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創新 > 正文

飲食一改癌癥發病率降低30% 哪些癌癥是吃出來的


【資料圖】

癌癥是一類疾病,發病原因非常復雜。家族基因遺傳、生活工作環境、日常生活習慣等諸多因素都可能影響癌癥的發生與發展,其中,飲食習慣作為重要的生活習慣之一,逐漸引起了科學家們的關注。通過對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飲食與癌癥發病率之間的相關性進行研究,發現只要飲食改善后,癌癥發病率降低了30%!可想而知,有多少癌癥是被吃出來的!那么哪些癌癥是吃出來的呢?

首先,讓我們了解下飲食對癌癥的影響

據研究顯示,飲食可以直接或者間接地影響癌癥的發生及發展。日常生活中,一些食物中含有的營養物質和化合物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預防癌癥的作用,而另一些食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質同樣可能會增加癌癥的風險。因此,通過改變飲食的方式有助于降低癌癥的發病率。

那么,都有哪些癌癥是吃出來的?

1、大腸癌

大腸癌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癌癥類型,但很多人并不知道,飲食習慣與大腸癌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研究發現,高膳食纖維飲食可幫助降低患大腸癌的風險。紅肉、加工肉制品等不健康脂肪、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被認為是大腸癌的危險因素,而新鮮蔬菜、水果、全谷類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則具有一定的預防大腸癌的效果。

2、乳腺癌

乳腺癌在女性中發病率較高,而研究發現,過量攝入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可能會增加乳腺癌的風險。此外,過量喝酒也被認為是乳腺癌的危險因素之一,主要是因為喝酒會增加體內激素水平,破壞乳腺組織的正常運作。

3、胃癌

不良的飲食習慣與胃癌的發生密切相關。例如,攝入過多的鹽分可能對胃黏膜產生損害,并可能引起幽門螺桿菌感染,導致患胃癌的風險變大;腌制和熏制食品中的亞硝酸鹽和亞硝酸胺被認為是胃癌的潛在危險因素,這些物質可能在人體內轉化成致癌物質;過多攝入精加工的食品,如速食餐、糕點、碳酸飲料等,亦可能與胃癌的發生有關,因為這些食品通常富含添加劑、防腐劑和人工調味劑,對于胃黏膜可能產生不良影響。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