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創新 > 正文

專家上海聚焦新藥研發 探尋“突破”良方

據悉,熵增定律最早起源于熱力學,是用來描述熱量從高溫轉移到低溫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不可逆轉的。科學家發現,熵增定律存在于宇宙的各個角落。而量子力學的奠基人薛定諤指出,生命的本質就是一個負熵系統,通過不斷攝入負熵來減少自身的熵增。蔣建東以免疫系統、腸道微生物、音樂緩解抑郁、干細胞和針刺麻醉等例子詳細闡述了負熵機制的原理,進而總結藥物創新的發展趨勢。

正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簡稱:復旦上醫)舉行的2024復旦新藥創制論壇上,專家學者聚焦原創藥靶發現、創新藥物研發、創新藥物制劑以及新藥臨床試驗與監管等關鍵領域,瞄準新藥研發的最前沿動態。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面對腫瘤和炎癥的智能化機制,靶點藥物也要智能化。”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徐強介紹了腫瘤、炎癥的智能生物信號,用形象生動的模型介紹了IL-17引發慢性炎癥的機制,并用相關疾病的治療案例總結了當前腫瘤和炎癥治療的特點。徐強提出,要重視生物信號的智能性,挖掘生物信號的“關鍵節點”,找到“后門”機制。他強調,藥物靶向需要拓寬思路,利用智能致病機制產生的漏洞,研究出智能靶向機制。

論壇上,來自國內外的頂尖藥學專家、學者圍繞新技術、新方法、高校生物醫藥成果轉移轉化等熱點難點問題,共話新藥創制的核心議題,旨在推動中國新藥創制事業的源頭創新、持續創新和循環創新。

如何圍繞新的靶點進行創新藥物研發?北京大學藥學院黨委書記、教授焦寧指出,活性分子的修飾和改造依賴于合成技術的關鍵。他總結了構建藥物的新方法以及團隊新化學空間化合物庫的構建、新型光動力藥物和新型糖尿病藥物等原創藥物的發現,詳細介紹了課題組基于表型和靶點的藥物發現取得的最新進展。

在論壇上,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徐軍表示,當前生物醫藥領域蓬勃發展,復旦大學和復旦上醫正以深化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為抓手,進一步推動醫教協同、科教融匯、產教融合,完善科研攻關新型組織實施模式,強化生物醫藥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徐軍希望以本次論壇為契機,進一步打通“基礎研究-新藥創制”之間的“轉化鴻溝”,加快建設創新生態圈,為助力中國從“醫藥大國”到“醫藥強國”的跨越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復旦大學藥學院院長李聰表示,學院將致力于構建卓越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出既精通藥學知識,又具備醫學素養的“懂醫精藥”型拔尖人才,為藥學領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新藥創制的關鍵領域,藥學院將大力推進學科間的交叉融合,持續激發科研創新的活力。

2024復旦新藥創制論壇將搭建起一個智慧交融、力量匯聚的交流平臺,未來還將圍繞“原創藥靶發現”“創新藥物研發”“創新藥物制劑”“新藥臨床試驗與監管”舉行四個分論壇。(完)

關鍵詞: 60秒極速入睡法 運動出汗能排毒? 懷孕三個月胎兒圖像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