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創新 > 正文

天津自貿試驗區已實施制度創新措施544項 金融創新不斷提速

在今年中山大學自貿區綜合研究院發布的“2021-2022年度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指數”中,天津自貿試驗區在省級綜合得分中排名第三,這也是天津自貿試驗區連續三年進入前三。

7年來,隨著《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和《進一步深化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落地實施不斷取得實效,天津自貿試驗區自主實施的109項創新發展任務完成了85項,累計實施制度創新措施544項,納入全國復制推廣試點經驗和實踐案例38項,占國家層面集中復制推廣經驗的18.6%。圍繞制度創新助推特色產業發展,天津自貿試驗區正以更高站位、更深探索筑就改革開放新高地。

特色產業向好

隨著各項制度創新的落地,天津自貿試驗區發展持續向好。截至目前,天津自貿試驗區市場主體累計近8萬戶,其中,引進各類外商投資企業4000家左右,已成為天津外商投資的重要聚集地。天津自貿試驗區用占全市1%的土地,吸引了占全市5%左右的市場主體、25%的外商投資企業、約40%的實際利用外資額,貢獻了14%左右的稅收收入。

“掛牌7年多來,天津自貿試驗區深入探索、大膽嘗試,不斷提升制度創新的廣度、深度。不論是在投資貿易便利化、金融開放創新、產業轉型升級等重點領域,還是開展跨區域、跨部門、跨領域的協同集成創新,自貿試驗區都有效發揮出了改革開放先行區和制度創新試驗田的示范引領作用,取得不錯的成果。”天津自貿試驗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推進制度創新的過程中,天津聚焦主導產業發展需求,不斷推出更多讓企業能感受得到、用得上的制度創新成果,以開放促進創新,進而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

與此同時,天津自貿試驗區不斷深化重點領域改革,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國際競爭新優勢,在更廣領域、更高層次探索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新路徑、新模式。在機場片區,支持優質實體經濟企業順利開展離岸貿易,提升企業能級,幫助企業由制造中心向區域結算中心、區域總部發展。在東疆片區,以“一口岸三中心”為目標,建設東疆汽車產業園區,使其實現除生產制造外的汽車全鏈條聚集和集成式發展。在中心商務片區,設立跨境投融資綜合服務平臺,囊括了從協議落實、企業架構搭建、稅收籌劃到資金出境的一整套服務體系。

此外,圍繞數據安全有序流動,天津自貿試驗區加快建設國際數據港。目前,全區已開展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試點,建成了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一批企業利用該通道積極開拓國際創新業務,特別是積極推動建設國家超算中心數據產業化聯動創新示范基地,發起成立天河產業母基金,通過打通數據產業化堵點痛點,探索數據產業化創新。

金融創新提速

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難題,其根本癥結在于銀企之間的信息不對稱。而金融機構服務小微企業最大的難點莫過于無法精準評估風險,因此支持小微企業的數量、范圍、規模都非常有限。位于天津自貿試驗區的金城銀行找到了一把可持續、高效率服務小微企業的“金鑰匙”——針對小微企業的數字風控系統。

據金城銀行行長助理楊煊介紹,經過一年多的風險驗證,該系統目前表現非常穩定。金城銀行充分利用大數據、機器學習、知識圖譜等前沿科技搭建了數據中臺。當前,大數據風控平臺已積累60+風險模型,并延展開發出6000+風控策略與30萬+特征變量,應用在銀行全量普惠金融業務中。“未來,我們將進一步優化迭代大數據風控模型,利用更廣泛的規范化數據,持續提升精準評估風險的能力,逐步擴大服務小微企業的廣度與覆蓋面,綜合運用各項政策性工具,來持續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實體經濟走穩走好。”

除了在數字風控方面探索發展外,天津自貿試驗區還不斷推進金融領域開放創新。完成全國首筆跨境人民幣保理業務,全國首創經營性租賃收取外幣租金、飛機、船舶離岸融資租賃對外債權登記,租賃SPV共享母公司外債額度,創造了30余種針對在岸、離岸、跨境等不同應用場景下的飛機租賃模式,全國首創“數字倉庫+可信倉單+質押融資+大宗商品市場+場外風險管理”五位一體供應鏈金融創新體系,發布全國首個《企業ESG評價指南(試行版)》……一個個全國首單、首創在天津自貿試驗區落地,蓬勃生長。

除深化人民幣跨境使用和外匯管理創新外,天津自貿試驗區還大力推進金融領域先行先試,拓展自貿賬戶功能,加強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僅推廣“FT分公司模式”一項,就吸引了不少企業在自貿試驗區內開立分公司,相關業務規模達1.6億元,目前FT政策已逐步輻射到京冀地區。

關鍵詞: 天津自貿試驗區 制度創新措施 金融產品創新 金融創新提速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