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創新 > 正文

三大電信運營商與高校就技術創新展開深度合作

為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尤其是突破“卡脖子”技術,在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最近頻繁與國內頂尖高校互動之后,三大電信運營商也行動起來,與高校就技術創新展開深度合作。

在11月30日舉行的中國聯通2020年科技創新大會(以下簡稱大會)上,中國聯通宣布與中國人民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以及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簽訂合作協議,在人工智能與大數據、智能開放光網絡、5G冶金智能制造、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等方面成立聯合實驗室,意在與產學研各界互通有無、取長補短,推進科研力量優化配置和資源共享,將產業各領域的人才和技術優勢轉化為產業和經濟優勢。

GetAttachment.jpeg

中國聯通2020年科技創新大會現場

無獨有偶,11月17日,中國電信與清華大學在北京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科研合作、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協同、高校信息化建設、人才培養與交流等方面進行長期深入合作。除了清華大學,中國電信還與西安交通大學、廈門大學、西安科技大學等眾多高校均已達成戰略合作關系。

而最近中國移動攜手清華大學在北京成立聯合研究院,雙方將在此前合作的基礎上,圍繞科技創新和人才培養,在更大范圍內開展更加廣泛的合作。據介紹,聯合研究院將聚焦未來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等領域,開展前沿技術、行業共性關鍵技術以及新技術、新工藝應用研究。

對此,資深電信行業專家項立剛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三大電信運營商通過加強與高校的合作,共同發力,尋找技術創新的突破口。

中國商報記者注意到,自主可控、原生、底層、共享等詞語頻繁出現在大會上。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在大會上表示,科技創新正在成為中國聯通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接下來要激發子公司的主體活力,突破關鍵技術瓶頸,提高自主可控的能力,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

而中國聯通黨組成員、副總經理何飚在大會上表示,中國聯通將加強關鍵技術攻關。樹立“沒有核心技術,就沒有基座穩固;沒有關鍵能力,就沒有護城河與競爭力”的意識。不僅要突出應用實用性,也要瞄準底層關鍵核心技術,提升自主掌控能力。

中國科學院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副院長劉云在大會上表示,目前我國企業研發投入90%以上是在新產品開發和技術改造上,很少投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上。“我國基礎研究投入不足,原始創新能力薄弱,嚴重制約產業創新能力的提升。”他列出目前我國被“卡脖子”的35項關鍵技術,如光刻機、芯片、操作系統,并表示目前已經“卡脖子”的技術要加快解決,同時要向前看,超前部署那些未來可能“卡脖子”的技術。

在這一點上,華為走在了前列。據悉,華為每年將逾10%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發,其近十年的研發投入超過750億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被美國技術制裁的華為,最近也頻頻與國內各大高校聯動、合作,今年夏天,任正非密集走訪了國內數所高校。任正非公開表示,華為遇到的困難華為自己會解決,學校的任務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培養更多的高精尖人才,做好自己的基礎研究,向上“捅破天”,要著眼未來二三十年國家與產業發展的需要。(記者 焦立坤 文/圖)

關鍵詞: 三大運營商 技術創新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