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創新 > 正文

分析報告:2017年我國創新驅動產業發展新動力已經形成

復旦大學企業發展與管理創新研究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咨詢研究基地芮明杰工作室、上海市產業發展研究和評估中心近日發布的《2017中國產業發展年度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總體看,我國創新效率有所提升,科技進步貢獻率穩步上升,產業結構持續改善,新產品投入產出效率有所增長,創新驅動產業發展新動力已經形成。

第一,從我國創新的不同產業與企業來看,成果不斷增加,專利數量與質量有所提升、高水平科技論文數量不斷增長,新產品產出與出口穩步增長。2017年傳統產業在技術改造、研發投入、新產品創新等方面繼續保持平穩增長,高技術產業則為產業增長提供新動力,創新產出指數穩步提升。研究還發現:不同產業在創新力度,研發經費與研發人員等方面有較大的差異,新興產業的研發強度不斷上升,基礎研究投入增加,其中企業創新對外部依賴有所降低,創新投入指數快速增長。從不同注冊類型企業創新投入產出情況看,內資企業創新能力依然薄弱。內資企業研發投入相對較少,在支出結構中機器設備購置支出較高,專利產出效率較高,但新產品產出效率以及利潤率較低。其中,國有企業研發投入較高,專利產出數量較多,但企業利潤率較低。

第二,從我國創新驅動的地區結構來看,地區創新投入和產出差異明顯,東部地區投入高。從創新投入主體結構來看,企業為創新投入的主力,產學研各創新主體研發投入類型各有側重,合作創新不密切。從創新投入行業結構來看,企業研發投入主要集中在制造業上,其中高新技術產業占比較高;研發機構則主要服務于高技術服務業、農林牧漁業、衛生服務業以及制造業;高校研發投入集中于工科領域。從企業創新投入結構看,有研發活動的企業數不斷上升,大企業成為創新的主力。

進一步從我國創新產出及效果的地區結構看,地區專利產出效率和質量差異明顯,東部地區專利產出高,創新效率高。從創新產出主體結構來看,各主體專利創新產出各有側重,企業以實用新型為主,研發機構和高校發明和使用新型并重。從創新產出及效果的行業結構來看,發明專利產出集中在化工、物理和電學領域;企業專利產出和創新產出集中在計算機行業,但專利成果以及新產品產出的增加并未帶來利潤的增長;科技論文則主要集中在醫學以及計算機領域。從企業創新產出結構看,企業創新效率逐步提高,其中,大企業表現出更高的投入產出效率。(金輝)

關鍵詞: 新動力 產業發展 我國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