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創新 > 正文

開學第一課 | 杭州學軍中學校長邱月靈:少年應有鴻鵠志,當騎駿馬踏平川

潮新聞客戶端 通訊員 楊熙銘

今天,杭州學軍中學2023學年第一學期開學典禮如期舉行。校長邱月靈在開學典禮上為同學們上了新學期的第一課。

原文如下:


【資料圖】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時光悠遠,天地長新。在這秋意漸濃的金色九月我們迎來了嶄新的學年,在此,我謹代表學校向全體師生致以新學期最誠摯的問候和最美好的祝福!青春灼灼應節舞,新的學期,期待你們朝氣蓬勃,斗志昂揚,在追夢的征途上擊水中流,精彩綻放。

漫漫拼搏路,錚錚學軍魂。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每一屆學軍學子始終充滿著青春的活力,迸發著激情的浪漫,同時也高揚著理想的風帆,不斷向前,不斷超越,不斷書寫出精彩的故事,不斷創造出一年比一年更加動人的成績。今年高考學軍學子更是全面突破,全面超越,近460名優秀學軍學子進入了清華北大浙大復旦交大,為學軍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創造了學軍辦學史上新的高度,同時也為在座的每一位學軍學子開啟了新的征程,標注了新的奮斗目標。

我們學軍的學子不僅學業要好,成績要優,更要有大境界大格局,要立志做大事,要以國家民族的命運為己任。從精進學問、砥礪自我、成就大器,到心系家國,厚植天下情懷,修為天地境界,做堪當大任的時代新人。同學們,從你們成為“學軍人”的那一刻起, “有德、有識、有才”便是你們成長的階梯,“大境界,大志向”便是你們奮斗的雙翼。我希望新高一、新初一的同學都能記住今天的自己,你們正式成為一名學軍人,希望所有的同學都要記住此刻為新學期昂揚奮斗的心,奮進的姿態就是要把學習、成長變為不可放棄的職責,學好每門功課,也做好每件小事。

新學年開始之際,我想跟大家分享一點成功的經驗。

每一個成功的故事背后,都有其必然的鏈條式路徑。作為你們勇往直前的見證者和支持者,我想再次與你們強調,這條鏈條式路徑一定有這些環節,那就是:目標——行動——堅持——挑戰——努力——成功。這條充滿共性的鏈條式路徑告訴我們,三年學習要目標明確,行動有力,堅持不渝,挑戰不懼,努力有勁,方能成功可期。

目標是鏈條式路徑的開端,也是成功的開始。所以,無論做什么事,首先要確定目標。有目標,就有方向,就有動力。為什么有些人學業會荒廢,學習會拖延,精神會懈怠,心理會浮躁?就是因為缺乏明確而堅定的目標,缺失了動力源。有目標的人,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明白今天該做什么;知道困難在所難免,也清楚要如何面對;知道道路曲折,也堅信腳步永遠比道路更長。因此始終能夠堅守初心,做到順境不懈,逆境不退,咬定青山不放松,目標成為自己漫漫長路中的羅盤針和定星盤。小米的雷軍在回顧自己的求學生涯時說:“很多人年輕的時候,可能因為一本書、一部電影或者一個人,夢想就被點燃。而我幸運的是,我真的把夢想當回事,并且學會去拆解成一個又一個的目標,然后竭盡全力去完成。夢想的力量是極其強大的,正是因為這個夢想,我想盡辦法把各種各樣的不可能變成可能。”求學時的雷軍因夢想而幸運,創業后的雷軍也是這樣,否則就沒有小米。確實,人因夢想而偉大,更因目標而成功。

行動是目標的保障。這個保障有沒有力,就看行動是不是篤行。什么是篤行?篤行就是堅定堅決的行,是踏石留印、抓鐵有痕般扎扎實實的行,它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更不是小和尚念經、撞鐘一樣有口無心。道阻且長,篤行則至。孔子云 “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我們每一個人要不停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養,身體力行,勤而行之,永不懈怠,才能日有所進,實現目標。

哲學家趙汀陽講:“要拒絕名詞的誘惑,不要試圖去成為一個名詞,無論多好聽的名詞,而要去成為一個動詞。把自己活成一個動詞。”是的,動詞才是理想目標的延續和實現,或崇高或平凡的理想目標最終都要憑借動詞去落實,我們只有把自己活成一個動詞,大膽地做事,勇敢地行動,少一些空談,多一些埋頭實干,才能化夢想為成果,變目標為現實。

堅持是實現目標的關鍵,它意味著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不放棄,意味著在面對誘惑和困難時保持自律和毅力。它如堅實的盾牌,讓我們堅定地抵御誘惑,保持純凈的心靈,守護我們的夢想不受侵蝕。同時,堅持也能夠進一步激發和強化我們的志向,當我們堅持不懈地努力追求夢想時,我們會逐漸感受到個人的成長和提升,這種積極的體驗和收獲會成為良性的驅動力,激發我們奮楫前行,正如《一個人的朝圣路》中的老人哈羅德,就是為了看望朋友,一個人,87天,走了627英里,累的時候堅持,痛的時候堅持,想放棄的時候堅持,最終從英國最西南一路走到了最東北,橫跨整個英格蘭,完成了自己的朝圣路。

如何堅持?作家海明威有一個好辦法,據說,他每天停下工作的時候,寫最后一句話,往往只寫一半,剩下一半第二天開工的時候再寫。為什么這么干?因為每天早上開工的時候,你面對的是半句話,你就會有一個強烈的沖動把這句話填完。等你填完這半句話,這一天的工作就順利開啟了。王陽明說:“持志如心痛。”心里有一個做事的要求在敲打,就像心里有個痛處,時刻提醒著它的存在,始終讓你不安心,時刻催促著你去完成。我們能不能也保持一份這樣的“痛感”和“不安心”呢?人因夢想而偉大,又因堅持夢想而成長,每個同學不妨可以借鑒和優化。

人生處處是風景,但挑戰也無處不在。李白和高適,一個家財萬貫、才華橫溢,一個背景顯赫、壯志凌云,逐夢長安也一樣遙遙無期,一樣曲折坎坷,充滿艱辛。我們可能都沒有李白和高適一樣的背景和才華,但可能都會遇到一樣的遭遇,會有時間流逝的無奈,事業無成的無力,人生沉浮的無助,會有迷茫,有掙扎,有失敗,都少不了被現實撞擊。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堅信只要堅守本心,拼盡全力,堅韌不拔地前行,即便才華不如李白、高適,曾經不可逾越的挫折,也都會化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

是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努力是人生最好的信仰。挑戰面前努力就是對自我的超越,挫折面前努力就是對自我的強化,所以,在挑戰面前保持努力的模樣,就是最好的成長姿勢。張藝謀是多產導演,每年幾乎一部電影。他為什么要這么努力?有人說他是每一分鐘都在琢磨著怎么做好手頭的事,每天都保持著努力工作的精神狀態,每天都在把腳底下的樁墊得比別人都高,讓你在什么時候都能看得見他,而且,只看得見他。因此,他成功的機會比誰都多。成功確實不比天賦,而是靠努力。只要我們始終擁有這樣的信念,任何人都有可能高人一籌,走出自己的人生高度,正如年輕的李白在和高適第一次分別時說的那樣:“高三十五,你心中的一團錦繡,終有脫口而出的一日。”

羅曼·羅蘭說:大部分人在二三十歲上就老去了,因為過了這個年齡,他們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則是在模仿自己中度過,日復一日,更機械,更裝腔作勢地重復他們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所愛所恨。所以,愛因斯坦說,能夠做出改變就代表聰明。同學們,在這條成功的鏈條式路徑中,你能做出什么改變呢?我們身上最有價值的東西,不是獲獎證書和技能,而是過去一切經歷的總和。我們要走好每一步,在鏈條的每一個環節都有值得自己自豪的東西,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經歷,以此形成自己人生的“內核”,從而走出精彩,走向輝煌。

沿著這條鏈條成長是我們對生命的深度、高度和意義的不停追尋。只要我們行而不輟,那么,我們在鏈條的任何一個環節都會熠熠發光。愿我們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正確面對鏈條中的每一步,讓每一天每一步過得更加精彩和充實,幸福和快樂。再過20多天第19屆亞運會就要開幕了,羽毛球世界冠軍王琳也親臨我校開學典禮并致辭,更加濃厚了我們各校區迎亞運的氛圍,我們同樣崇尚體育精神,我們希望亞運賽場上為國奪冠的故事能感動到我們每一個人。

少年應有鴻鵠志,當騎駿馬踏平川。成功不易,但我相信,擁有遠大理想和刻苦學習精神的你們,一定能一馬平川。

“轉載請注明出處”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