬大三農集團董事長、紅旗渠精神傳承教育學院院長、紅旗渠精神傳承人喬書領的心也碎了。
他立即終止了在福建的行程,馬不停蹄地往北京趕。
(二)
喬書領與紅旗渠同齡,是一位從農民成長起來的企業家。現在的喬書領,和紅旗渠結下了不解之緣,他不僅是紅旗渠精神傳承人,前不久還注冊成立了紅旗渠精神傳承教育學院,擔任院長職務,聘請楊貴老書記擔任榮譽顧問。
老書記突然走了,喬書領心情萬分沉痛,老書記的音容笑貌猶在眼前,和老書記交往的點點滴滴猶如發生在昨天。
2014年9月20日,一次會議上,楊貴老書記修紅旗渠的故事以及紅旗渠的精神深深吸引了、震撼了農民企業家喬書領。
2015年,中喬大三農實業集團正式入駐林州,才有了后來發生的一系列故事:注冊成立了中喬大三農紅旗渠國家智慧農業公園,成立了紅旗渠畫院,打造任村鎮皇后古村落,打造任村鎮白家莊國際水彩村,打造采桑鎮南崗后國際雕刻村,打造東姚鎮老里溝國際陶瓷村……
2016年1月21日,對喬書領和中喬大三農實業集團來說,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這一天,中喬大三農實業集團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年會,應邀出席的河南省原林縣縣委書記楊貴,親手將一面書寫著“紅旗渠”三個大字的錦旗授予喬書領,并囑咐他再接再厲,當好紅旗渠精神傳承人,帶領太行老區人民共同致富。
握著這位林縣老書記、“紅旗渠旗手”溫暖而有力的大手,喬書領知道,他的人生和事業,將注定與紅旗渠緊緊連結在一起。他今后將全心全意、義無返顧地扛起宣傳紅旗渠這面大旗,讓紅旗渠精神傳遍神州大地、大江南北,傳遍五湖四海。
2016年8月23日,由中國農業出版社主辦的“中喬大三農現代農業創新發展暨紅旗渠國家生態農業公園專題座談會”在北京舉行。多位紅旗渠特等勞動模范出席會議。
2017年11月28日,來自中國和非洲的40多家媒體、50多人的采訪團走進林州參觀采訪。紅旗渠、太行大峽谷、古村落、國際水彩村、國際雕刻村、國際陶瓷村,林州的山山水水、林州的風土人情、林州的城鄉面貌、林州的建設成就,博大精深的紅旗渠精神,使中非媒體采訪團的記者深深折服。這次聯合采訪,增進了中非媒體相互交流,讓更多非洲媒體朋友走進中國、了解了中國,實地感受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山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
喬書領常說:“有人說我傻,不去掙錢,光想著怎樣去宣傳紅旗渠和紅旗渠精神。我甘愿當宣傳紅旗渠精神的傻子。”
喬書領為傳播紅旗渠精神所做的工作,老書記楊貴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老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題寫“感謝喬書領同志”“紅旗渠勞模感謝喬書領董事長和中喬大三農集團”等,以示勉勵。
(三)
一天多來,喬書領腦子里懵懵懂懂的。
他還劃算著,過了這兩天,就去看看住院的老書記,向他匯報匯報工作,聽聽他老人家的教誨。
2018年2月18日,農歷大年初三,喬書領帶著愛人、兒子去老書記家里拜年。
“老書記當時很高興,坐在沙發上,拉著我的手問長問短,和我促膝談心。”喬書領回憶著當時的情形,“他的精神那么好,怎么剛過了一個多月,說沒就沒了。”
喬書領的腦子一直轉不過彎來:“我剛剛注冊成立了紅旗渠精神傳承教育學院,聘請楊書記當榮譽顧問,想請他出出主意,怎樣更好地宣傳弘揚紅旗渠精神呢。”喬書領語氣里滿是無奈、后悔,有太多太多的遺憾。
當記者問喬書領今后將怎樣更好地傳承和弘揚紅旗渠精神時,喬書領表示:“老書記永遠活在我們心里,林州人將永遠記著老書記的恩情,老書記的諄諄教誨永世難忘。我4月22日要去聯合國,就要宣傳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傳播好紅旗渠的故事和精神。我們要化悲痛為力量,要繼承老書記的遺志,把紅旗渠的精神傳遍祖國大地,要把紅旗渠的精神傳遍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