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產業 > 正文

數字化視野下看生鮮食品冷鏈行業的發展

過去10年間,我國5G、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數字化技術呈指數級增長,與之相對應的技術創新和商業創新也呈現大爆發形態。

很多人認為,只有互聯網公司才需要進行數字化升級,其實不然,數字化時代,所有企業面臨的整體宏觀環境都已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什么是“數字化”?對信息的獲取、表達、存儲、傳送、處理和遞送都是數字化,其本質是把人們需要的信息獲取后存在一個特定的介質上,使得信息本身與這些信息所描述的實體分離開來,進而被大規模、高效地處理后又被傳遞回人們所使用的終端,被進一步利用的過程。

在過去60多年的歷史中,數字化技術對物理世界和人類社會的改變有目共睹,在可預見的未來,數字化技術浪潮對各行各業的影響也將有增無減。

以最新的5G和人工智能技術為例,若5G和人工智能與機器人行業結合,可能會催生大型的智能制造平臺公司;5G和人工智能和交通行業結合,實現交通安全和調度管理的可視化、智能化;5G和人工智能與物流行業結合,會產生強大的感知能力,和更加精準的連接能力……

面對新一輪數字浪潮,傳統企業都在探尋相關升級轉型之道。當前,疫情的沖擊及其帶來的風險挑戰,也同樣激發了多元化、智能化等新的趨勢,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也正在引領全球供應鏈加速重構。

在當下,企業供應鏈的復雜度正在急劇增加,也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可以預見,后疫情時代,以供應鏈物流數字化為代表的創新技術將開始一個新的格局。

數字化如何助冷鏈物流破題?

隨著現代物流業的發展,產品的交易更進一步突破了區域的限制,電商崛起、消費升級,生鮮電商最近幾年相當火爆。我國生鮮電商每年以50%以上增長率快速發展,據艾媒咨詢統計,在冷鏈物流中,食品冷鏈的需求占總需求的比重接近90%。2020年中國冷鏈物流市場規模達4850億元,同比增長21.2%。如此龐大的市場空間非常可觀,但由于冷鏈運輸行業配套設施及運輸環節的不健全,五成以上的生鮮產品需冷鏈運輸,但只有10%進入冷鏈運輸。近幾年時間里,全國每年僅運輸途中腐爛變質的水果、蔬菜等食品,就價值700多億元。生鮮冷鏈物流目前還存在諸多問題,而這些問題都將制約行業的發展。伴隨著如今的生鮮電商極為重視品質把控與消費者購物體驗,正逐步加碼投資冷鏈鏈條的兩端,即靠近農產品主產區的產地倉,以及靠近消費區的線下店/前置倉,以解決生鮮電商“最先一公里”與“最后一公里”的需求痛點。

圖片來源:艾媒咨詢

冷鏈在未來要建立相應體系、降低運營成本,其可行方式之一就是當下火熱的數字化概念。從最早的“信息化”到“互聯網+”再到當前的“數字化”,市場上各個企業都在順應的技術發展進行調整。數字化將是冷鏈未來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

冷鏈運輸過程中的溫度控制、監控、檢測,從產品源頭到銷售渠道的全過程信息整合等,都需要與之配套的信息系統和硬件設備。將流程標準化,智能化,才能規模化地處理龐大的生鮮冷鮮物流市場。

這也是易流等企業的優勢所在。

但是,發展冷鏈物流不只是行業領先企業的責任和需求。這一片廣闊的藍海市場,需要各個行業的參與。

除了第三方行業之外,目前許多中小餐飲企業同樣有生鮮冷鏈物流的需求。在這個快節奏且要求高品質的時代,普通的食品物流已經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因此,如何快速、低成本地生產新鮮的食品,是未來中小餐飲企業競爭的關鍵所在。

6月16日,亞洲生鮮供應鏈博覽會&亞洲智慧創新物流大會上,《中國冷鏈物流發展報告》(2021版)首發。給行業帶來了思考與啟發,此外,中國冷鏈企業發展論壇、中國生鮮及物流創新包裝技術大會、中國(上海)生鮮餐飲供應鏈主題論壇先后于16日、17日進行,值得思考的是:從包裝、倉儲、運輸、溫控等方面數字化是如何助力生鮮食品冷鏈物流的。

深圳市易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食品安全事業群總經理王震講述數字化賦能

生鮮冷鏈未來的發展方向如何?

冷鏈新基建政策環境持續利好,驅動我國冷鏈物流行業標準不斷完善,冷鏈新裝備,新技術的智能化升級。生鮮從產地到餐桌,離不開冷鏈物流裝備的全方位保險護航,遞送健康新生活。

在標準化方面,為全面提升冷鏈物流行業服務質量和營運管理水平,推動冷鏈物流市場高質量發展。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中物流冷鏈委等單位共同起草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冷鏈物流衛生規范》(GB 31605-2020)國家標準已于2021年3月11日正式實施。

而伴隨國內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冷鏈物流現代技術的深入應用,中國冷鏈物流行業進入快速提升時期。,冷鏈市場規模在擴大,多場景需求下的冷鏈企業面對市場變化快速反應,緊跟市場需求,打造持續迭代、獨立的新產品迫在眉睫。

易流全新子品牌11AN

11AN品牌應運而生。全新的食安理念,11AN致力于構建從工廠到賣場、從農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實現全場景覆蓋、全鏈條追溯。食安數智塔是11AN食品安全產業鏈全場景數智生態建設與布局的藍圖,包含IoT基礎設施、食品供應鏈協同、食品安全數智應用、食品安全服務四個板塊,充分融合易流已有產品,借助開放融合的產品開辟了食安數智化的新模式,有效解決全鏈條追溯和全程溫控的難題。

食安數智塔

用數字化為食品安全賦能,易流也一直在冷鏈行業的技術與方案創新上不斷探索,基于倉車店全場景應用,建立食品流通全鏈條的數字化監管,保障食品安全。通過軟硬一體化的技術和服務,一方面,針對倉、車、店等多場景,創新各類IoT溫控設備,保證冷鏈不斷鏈;另一方面,易流為企業與政府量身打造可視化平臺,實現流通領域數字化及全鏈條溯源,做到端到端品質透明。

新“食”代賦能“從產地到餐桌”

為滿足消費者高時效性、高品質體驗性的要求,生鮮企業紛紛尋求數字化手段來促進供應鏈的升級改造。WEF《第四次工業革命對供應鏈的影響》指出,數字化轉型使制造企業成本降低17.6%、營收增加22.6%,使物流服務業成本降低34.2%、營收增加33.6%。比如,一些生鮮企業用數字化賦能生鮮的生產、加工以及配送環節,通過物流網、5G等技術將產品“從產地到餐桌”形成有效鏈接,確保整個冷鏈物流的可控、可防、可追溯,從而保證冷鏈物流不斷裂、不脫“冷”,促進生鮮農產品在供應鏈端的高效流通。

新“食”代賦能下的生鮮行業迅速發展,亦對生鮮冷鏈物流技術與信息、包裝技術、供應鏈服務模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預見冷鏈的360°”和“遞送健康新生活”為主旨,第五屆亞洲冷鏈展和第七屆亞洲生鮮供應鏈博覽會共匯聚400多家參展商,云集了包括碧彩、順豐、易流等知名展商,帶來了涵蓋生鮮冷鏈物流及供應鏈服務、冷鏈倉儲技術、冷鏈運輸與配送、冷鏈信息化、溫控保鮮技術、生鮮食品包裝與材料、智慧零售設備與技術等產業鏈各端解決方案。

20余場論壇近百位行業大咖就生鮮冷鏈物流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多緯度深度探討行業發展路徑,分享解決行業痛點難點的創新解決方案。《如何用無代碼賦能生鮮與食品供應鏈企業數字化轉型》、《未來菜場的藍圖》等精彩演講也吸引了大量觀眾。

總的來看,本次展會上新品云集,新的理念也層出不窮。圍繞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與規劃、冷藏裝備技術的突破等熱點和難題,業界人士共話未來。而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在物流行業正在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這不僅僅體現在末端配送的智能化、無人化上,在供應鏈能力的背后,數字供應鏈、運力優化布局、大數據、云計算等等,都將起到重要作用,每一個環節,技術都將不可或缺。

這和易流的理念是一致的。15年以來,易流一直致力于構建供應鏈物流行業數字化(IoT)的基礎設施,助推物流產業數字化轉型。通過軟硬一體化的技術和服務,實現物流基礎設施的物聯網化,供應鏈全鏈條的數字化和物流全場景的智能化。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