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眾匯富:王健--獨角獸戰略配售基金到底值不值得買?
今年以來,國家對獨角獸的大力支持振奮人心,這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同時也指明了投資的大方向。鑒于此,我日前發布了《中國獨角獸2018年投資策略報告》,提示大家普通散戶投資者也可以參與獨角獸的投資了,把2018年稱為散戶中國獨角獸平權化投資元年。
關于獨角獸,雖然政策大力支持,市場還是存在很多負面消息,很多人甚至抱著“凡是政府提倡的我們都要反對”的心態,認為獨角獸回歸就是來割韭菜的,是來讓中國投資者接盤的,是“年輕時遠赴海外的初戀人到中年帶著一身贅肉回來了”!
那獨角獸投資到底有沒有機會?
我認為,獨角獸在中國絕對大有可為!
從獨角獸本身來說,國家支持獨角獸企業發展的態度是認真的,如果說之前還想著慢慢來,中美貿易戰一開打,中興事件一出,就給國家敲響了警鐘,政策當局也意識到中美科技的差距實在太大,培養高科技獨角獸刻不容緩。
其實中國當下獨角獸的發展并不差,中美兩國是世界獨角獸的雙寡頭,獨角獸企業數量占比超過80%。真正差的是中國資本市場,我拿中美兩國的創業板市場簡單做一個對比。
從量上看,納斯達克2700家上市公司,總市值14萬億美元;中國創業板728家,總市值5.1萬億人民幣,只有納斯達克的1/17。從質上看,美國創業板市值最大的公司是蘋果,也是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接著還有谷歌、亞馬遜、微軟、臉書等;中國的創業板市值最大的公司是溫氏股份,一個養豬的企業,這算哪門子創業板?
現在中國說要趕超美國,你靠什么?是靠養豬的企業還是靠宇宙茅臺?這些都不行,必須得靠高科技產業,這就是獨角獸投資的重大機遇。
散戶怎么參與獨角獸投資?
目前散戶參與獨角獸的方式主要有三種:1、參與國內IPO獨角獸的新股申購,藥明康德給這類企業做了很好的樣板;2、參與獨角獸回歸的CDR配售,可以個人參與配售,也可以購買戰略配售基金;3、開通港股參與赴港上市的獨角獸的投資機會。
獨角獸戰略配售基金值得買嗎?
這兩天獨角獸戰略配售基金火遍大街小巷,傳單都發到了賣菜大媽的手里了,與此同時各種自媒體包括一些金融大拿卻是一邊倒的質疑,認為天上不會掉餡餅,這時候發行CDR基金就是來讓中國投資者接盤的,三六零就是前車之鑒,從高點到現在已經腰斬。
我認為這種說法站不住腳,獨角獸戰略配售基金還是很有參與價值的。
獨角獸戰略配售基金主要是參與CDR的發行,而且戰略配售有優先配售和折價配售的權利,雖然國內上市的CDR發行價格都還沒定,但應該不會高過海外的價格,要不就是明目張膽讓國內投資者接盤了。也就是說,戰略配售基金的認購價格應該不會高于海外獨角獸當下的價格,這就相當于你在500億市值的時候買入三六零的股份,并不是高位的4000億,即使鎖定三年也不會虧錢。
還有一點,這些基金會戰略配售所有發行CDR的獨角獸,不是只買一家,BATJ等回歸的獨角獸企業全都會參與,這明顯就是分散投資。話又說回來了,不買這些企業買什么?跟國內現在的偽科技股相比,阿里騰訊這些實在是太優質的標的了,三年之后他們還是最優質的企業,如果這些企業都不值得投資,那國內還有哪些公司值得投資?
當然,這也不代表戰略配售基金就會有很高的收益。對于預期收益,這個現在還不好說,未來有哪些獨角獸上市?CDR的配售比例是多少?是如何定價的?到底能打幾折?這些都不確定,所以預期收益不好合算。
如果這些基金只是用來參與CDR的配售,閑置資金投資固定收益類產品,收益可能不會太高,但整體風險也比較小,如果社保基金再參與一腳那就更好了。所以這根本不是天上掉餡餅,可以看成一個升級版的打新基金,認為是天上掉餡餅的都是對這個基金的預期太高。
獲取更多資訊 點擊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