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創新 > 正文

廣西桂林巖洞中首演話劇《鑄劍》

10月26日至11月3日,2024桂林藝術節“好戲連臺”。10月29日下午,在廣西桂林市七星巖洞內,改編自魯迅先生的同名短篇小說、取材于古代志怪小說“三王墓”這一奇幻傳說的話劇《鑄劍》首演,話劇以“干將鑄劍”拉開帷幕,講述了一個生性善良的孩子,一夜之間被委以報殺父之仇重任的“復仇”故事。

“拿起劍需要勇氣,放下劍需要更大的勇氣。”當主角眉間赤的父親干將說出這句話時,故事也接近尾聲。

“‘復仇’這個主題一直是文學作品津津樂道的話題,我們嘗試用當下青年的視角去理解復仇的含義,應該如何認識仇恨、通過仇恨認識自己,又應該如何消解仇恨,這背后傳遞著中國東方的哲學思想。”楊豐瑞說道。

圖為話劇《鑄劍》演出現場。 蔣豐慧 攝

話劇表演將中國武術、儺戲、中國舞、戲曲、皮影戲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演員以精準的身體控制和優秀的表達能力將故事情節娓娓道來,扣人心弦。以巖洞中的鐘乳石為背景,演員站在舞臺上隨著音樂聲起舞,燈光中,巖壁上放大的剪影為故事更添一份肅殺之氣。

楊豐瑞表示,故事的最后,身為鑄劍重要道具的“精鐵”,被主角眉間赤放在巖壁間的一幕非常棒,“精鐵”像是留在了古老的過去,而演員們面向觀眾,仿佛面向當下與未來,這是舞臺表演不能比擬的意向。

“桂林的巖洞與《鑄劍》這個故事本身所包含的神圣感、傳奇感怪誕感、神話玄幻感非常契合。”楊豐瑞說。

話劇《鑄劍》謝幕現場。 蔣豐慧 攝

在《鑄劍》主演曾夢莎看來,這出戲從觀眾進入巖洞就開始了。

“我飾演的眉間赤在戲中跟隨母親,十六年來逃避著楚王的追殺,巖洞黑暗潮濕的環境也代表著他的生長環境,觀眾能身臨其境地感受他當時的處境。”曾夢莎說,“我愿稱之為一場天然沉浸式的話劇,天然的舞美讓觀眾對眉間赤的孤獨感同身受,舞臺的布置也拉近了我們和觀眾的距離。”

據了解,話劇《鑄劍》在第七屆亞洲戲劇院校大學生戲劇展演中,該劇獲得唯一“最佳劇目獎”,并赴英國參加2024愛丁堡藝術節 fringe單元演出,入選“聚焦中國”項目。(完)

關鍵詞: 廣西 桂林 巖洞 《鑄劍》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