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創新 > 正文

浙江基層“好聲音”:鄉村特色如何孕育富民產業?

促進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加快縮小“三大差距”,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是關鍵。正在召開的浙江省兩會期間,來自嘉興的多位基層人大代表以一線經驗分享了各美其美、融榮與共的鄉村智慧。

“今年浙江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強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方面的一些舉措,對于農村基層代表來說,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浙江省人大代表、嘉興市桐鄉市烏鎮鎮陳莊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蔣小民欣喜地說。

蔣小民介紹,烏鎮鎮陳莊村歷史上曾是江南著名“竹編之鄉”,村民幾乎家家會竹編。過去,受鄉村產業發展限制,該村成為桐鄉遠近聞名“養鴨村”,“鴨棚連片、污水橫流、臭氣熏天”一度是陳莊村的標簽。

烏鎮鎮陳莊村一景。桐鄉市委宣傳部供圖

如何撕掉落后標簽,還原鄉村之美?近年來,該村從區域環境提升入手,結合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騰退產業發展空間,做起創新轉化文章,打造竹編文化特色村落。同時,其乘著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東風”,構建“互聯網+文化產業+農旅產業”一體發展路線。產業興了、環境美了,“屋在畫中、畫在屋里”的江南村景得以重現。

浙江省人大代表、嘉興市南湖區鳳橋桃花源農場場長陳慧春說,“這兩年,浙江在農村改革、鄉村振興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為農業農村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其所在鳳橋鎮為例,水蜜桃是該鎮特色產業,幾十年來因口感好、品相好、糖度高暢銷長三角。然而,受銷售渠道狹窄、產品附加值低、村民收入增長乏力等限制,鳳橋水蜜桃產業一度停滯不前。隨著美麗鄉村建設深入推進,鳳橋開始在水蜜桃品質提升、品牌建設上下功夫,將“桃源美景”轉化為旅游名片,打破市場局限性。

鳳橋水蜜桃。南湖區委宣傳部供圖

在桃園中長大的陳慧春,自小便對水蜜桃有深厚感情。2019年,她抓住直播帶貨的風口,把手機變成“新農具”,將鳳橋水蜜桃通過互聯網賣到全國各地。如今,鳳橋水蜜桃實現從“論斤賣、賣不掉”到“論個賣、全搶光”轉變。

新春將近,浙江省人大代表、嘉興市海鹽縣秦山街道北團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張振華感到收獲滿滿。“2024年,村里在很多方面發生了變化。接下來,我們想以文化建設賦能美麗鄉村建設、挖掘鄉村文化底蘊、大力發展文化產業,改變‘千村一面’情況。”張振華說。

歷史上,海鹽縣是著名鹽產區,北團村則位于宋代鮑郎鹽場的正北團所在地,因鹽業而得名,是個典型農業村。如何把握產業優勢,將農業“玩”出新花樣?

北團村風光。海鹽縣委宣傳部供圖

近年來,該村推進現代農業發展,不斷提升農業生產質量和效率,騰退占地281畝的生豬養殖場,建立浙江省首批現代農業示范園區,以科技型、智慧型、創新型為核心,重點打造特色農業創業產業園。

走進如今的北團村,農創園內,澳洲銀鱸魚在跳躍;森植基地里,杜鵑花爭奇斗艷;蘆薈園中,蘆薈飲品正新鮮出貨……“新的一年,希望村民臉上有幸福、口袋有錢、生活健康;村里環境優美、文明有序、充滿活力。”張振華說,這是一個村書記最樸素的愿望。(完)

 

關鍵詞: 金領冠珍護奶粉怎么樣 美的加濕器 經典廣告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