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產業 > 正文

富途證券:海底撈高速擴張有隱患

在國內以服務逆天出名的海底撈,于近期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上市申請,如果一切順利,估計會在8月前后在香港上市。

根據招股書顯示,海底撈近三年的收入持續上漲,由2015年的57億增長到2017年的106億。如果按照30倍PE上市的話,海底撈的市值將超過350億。

印象當中,在香港上市的餐飲股,基本都是上市表現非常不理想的,大多數是上市階段就是最高價附近,然后一路下跌,很少有表示出色的。我認為,這個其實一方面是和中餐本身難以標準化和大幅快速擴張有關;另外一方面,也是客戶的口味會經常變換,很難一種菜系包打天下長期擴張的,這里,是會有很大瓶頸的。

我們看看香港最大的茶餐廳翠華上市后,一路下跌,到現狀只有17億市值,而小南國也是一路下跌,到現在,不過7億市值,而國內之前上市的餐飲股基本都已經不以餐飲為主業了,如果海底撈以350億上市,他會不會創造一個奇跡呢,我覺得現在還很難判斷。

首先,海底撈這次上市,是為了門店的快速擴張,在2015年,海底撈有112家門店,到了2017年,有273家門店,到現在,有將近320家,應該說,這個擴張速度是極為驚人的。正是這種擴張速度,才保證了海底撈的高增長,但是,餐飲企業高速擴張的背后,一定是會在三方面產生很大壓力的,首先是食品安全,其次是門店管理人員,第三,是供應鏈管理。作為一家火鍋店,海底撈對菜品本身的要求不高,他能異軍突起,很大意義上歸功于管理和服務,而在短短三年當中,門店翻3倍,對于門店管理人員的儲備和培養,理論上說是很難跟上的,因為海底撈本質上是企業文化,而對于管理人員的企業文化的培養和認同,其實是需要時間的,因此,我覺得這里是一個很難跨越的地方,而如果門店管理人員缺位,就可能導致食品安全的問題,這個從之前爆出來的北京兩家餐廳的食品安全事件,就很說明問題。至于供應鏈管理的問題,我覺得也是后續面臨的一大難題,因為海底撈集資,目標是下沉到三四線城市,而作為火鍋這種新鮮度要求很高的品類,供應的難度就會大幅增加。

當然,我們也會看到,海底撈的崛起和火鍋業的崛起分不開的,在2017年,火鍋市場在中國餐飲市場的份額達到14%左右,如果從中式餐飲市場看,火鍋占近四分之一的份額,市場前景還是相對看好的,但如果不解決以上這三個問題,350億的估值,應該很難長期維持。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中國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8004000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