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子菲傳記體小說《納蘭容若傳之人生若只如初見》問世
劉子菲傳記體小說《納蘭容若傳之人生若只如初見》問世
6月15日,由納蘭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劉子菲創作的傳記體小說《納蘭容若傳之人生若只如初見》在海淀北部文化中心召開新書發布會。這標志著首部以史實為依據的納蘭容若傳記體小說問世。
海淀區做為納蘭家族曾經的封地留有諸多寶貴的遺跡遺存,納蘭性德在這里出生,亦在這里長眠,是地地道道的海淀本土文化名人。該活動做為2018年海淀區全民閱讀系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納蘭文化研究中心主辦,海淀區文化委支持。該書由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國文傳媒集團)出版發行。
參會嘉賓
國文傳媒集團董事長魯良洪和各級領導,專家學者,以及諸多從事文化藝術、出版發行、影視傳媒、產業開發的嘉賓和廣大文學愛好者出席大會。國文傳媒集團絲路書院副總編李莉女士主持大會,并介紹了該書的出版情況。
海淀區文促中心主任葉亮清、中國紅學會理事、北京曹雪芹紀念館榮譽館長李明新、中國民協皮影藝術委員會秘書長林中華,分別發表致辭并送上了自己美好的祝愿。
葉亮清主任致辭并送上美好祝愿
李明新老師致辭
納蘭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劉子菲向大家分享了她的創作經歷和心得體會。運營方代表為大家介紹了這部書的運營情況。
劉子菲分享創作心得
據悉,該書講述被譽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的“宋后第一詞人”、“清初第一學人”納蘭容若短暫而傳奇的一生。共分三部,第一部《人生若只如初見》主要講述容若幼年和少年時代的成長經歷。
全書以正史為依據、以納蘭詞為依托,以“納蘭性德行年錄”及《清圣祖實錄》、《八旗通志》、《清史稿》等史實、史料性著作為參照,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社會形態與風物人情,設計故事主線,并首次將作者多年來結合紅學、曹學與蘭學的研究加以比對貫通,在書中予以表述。力求有史可尋、有證可查,盡可能為大家還原一個接近真實的納蘭容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當下文學著作和蘭學研究中,關于容若幼年和少年時代成長經歷的表述不足。特別是對他幼年時期的求學經歷,做出了大膽的推測想象和具體的描寫。
作者親筆書寫的詩篇——《致納蘭》
該書裝幀精美,不但收錄了作者《致納蘭》的親筆詩篇,還收錄了作者手繪“心中的容若——人生若只如初見”畫像,具有尊重歷史、含金量高、可讀性強、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等諸多特點。
作者照片及其手繪的國畫作品:“心中的容若——人生若只如初見”
互動環節,眾多蘭迷都想先睹為快,爭先舉手要求朗讀書中的章節片段并分享閱讀體驗。李明新老師更是深情地朗誦了子菲創作的詩篇《致納蘭》,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發布會后,蘭迷們都紛紛請子菲主任簽名留念。
李明新老師深情朗誦《致納蘭》
納蘭迷互動讀書
子菲簽名留念
據悉,該書從即日起便已全面上架,文學愛好者們可在各大圖書城和網上書店購書,并可參與“閱讀鼓勵金”活動,只要按要求完成閱讀任務,便可全額返還購書款。
蘭迷愛好者與作者合影留念
更為可喜的是,以劉子菲創作的《納蘭容若傳》為藍本的電視劇項目,也已在國家廣電總局成功立項并公示。這標志著“蘭文化”做為海淀區、北京市乃至全中國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名片,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