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金所黨員及管理干部上黨課 學習百年前“同齡人”的奮斗史
現在正值青春、打拼奮斗的年輕人90后,如何看待100年前為了中國擺脫積貧積弱狀態而投身革命的那個年代的“90后”?當今的90后能從他們身上學到怎樣的精神?
近日,友金所特別邀請到深圳市委黨校文史部副教授許劍波前來友金所總部,以“90后學習90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為公司全體黨員及管理干部上黨課,講黨史。許劍波教授深入淺出,從黨的創立、發展、挫折、再生、奮發的歷史,到黨的歷史上的多位重要人物,到發展中經歷的重大事件,再到十九大報告的重點解讀,全面介紹了中國共產黨建黨97年的歷史,解答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是一個偉大、光榮、正確的政黨的歷史必然性,揭示了百年前那個火熱年代年輕人迸發出來的拼搏精神和堅韌精神。友金所黨員及管理干近500人參加了現場及遠程聆聽。
最初的中國共產黨人,均抱著救中國于水火,反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信念,他們當中不少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在過去百年的黨史發展中,中國共產黨經歷了初期的勃發、遇到挫折后的低潮,直到此后數十年的不懈斗爭,是什么樣的精神支持著他們一直戰斗在最后,這樣的精神是否可以為當下的年輕人所傳承、所發揚?在黨課現場,許劍波教授妙語連珠、旁征博引,縱橫捭闔間,不時拋出類似的問題,博得現場陣陣掌聲,更讓現場的年輕黨員和管理干部感觸、沉思直至得出結論。
來自友金所品牌部的劉盾是一名年輕的90后黨員。他在聽完許劍波教授的黨課后說,作為一個剛參加工作只有兩年的青年人,他過去對黨的發展史只有相對粗淺的了解,對關鍵性歷史事件的了解也不算豐富。這次黨課讓他感觸非常深,黨的發展史、黨在重大歷史選擇中經歷的挑戰、挫折直至最后的成功,并非之前想的那么簡單,那個年代的“同齡人”為什么能做出驕人的業績,是什么樣的精神力量讓他們堅持著自己的信念和理想?在當天的黨課中,劉盾有了新的認識。
而這樣的感觸并不是個別人才有的。課后,不少黨員和管理干部都說,許劍波教授的講解條分縷析、深入淺出、分析透徹,讓他們真正體會到了年輕人應有的時代責任感。
友金所作為一個創立僅不到四年的新型互聯網金融平臺,大部分員工都非常年輕,全公司的平均年齡只有27歲。大部分黨員和管理干部也都是80后、90后的年輕人。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始終保持高昂的戰斗力,保持堅定的信念,通過學習近百年的黨史,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方式。
友金所總裁李昌國在現場的講話中,回顧了友金所創業以來的歷程,再一次強調了友金所始終是一家創業公司,每一個友金人肩上,始終擔負著普惠金融的時代使命,始終擔負著為投資人、為借款者創造價值的責任。他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近一個世紀前的共產黨先輩和現在90后年紀相當,正是干事業的年紀,他們克服萬難創造出一個新中國。通過再學黨史課程,提高我們全體人員的意識和拼搏精神,讓全體友金人也能在這個火熱的年華迸發出更大能量。
作為深圳同業第一家建立黨支部的互金公司,友金所希望加強青年黨員對黨史的學習,激發年青一代對黨史的興趣和愛好,以史為鑒,從黨史中發現可以學習借鑒的精神,這是友金所打造創新型黨建“90后學習90后”黨史學習的主要目的。李昌國也希望通過黨史學習,將革命先烈的堅持和意志,傳承發揚,并通過實際的工作去發揚這種精神。“未來我們還將持續開展更豐富更具創新性的黨建課程,打造學習型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