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產業 > 正文

2018《尋味洋江、畫里洋江》第二屆洋江龍舟文化節圓滿閉幕


2018第二屆洋江龍舟文化節圓滿閉幕。洋江自北宋雍熙元年(984年)建鎮以來就有端午賽龍舟的習俗。史載“分宜西邑,袁水縱貫之,端陽,民競舟于其上,萬人空巷”,說的就是洋江端午賽龍舟的盛況。2010年,洋江龍舟被列為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洋江鎮也被譽為“龍舟之鄉。

1000多年以來,龍舟競渡成為當地民俗文化傳統活動的重要內容,承載著勞動人民的思維習慣、文化認同和精神價值。6月16日43支龍舟隊和1200位船員龍舟文化旅游節吸引了5萬多人次到場。洋江鎮因水而名,因水而賦予其特有的靈性和秀美。

龍舟賽是一個充滿了力與美,現代和傳統相結合的集體活動,內容主要有活水、祭祀、競渡,這一整套繁復的形式折射出相當深厚的文化底蘊。

活水:新買的龍舟,需要在“活水”后才能下水競渡。活水儀式開始后,龍舟的龍頭和龍尾,分別由兩名舵手舉起,等待儀式接近尾聲后,再將其與龍舟合為一體,而龍身則由23名壯漢抬起,一步步靠近水面。隨著加油的號子聲響起,眾人合力將龍舟放下水。舵手將龍舟龍尾裝上舟體,龍舟就可以下水參加競渡了,整個儀式熱鬧而隆重。

祭祀:五月初一,各村龍舟隊鄭重其事從宗祠請出龍頭,由年輕小伙子抬往昌山廟供奉,備以“三牲”,設壇祭祀。儀式由道士主持,主祭道士撐一把“萬靈傘”領頭,眾人抬著龍頭緊隨其后,前后數十人打著火把,浩浩蕩蕩來到江邊,隊伍走到船前,繞船三周,主祭道士將一只公雞的頭掐斷,用雞血祭船,虔誠地朝拜龍王河神,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競渡平安。

競渡:洋江龍舟沿襲了傳統賽制,每條船上坐24人,其中鼓手和舵手各1人,劃手22人,鼓手是整條船的靈魂,所有的劃手必須聽從鼓手的號令和指揮,舵手掌控龍舟的航向。

洋江鎮基本情況簡介

魅力洋江,深山空谷,臨河民居,青石小路——這個融合農耕與現代,富有浪漫藝術氣息,外貌古樸、內在舒適的小鎮,地處新余市最西端,被人稱作“邊城”,與宜春市袁州區蘆村、渥江、彬江三個鄉鎮接壤,邊際線長達42公里。滬瑞高速和宜鳳公路(分宜—宜春)穿境而過,袁河和楊溪河在集鎮交匯,洋江集鎮距分宜縣城17公里,距宜春市區16公里。全鎮總面積88.11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和1個集鎮社區,96個村小組,4912余戶2萬人,洋江集鎮常住人口1700人。洋江土地肥沃,氣候宜人,被譽為“魚米之鄉”,生態良好,森林覆蓋率達70.5%,被評為“省級生態鄉鎮”。史載:“分宜西邑,袁水縱貫之,端陽,民競舟于其上,萬人空巷。冬瓜、南瓜、蘿卜、大蒜等是該鎮主打的特優農產品,在周邊市縣區均小有名氣,近年來,蔬菜、苗木、中藥材發展初具規模,成為洋江農業的支柱。(圖/文:楊凡)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中國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8004000號-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