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創新 > 正文

“90后”退役軍人變“土專家”:廣闊農村施展身手 帶動村民增收

仲秋時節,秋染田野,稻谷飄香。在廣西柳州融安縣長安鎮新安村,曾繁超在田里查看水稻成熟情況。他是融安縣凡超農機專業合作社(下稱合作社)理事長,入選2024年全國第二批農機使用一線“土專家”名錄。

2001年,年僅9歲的曾繁超站在田埂旁,目不轉睛地盯著父親用耕田機犁地,這樣場景在他腦海里烙上了深刻印象。

2009年,曾繁超應征入伍,服役期間先后兩次榮立三等功、兩次得“優秀士兵”嘉獎和“優秀共產黨”等榮譽。2014年退役返鄉,他發現家里的耕田機已變得破舊不堪,就著手購買一臺履帶式拖拉機。同年,他成立合作社,目標是在農機事業里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曾繁超在查看水稻成熟情況。周琳梅 攝

為了克服對農業知識掌握不足的短板,他農閑時使用中國農技推廣APP,在手機上看“農機課堂”,學習農業機械的使用和保養知識,積極參加各大農機博覽會等專業性展會,不斷增長見識。

2022年,曾繁超參加廣西農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榮獲“廣西技術能手”“八桂農匠”稱號,在農機修理工比賽項目中獲第一名佳績;同年參加第五屆全國農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取得第13名的好成績,榮獲“全國農業技術能力”稱號;2023年,他榮獲廣西五一勞動獎章。

為讓更多的農機手掌握農機維修知識和技能,曾繁超為參加2024年廣西農業行業職業技能競賽——農機修理工職業技能大賽的8名柳州市農機手,免費進行農機維修技能及知識輔導。

柳州市農機中心副主任潘新苗介紹,“比賽前一晚,他仍堅持為8名農機手耐心細致講解農機維修知識的重點難點,最終柳州市代表隊獲得團體第一名,柳州市2名農機手入圍個人前三。”

曾繁超(左四)為農機手作培訓輔導。周琳梅 攝

“在種植金橘時,需要開好排水溝;在種植百香果時,需要開壟;在種植水稻時,要確保機具不犁透保水層……”曾繁超說,每次干農活時都會認真總結經驗,并聽取村民的意見。

為增加合作社收入,他根據不同地區農忙季節,帶領社員到海南、浙江,廣西玉林、貴港等地開展水稻機收、植保及林木飛防跨區作業。

在6年時間里,合作社不斷發展壯大,農機作業服務年收入達230萬元。目前,合作社已擁有各類農機具39臺套,現建有小型水稻育秧工廠1座、育秧機械播種流水線1套,還擁有智能化控制催芽室、谷物烘干車間、農機維修車間、鋼架大棚等。

在上級農機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由他帶領的合作社先后承擔市、縣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推廣和合作社能力提升建設項目,成為當地農機試驗、新機具演示、技術推廣、技術宣傳、技術培訓“五位一體”的示范基地,為延長水稻產業鏈,提高水稻生產效益,保障糧食生產安全,作出了示范帶動作用。

如今,曾繁超的目標是把合作社越辦越好,幫助更多村民增收致富,為鄉村振興助力。他說:“水稻生產機械化種植方面已經走上正軌,將來要持續擴大發展規模,同時把工作重心轉移到農機社會化服務上,服務好種田的村民,讓鄉親們有錢賺。”(完)

關鍵詞: 廣闊農村 web安全 sqlserver2008 廣西柳州融安縣 長安鎮新安村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