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金地集團的穩健密碼:平衡為內核,科學為肌理
“我們始終堅持規模和效益平衡,不希望在哪個方面過于激進”。6月2日,在金地集團創立30周年慶典暨品牌發布會上,金地集團董事長凌克表示,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金地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發展經營觀念——“平衡發展觀”。
縱觀三十年來的發展之路,金地集團經歷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等多個經濟周期,同時完整見證了2004年以來國家對房地產市場的多次調控。對于房地產與經濟發展周期之間的關系,有著更為深入的理解與直接體會。也因此,金地集團走出了一條不為周期性利益誘惑,不為盲目性擴張而裹挾,堅持平衡發展的獨特道路,讓其始終保持在穩定的軌道上創新、發展,得以在行業、市場風浪中獨善其身。
除了穩健平衡,金地集團在業內的另一個知名標簽是“理科生”,這來自于金地“科學筑家”這一深入人心的產品理念。在金地關于“科學筑家”的釋義中,有這樣一段話:科學是一種尊重規律的發展思維,是一種包容多元的價值觀念,是一種精益求精的理性態度,也是一種苛求完美的行為習慣。科學的本質是從關懷人性需求出發,每一項決策都要經過嚴謹科學的論證,有著長期的規劃。“崇尚科學,尊重專業,在公司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積累了豐厚的企業文化基礎,培養了一支過硬的人才隊伍。“凌克如是說。
平衡之道貫穿戰略內核
2017年,金地集團實現銷售金額1408億元,同比2016年增長40%,同時這一數字已是2001年金地上市之時的260多倍。但回望金地集團30周年的發展歷程,規模卻并非金地發展的惟一目標。
翻看金地集團近十年的年度報告,在銷售和資產規模穩步上漲的情況下,金地集團一直保持著穩健的負債率水平。2017年末金地集團凈負債率為48%,而2016年末,金地集團的凈負債率僅為28%。 “長期以來,金地集團總資產負債率在70%左右,扣除預收賬款后的實際資產負債率在60%左右,凈資產負債率在30%到60%之間,不能把負債率抬的太高,太高的話總有一天會出問題,”凌克說。
在外界看來,金地的風險意識和平衡發展觀與其較早對接資本市場,并完整經歷過多個經濟發展周期和房地產市場發展周期直接相關。房地產業內,金地集團是最早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房企之一,并于2001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一直以來都是地產標桿企業之一。
金地集團總裁黃俊燦指出,在融資環境逐漸趨緊的大環境下,金地一直都維持著穩健的財務策略,擁有通暢的融資渠道和 較低的融資成本。2017年,金地集團就以低成本成功發行了公司債、中期票據、物業費ABS和超短期融資券等融資產品,優化整體債務結構,債務融資加權平均成本僅為4.56%。
以平衡為核心的戰略理念為金地發展保駕護航的同時,也培養出金地自身獨特的價值觀以及價值創造能力。“公司的價值導向首先就是要兼顧股東、客戶、員工和社會等多方責任與義務,力爭做到健康和諧,持續發展。在公司的經營上,我們追求業務規模的不斷壯大,但不唯規模。講求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的平衡,講求利潤與規模的平衡,講究效益與責任的平衡”,凌克表示。
金地集團2017年年度報告披露的情況顯示,2017年全年,金地集團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8.43億元,同比增長8.61%。與此同時,房地產業務毛利率為33.96%,較上年同期增加了5.23個百分點。這一盈利水平在一眾A股和港股上市地產企業中穩居前列。
金地集團于1988年在深圳創立,到今年已邁入第三十個年頭。30年來,金地集團已布局全國七大區域、44座城市。2017年,金地集團一線城市的權益投資額占比約23%,二線城市的權益投資額占比約64%,三四線城市的權益投資額占比約13%。2017年,金地集團新進了包括海口、重慶、成都等八個城市,這些城市未來都將成為金地集團新的增長點。截至2017年末,金地集團總土地儲備約 3770萬平方米。
黃俊燦表示,未來會繼續深耕一二線城市,選擇性地進入三四線城市。金地集團的選擇策略主要有兩點,一是這一三四線城市本身有一定的經濟總量和人口總量;二是這一城市是否在都市圈周圍,承接都市圈人口和產業的外溢。“在具體的城市選擇上,我們還是會把深耕和廣拓結合,把陣地扎根和游擊戰結合,抓住一些深耕布局的機會,同時會去面上看一些結構性的短暫機會,做一些投資。”
在區域布局和業務發展上,金地集團也在保持著平衡拓展。2001年,金地實現成功上市并開始全國化布局。截至2006年,金地已基本完成了從華北、華東、華南、華中、東北、東南、西部等七大區域的全國化布局。實現全國化,使得業務規模全面擴大,截至2017年底,金地已經扎根44座城市。
“未來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金地集團將仍然以住宅開發為主營業務。”凌克表示,在產業資源融合上,金地集團除了在商業地產、園區產業上繼續做好布局和經營,還會有計劃、分步驟地向教育產業、體育產業、醫療以及養老產業探索實踐,不斷增強公司的綜合實力。
凌克認為,在國家和各大城市的飛速發展下,金地堅信住宅業務可以進一步做大做強。而與此同時,長租公寓、辦公、酒店、購物中心等業務都不斷地專業化,業務規模可期。也因此,在住宅主營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金地集團的相關多元化業務穩健有序地得以實施。近年來,金地集團在商業地產、酒店寫字樓、產業園區、城市活化等領域積極探索,并初具規模。凌克表示,“30年前金地的誕生正值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30年來金地的每一步成長,都與國家的繁榮與時代的進步密不可分。”
科學理念滲透經營肌理
金地集團長期穩健的利潤創造能力,給股東和投資者帶來了豐厚的回報:自公司2001年上市以來,金地集團已經連續分紅16次,累計分紅金額約83億元人民幣。其中2014年至2016年,公司累計現金分紅的金額占到公司最近三年年均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125.21%,這樣的分紅比例在房地產上市企業中并不多見。
30年來,在面對市場和經營環境的種種誘惑時,金地始終能保持一以貫之的戰略以及高效敏銳的執行,其核心在于金地穩健的管理團隊和穩定的人才梯隊,“不論是我們的管理層還是中層干部,在金地集團的工作年限都很長,平均時間大約是15年,管理層有的已經做了20年。首先,這是價值觀的凝聚,只有大家的價值觀相同,工作環境才會和諧,這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有很多同事都是從基層做起,一步步積累,一步步提高,他們有著系統而專業的知識,這不是一天兩天能培養起來的,需要長時間積累。”凌克表示,團隊是金地的核心競爭力。
回顧金地30年的發展歷程,其構建的“讀書人”企業文化,在集團內部已經深入肌理。讀書人長于思考,讀書人一針見血,穩定的團隊構成以及崇尚理性的企業文化,使得金地集團在面對市場風起云涌時,能夠做到不盲目、不短視、不急切,始終以科學的態度看待問題,以科學的視角看待市場,以科學的眼光看待未來。這正是金地集團始終能夠實現平衡發展的內部動因所在。以“科學”為價值觀和行動指南,讓金地集團建構了一整套成熟的企業經營與發展的方法論。
由此伴隨的“科學筑家”經營、產品理念,也凸顯了理科生金地集團的產品競爭力。從早期金地花園、金地海景花園的一鳴驚人,到1998年金地翠園開創市場先河,金地早已在深圳這片改革、創新熱土上嶄露頭角。此后的十年,從深圳到北京再到華東、華中、西部等各大區域,金地都是用一個個產品撬動著每一塊新的版圖。
黃俊燦表示:“時代更迭往復,金地集團以科學方法構造的產品理念,始終能夠敏銳洞察變化趨勢,真正貼近客戶需求。針對當前消費升級時代下,消費者對住宅品質和品味要求越來越高,關注健康和智能科技的新趨勢,我們提出新的產品理念—科學筑家、智美精工”。
“新的產品理念將貫穿于金地九大產品系列和產品通用品牌等方方面面,各項創新成果將會通過各個項目在全國七大區域44個城市落地生根,全面傳遞科學筑家、智美精工的產品理念,并在不斷實踐的基礎上,與時俱進,結合廣大客戶需求與反饋持續優化與提升。” 金地集團設計總監祝崢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