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創新 > 正文

福建蕉城:“自然+匠心”成就獨特根書藝術

走進位于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的福錦閣根書工作室,可見眾多根書藝術作品錯落擺放,古樸且具藝術感。

根書,觀其名便可知是書法與根雕藝術相結合。其運用具有一定天然美的枯朽樹根,融入筆墨書法的運筆要求和根雕工藝,系天然美與創作美的融會貫通。

葉端玉所制作的根書作品。黃子煖 攝

蕉城根書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葉端玉告訴記者,根書是自然與匠心完美結合的藝術呈現,它典雅古樸、形神兼備,讓傳統的筆墨書法更具立體感。

出生于書香世家的葉端玉,得益于父母的教誨,在書法方面有了一定的造詣。師從根藝大師潛心學習根雕技術后,葉端玉更是發現了枯朽的樹根與書法之間巧妙的聯動,因此萌生了將根雕與書法相結合的念頭。

“‘神來之筆’,是我與根書邂逅的第一印象。”葉端玉說。在一次重陽節的踏青之旅上,她偶然發現樹根盤曲虬龍,渾然天成的彎曲很像草書的一個筆畫,頓時靈感迸發。在將樹根撿回家,潛心創作四個月后,她獲得了人生中第一個根書作品,也由此開啟了與根書的不解之緣。

葉端玉對打磨好的根書作品反復上漆。黃子煖 攝

寧德市位于福建省東北部,森林覆蓋率極高,為根雕工藝提供了豐富的天然資源。然而要從繁多的樹根中挑選出合適的材料并非易事,要根據所想要做的字,來進行選材、造型、構思、制作。

從一個樹根到組成一個完整的漢字,往往需要花費十天至半個月的時間;要組成一句話,則更為費時。若找不到合適的根,這個字便只能被閑置。

葉端玉說,自然界找不到相同的兩條樹根,不同根的質地、紋理等都會存在差異,最完美的情況就是一個字是完整一體的,這便是根書藝術獨一無二的韻味。

葉端玉(右)與徒弟正在對樹根進行修剪。黃子煖 攝

在找到合適的根后,便需要對其進行修剪,去掉多余的旁枝,有時還需要對根進行扭曲創作,這需要對書法有很深的感悟。主體成后,打磨至光滑,進而反復上漆,達到完美的光澤,方可進行裝裱。

數十年的時間里,為了提高藝術修養和根書技藝,葉端玉反復鉆研制作根書的技法,不斷充實自己,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如今她成立了一個小工廠,自己負責挑選、修剪出字形,工人則完成后面的工藝,一個月能賣出20余幅作品。

葉端玉說,下一步希望可以多培養一些真正的繼承人,既要掌握根雕技術,也要學習書法藝術,把根書藝術長久地傳承下去。(完)

關鍵詞: 福建蕉城 accept函數 filesystemwatcher uniqueid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