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創新 > 正文

山東建設緊密型縣域醫共體 讓民眾更有“醫”靠

“我們以前要花幾個小時到市里、省里找中醫,現在在家門口就能看上好中醫,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在菏澤魯西新區岳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針灸理療的何莊社區居民劉巧萍告訴記者。

為著力破解基層民眾“看病難、看專家難、看中醫專家難上加難”的現狀,菏澤魯西新區岳程街道持續加強與優質醫療資源的合作對接,推進街道中醫醫療健康發展。該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科被先后評為“國醫堂”和“精品國醫堂”,設有挑針門診、針灸理療特色門診等,使民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中醫藥服務。

為做好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菏澤魯西新區邀請中醫學術教學人才成立學術經驗傳承工作室并舉行拜師儀式,多次引進省、市級中醫學專家及團隊下沉基層一線,開展義診、坐診等醫學活動,今年以來累計開展義診9場、中醫藥專家坐診7場,受益民眾累計達2000余人,讓多種“疑難雜癥”在“一線”同樣能夠得到解決。

圖為中醫義診團隊利用艾灸按摩刮痧一體機(火龍罐)為民眾進行頸椎理療。(資料圖,菏澤魯西新區辦公室供圖)

近年來,為加快提升全省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為民眾提供更加優質、方便、經濟的醫療衛生服務,山東省建立了緊密型醫共體,“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機制基本形成。

近日,濰坊市安丘市凌河街道馬姚村村民劉炳榮干農活時突然感到左側腿疼難耐,隨后他就近趕到安丘市人民醫院醫共體慈埠分院就診。醫生張紅俠迅速為其診斷并施針,不出片刻他的疼痛就緩解了許多。

今年5月,安丘市人民醫院醫共體慈埠分院正式啟用,原來的紅沙溝中心衛生院慈埠分院一改往日模樣,開設了內科、外科、口腔科、國醫堂、影像科等科室,配備了先進的CT、DR拍片機,B超機,心電圖機等設備,現有住院床位108張,讓民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縣級醫院醫療服務。

“基層留守老人群體占比高,基礎醫療服務需求大,對此市人民醫院及各醫共體分院持續開展義診活動,定期到各村為民眾測血糖、量血壓、做心電圖等,為前來問診的村民提供一對一的健康指導。”安丘市衛健局醫政科科長宿連高介紹說,義診能夠減輕上級醫院的就診壓力,是推進分級診療的一項重要工作,也有助于提高民眾健康意識,方便民眾防病治病。

安丘市人民醫院醫共體慈埠分院開展“院長專家團”義診活動。(資料圖,安丘市委宣傳部供圖)

聊城市臨清市則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持續推進分級診療精準落地。該市提升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強化醫療衛生體系建設,率先在全市推進縣域醫共體中心藥房試點工作,提升基層藥品供應保障和藥學服務能力,解決縣域醫共體內藥品供應保障的堵點難點問題,推進藥品追溯體系建設。

“像我買的慢性病用藥,以前需要進城去買,得花大半天時間,現在鎮醫院藥品品種也全了,再也不用進城買了。”聊城市臨清市煙店鎮鄭廠村村民徐士鵬在臨清市煙店鎮衛生院買藥時說。

臨清市衛生健康局黨組書記、局長韓義介紹說,該市作為聊城市首個縣域醫共體“中心藥房”試點縣,充分發揮市人民醫院龍頭作用,統籌推進醫共體與“中心藥房”建設,解決了基層醫療機構藥品配備品種不全,上下級醫療機構用藥不銜接等問題,保障了民眾的用藥需求。“下一步,我們將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實現醫共體內藥師資源共享、藥學服務同質化,真正讓民眾用到放心藥。”

為進一步做好分級診療,提升村衛生室院前急救能力,打通民眾急性心梗快速急救通道,濟南市萊蕪區結合醫共體建設要求,健全區鎮村三級服務網絡,打造出全區心電一張網遠程診療服務。該區進一步提高區域內急性心腦血管疾病的急救能力,逐步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服務同質,充分發揮出了村級衛生室的一線關鍵作用。

以胸痛中心建設為契機,萊蕪區建立以萊蕪人民醫院為龍頭、街鎮衛生院為樞紐、村衛生室為基礎的心電一張網工程,配置200臺遠程心電圖設備,覆蓋15處街鎮衛生院、200處衛生室,對高危胸痛患者能夠快速遠程診斷,迅速救治,第一時間進入綠色通道,減少了患病民眾來回奔波。

截至今年10月,萊蕪區“心電一張網”共篩查12140例心電圖,其中發現13例危急值患者,轉入區醫院住院患者140名,進行DSA手術43名。這一舉措有效打通了急性胸痛患者快速就診通道,有效保障了區域內民眾健康權益。(完)

關鍵詞: 山東建設 iphone7香港價格 梅姨獲終身成就獎 快樂消費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