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工匠精神,大能手教育卓越計劃攜專家進校園
長久以來,我國重視弘揚工匠精神,樹立技能人才典型。人社部積極開展技能中國行、大能手技能節目、職業教育活動周、世界青年技能日等活動,近五年,我國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已然取得卓越成效,在社會上形成了廣泛關注和支持技能人才工作的良好局面。
大能手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為了更有效地推動高技能人才培養,2018年6月14日-6月15日為合作院校河南職業技術學院舉辦了大師進校園活動。為期兩天的校園行活動,大能手教育針對院校的學生和教師進行了全方位的溝通和指導。
北京市工業技師學院數控應用技術系教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職業技能競賽評判委員會 專家周浩老師從數控專業的學生角度、畢業生角度和就業人員角度,三方面向學生們解釋了數控專業在未來的就業和發展方向,并表示,“未來掌握在自己手里,只有不停地打磨自己,讓自己的技能a更加精湛才能擁有更加絢麗的未來!”
第44屆世界技能大賽數控車項目中國專家組組長宋放之老師向河南省鄭州市的數控專業老師們分享數控專業人才培養戰略
在6月15日的沙龍活動中,宋放之老師和到場的數控專業教師們圍繞“數控專業人才培養”這一主題展開了討論,并各自做出了分享與見解,兩位嘉賓共同認為數控專業高技能人才的培養,離不開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僅僅是一味的追求職業院校就業率,而忽視就業質量等指標,并不能證明本校學生的技術水平。只有將學生的實操、實踐、人文素質提升至第一位,才能提高技能人才的個人技術和修養,培養真正的、人格健全的職業工匠,推動職業院校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技能人才高需求下,應注重各方渠道的利用
當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一支規模日益壯大、結構日益優化、素質逐步提高的高技能人才隊伍,但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背景下,高技能人才的緊缺依然是最嚴峻的問題。建國初期,中國制造業體量巨大但缺乏核心技術和高精尖設備,我國核心技術團隊厚積薄發,努力在研發上攻堅,從而研發、設計出精密設備,卻仍面臨著“設備易得、技工難求”的尷尬局面。“經濟新常態下,制約我國產業發展和企業競爭力提升的重要瓶頸,就是高技能人才的稀缺。”話題討論會上,一位數控專業教師這樣說道。
因此,如何利用現有資源,加快技能人才培養是現代職業教育從業者最關注的問題。專項培養、表彰激勵、個性化教學、互聯網+等模式都可加快高技能人才培養。大能手教育根據國家現代職業教育現狀推出的“匠心筑夢-卓越計劃”,通過追蹤學生的學習行為及興趣點,利用積分制和多維評價體系,實現學生能力發展偏好的自動篩選;根據學生自身興趣和條件的不同,給予更有針對性的知識內容和能力提升指導,并進一步強化學生培養工作的創新性、專業性、實踐性;通過央視二套每年的《中國大能手》節目錄制,提升職業院校學生對“技能世界”的認知度和榮譽感;通過大能手教育開發的技能實操知識社群,將世賽專家、教練、世賽冠軍、全國技術能手、各行各業名師專家整合并入駐平臺,實現線上習得,線下技得,從而提高技能人才培養質量,完善創新型技能人才培養機制。這對于職業院校著力打造具有本院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具有重大意義,也為職業院校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宣傳和推廣工作中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