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創新 > 正文

“青海好人”馬霄防治包蟲病二十八年如一日

包蟲病,是一種主要流行于我國西部農牧區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其潛伏期長,早期不易發現,特別是泡型包蟲病,可以向周圍組織侵蝕,甚至向更遠的器官轉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相關資料,未經治療的泡型包蟲病患者10年病死率高達94%,因其致死率高,又被稱為“蟲癌”。

圖為包蟲病防治專家馬霄做實驗。趙忠智 供圖

青海省曾是中國包蟲病流行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根據2012年中國包蟲病流行情況調查顯示,包蟲病在青海省39個縣(區、市)人群、家畜和野生動物中都有流行,尤以六州牧業地區最為嚴重,該省人群包蟲病患病率為0.63%,遠高于中國平均水平,嚴重危害著青海省農牧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如今,青海省人群包蟲病患病率為0.12%,這意味著這一數據降至歷年最低水平。

在青海省眾多包蟲病防治工作者中,馬霄二十八年如一日。

本周,在2024年“青海好人”第二季度發布儀式上,以防治高原包蟲病為己任的馬霄,榮獲“敬業奉獻”類2024年第二季度“青海好人”。

身為青海省地方病預防控制所寄生蟲病預防控制科科長,馬霄帶領科室團隊,長期奔赴一線開展包蟲病防治現場工作,踏遍雪域高原,開展包蟲病防治宣傳、篩查、現場指導、患者隨訪與治療等工作。

青海省果洛、玉樹等包蟲病患病率較高且基層防治力量薄弱的地區,成為馬霄和同事們長期蹲點開展培訓幫扶的地方。

“海拔越高、環境越惡劣的地區,防治力量越薄弱,越需要我們省級團隊。”這是馬霄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馬霄意識到,只有培養出技術過硬的基層包蟲病防治隊伍,才是防治包蟲病關鍵所在。他帶領科室團隊,以技術下沉與蹲點幫扶的模式,通過“傳、幫、帶”及技能競賽等多種形式,為全省各地打造了一批業務精、素質良的包蟲病防治隊伍。

圖為包蟲病防治專家馬霄(左)和同事工作中。趙忠智 供圖

人群包蟲病篩查中,B超檢查是重要的手段之一。

馬霄每次都是親自示范、手把手教大家,恨不得把自己的技術及多年診療的經驗,一下子都教給基層防治人員。

經過多年努力,今年,果洛州疾控中心建立了青海省首家州(市)級棘球蚴/棘球絳蟲病參比實驗室,極大提高了全省包蟲病重點流行區實驗室的整體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

馬霄推進打造省級包蟲病研究重點實驗室,建起全國寄生蟲病診斷實驗室網絡青海省診斷參比實驗室,建立了包蟲病綜合防治青海基地,搭建了青海省包蟲病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了人群篩查和病人救治信息化管理,為青海省包蟲病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平臺支撐。

硬件實力上去了,軟實力更要提升。馬霄以“高原包蟲病防治青年文明號”為載體,打造包蟲病防治高素質“頭雁”隊伍,引進江蘇大學醫學博士張文等高層次人才,開展科研合作,并帶培科室人員。

馬霄說,“只有進行科學防治,攻克各個技術難關,才能構筑包蟲病防治的銅墻鐵壁。”

馬霄協助青海省衛生健康委起草編撰了《青海省包蟲病防治條例》及相關釋義,推進了青海省包蟲病防治工作法治化步伐,該條例成為全國首部包蟲病地方性法規。

馬霄成立科研攻關小組,積極研究并推廣包蟲病防控的關鍵技術,先后實施包蟲病源頭智能管控關鍵技術應用,開發特色的新型藥餌,優化犬糞抗原上清液收集裝置,構建傳染源源頭智能管控新模式,為全省包蟲病防控提供技術支撐和示范引領。(完)

關鍵詞: 博愛眼科 鵝掌風圖片 膽經穴位圖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