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嘎灑:傣族男子打破傳統傳承非遺助農增收
“傣族土陶與我們傣族生活息息相關,技藝傳女不傳男。我因車禍受傷無法做其他工作,干脆專心做土陶。”9日,中新網記者走進有“花腰傣之鄉”美譽的云南新平戛灑鎮,采訪非遺傳承人刀正富,在其帶動下,該鎮土陶遠銷全國多地,助農增收。
圖為刀正富制作傣族土陶。黃興鴻 攝
今年49歲的刀正富,家住紅河上游戛灑江畔、哀牢山下的戛灑壩子土鍋寨,這里是遠近聞名的制陶寨。“傣族土陶制作歷史悠久。”刀正富介紹,主要制作用于裝水裝米的陶罐,煮茶的陶壺等生活用品。2006年,傣族土陶制作技藝被列為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刀正富說,他之前在當地一家企業上班,2000年因車禍致殘,雙腳不便,于是決定跟母親學習制陶。經過不懈努力,2014年被評為該項技藝的玉溪市級傳承人。
制陶先要選擇當地較好的黏土,在家堆放一年以上,之后根據需要,進行舂土、篩選、和泥、拉坯、曬坯、堆燒。傳統燒陶使用稻草等做燃料,需燒10小時;電燒則更快,僅需3小時。
“殘聯等部門支持我創業,推介我參加相關培訓,到各地展銷等。”刀正富告訴記者,通過不斷學習和專家的幫助,他除制作生活用品外,也結合旅游市場需求,推出土陶工藝品,并融入傣族文化。
圖為刀正富介紹其制作的傣族土陶工藝品。黃興鴻 攝
在土鍋寨,刀正富的土陶供不應求。2021年,他到鎮上花腰田間民俗文化村開設自己的工作室,并幫助村民代銷土陶產品。同時提供研學,每年定期到周邊學校講授傣族土陶歷史、文化及制作工藝等。
“作為一名傳承人,我會保護、傳承好傣族土陶制作技藝,同時也會持續創新,豐富產品,滿足旅游市場需要。”他說。
戛灑鎮人民政府副鎮長施艷華介紹,近年來,緊盯“風情花腰傣、神秘哀牢山”的形象定位,該鎮深入挖掘花腰傣刺繡、傣族土陶、竹編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富旅游業態,加快民族文化保護傳承與旅游文化產業融合發展。同時,吸納殘疾人就地就業176人次。(完)
關鍵詞: 云南嘎灑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云南嘎灑:傣族男子打破傳統傳承非遺助農增收
- 廈門千人豐收(土豬)宴流水席:沉浸式感受鄉村魅力
- 重慶:盲人海歸碩士用英語帶視障兒童“看見”世界
- 河南“智”理生態環境 村民:一年兜里“鼓囊囊”
- 云南昆明:游客乘船與紅嘴鷗共享周末休閑時光
- “我來北京上大學”2024年殘疾人大學生分享會舉行
- 河南:深入探索生態環境“智”理路徑 推動地方經濟發展走上...
- GE Vernova高管:AI電力需求激增為能源公司帶來市場機遇
- 傳統不失現代 青海西寧千名舞者展示多元體育運動項目
- “瑞士經典設計展”在北京開幕
- 黑龍江黑河跨境電商“雙十一”訂單激增
- 2024京劇文化季在京啟幕
- 廈金“小三通”客運航線客流量 今年已破100萬人次
- “90后”柴燒匠人:燒制“為白茶而生”的茶器
- 新疆和田學院舉行揭牌儀式
- 戲劇《星回》為2024第六屆大涼山戲劇節啟幕
- 戲曲人文紀錄片《天下第一團》開啟中國稀有劇種的傳奇之旅
- 新分子?向未來 | 博騰New Modality產能升級儀式圓滿成功
- 李云迪重返卡內基音樂廳 奏響“莫扎特奏鳴曲計劃”北美巡演
- 長歌奮進 “移”路繁花︱跨越數字山海,“智”繪美好生活圖卷
- 靈動追光,照亮希望——中核安科銳進博會放療新技術精準領航
- 清科智谷(合肥)創新中心——打造長三角一體化城市產業創新發...
- Fopiz復佩資麥角琉因童顏瓶引領抗衰口服美容新潮流
- 德式健康·質鑒不凡 | Hevert菲德驚艷亮相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 藥明合聯贏得2024 World ADC大獎,蟬聯"最佳CDMO冠軍"
- 東軟城市人力資源平臺:革新就業服務模式 驅動城市高質量發展
- 波士頓科學第七屆進博會秀創新科技,聚生態合力與中國共赴健...
- 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2024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高質量發展...
- “汾清天下”全國行 第十九站走進山東泰安
- 2024深港澳人工智能大賽暨AI科技嘉年華配套活動之 “灣區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