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產業 > 正文

天空鏈社區:區塊鏈之上的未來城市雛形

“區塊鏈技術推動人類自我進化。”近日,在天空鏈(Skycoin)生態2018發布會上,天空鏈中國社區發起人李臻表示,“它將社會通道一下子打得很開,幾乎社區里的任何人都有機會與北大、清華、麻省理工的知名教授直接交流,知識的協作價值被充分放大。”

自我驅動、分享價值、享受社區激勵和他人提供的便利,區塊鏈之上的社區因特有的信用驗證、點對點交易以及閉環激勵而顯得極具活力。

這樣的分享經濟模式對于未來的智慧城市來說,頗有參考價值與啟發意義。建立在智能科技之上的未來城市,要讓生活期間的人們享受到更高效、節能與和睦的生活,融入區塊鏈技術或其技術特征, 讓價值真正地流動起來,不失為一條理想的路徑。

愿景的力量

“天空鏈社區的很多人我都沒見過,但他們都已經做了很多貢獻。”李臻在發布會上提到。

這種利他的模式,既是互聯網時代的分享精神使然,也與區塊鏈技術所帶來的愿景相關——它將深度重構社會的各個領域。

融合了分布式網絡、加密技術和公共賬本等技術的區塊鏈技術,在世界多個角度,正在改變著許多人的生活。

“以前在津巴布韋、巴西,人們必須見面的時候才能進行交易,區塊鏈能夠讓他們在不同的地點進行安全的大額交易。這就是數字化的信用,目前它已經是一種趨勢。”天空鏈項目創始人Synth在發布會上介紹。

正是這種切實的改變,讓越來越多的人對區塊鏈技術抱以更高的希望,這種愿景的力量也正是社區活力的所在。

從歷史上看,愿景的力量強大時足以改變世界的運轉方式。

《人類簡史》一書如此描述愿景的力量:想象賦予智人前所未有的能力,讓他們得以集結大批人力、靈活合作……這等于開啟了一條采用“文化演化”的快速道路,而不再停留在“基因演化”這條總是堵車的道路上。走上這條快速道路之后,智人合作的能力一日千里,很快就遠遠甩掉了其他所有人類和動物物種。

區塊鏈社區讓全世界的成員實現合作,所基于的正是對于區塊鏈技術應用前景的篤信。在現代心理學上,這也被稱為“期望定律”,即我們懷有強烈期望時,所期望的事物就會出現。

未來智慧城市,如果能讓生活期間的人們充分相信一起合作能夠擁有更好的未來,那么神奇的反應定會發生。

4月10日,天空鏈(Skycoin)生態2018發布會現場。

價值傳遞

在智慧城市里,除了人們能夠通力協作之外,它還應該是共享經濟得到最大彰顯的地方,任何閑置的資源都可以借助技術得到合理的分享與利用。

區塊鏈技術及其理念對于這樣的升級版共享經濟無疑極為適用。

“通過Skywire,人們可以分享自己的帶寬、CPU與存儲。”發布會上,天空鏈Skywire項目工程師Tien表示。

公鑰訪問機制、加密點對點傳輸等區塊鏈技術特征為這種共享提供了可能,社區成員和用戶可以安全、私密與快速地實現分享。

而例如使用天空鏈Fiber平臺技術的澳大利亞能源項目“阿波羅鏈(Apollochain)”,為智慧城市提供了更為清晰的示范。

通過阿波羅鏈的平臺,安裝了光伏電板的用戶可以通過微型電網、智能電表出售多余的電量,未來還可以為無人機充電平臺提供電力。這樣的分布式電網既可為用戶降低費用、獲得收益,也能降低單一電網傳輸損耗和停電的風險。

毋庸置疑,隨著研究的深入與技術的發展,類似的共享應用場景將越來越多。

社區共贏

阿波羅鏈以及類似的應用項目,其基礎是天空鏈這樣的底層公鏈。目前,大多數公鏈均為開源項目,需要社區中的極客與開發人員進行迭代。公鏈有約與否將直接影響應用落地的成敗。

這就如在城市里筑路架橋一樣,公共設施的質量將直接影響一個城市的發展與生活質量。

除了愿景與贊譽,如何讓開發者們持續地奉獻?這好比沒有公共財政投入,如何讓城市交通擁有更好的體驗?

區塊鏈技術自比特幣開始,自帶的金融屬性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也為技術乃至社會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比特幣能成功不是因為技術成功了,而是技術加經濟模型一起才成功的。”嘉賓Biltz Krieg在發布會上表示。

代幣或通證(token)是區塊鏈技術帶給人們的一個新事物,它讓區塊鏈項目尤其是公鏈項目形成了自我驅動的生態,這也是天空鏈社區等區塊鏈社區保持活力、實現多方共贏的另一個主要因素。

盡管去年以來的虛擬幣熱潮讓加密貨幣成為了爭議的焦點,但與會嘉賓表示,基于代幣或通證之上的開源技術社區明顯比一些科技巨頭推出的公鏈項目更具活力。

“IBM的Hyperledger項目,現在的代碼更新量明顯不如有代幣的公鏈項目。”Biltz Krieg在發布會上表示。

香港ChaoEX數字貨幣交易中心COO王小龍也認為,區塊鏈項目如果是社區類型的,需要自帶激勵。因為代幣提供的不單單是激勵,還有升值的另一層圖景暗含其中,讓知識產權享受協作的紅利,獲得更長遠的收益。

未來智慧城市里,人們如果能享受到因協作而產生的“升值”紅利,相信其也會像現在的天空鏈社區一樣生機盎然。

但去年以來的虛擬幣熱潮產生了驚人的泡沫,代幣或通證成為了爭議的焦點。如何讓真正有益于技術與商業發展的公鏈項目繼續運轉下去?

透明化是前提,以太坊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證明了項目如何“傳遞價值的增值,讓人們在集資的意義上參與其中,而不是在傳銷意義上”。

此外,“或許很快數字經濟學、加密貨幣學等學科會跟上,一些問題會隨著研究的深入而得到解決。”與會嘉賓表示。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中國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8004000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