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蕪湖
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連續十年保持安徽省第一、科技創新驅動力指數居長三角第六、培育未來產業構建上下游全覆蓋的航空產業鏈……即便站在省會城市合肥的“高光”身影之后,身處兩江交匯之處的安徽蕪湖依然有著鮮明的辨識度。
“蕪湖,起飛”這句“諧音梗”走紅網絡的背后,承載著人們對這座濱江古城的美好期許。在安徽省“十四五”規劃建議中,蕪湖被定位為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長三角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現代化大城市。在期待的目光中,蕪湖,能夠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嗎?
從暢聊早餐會、“1%工作法”到人民城市建設合伙人……一杯咖啡,幾道風味小食,人間煙火氣拉近了人們與這座城市之間的距離。近觀蕪湖,不難發現,在這座山水濱江城市溫婉的外表下,創新、包容、務實已水乳交融,成就著一座現代化城市跨越趕超的內在硬核。
發展突圍 釋放創新“N次方”效應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萬里長江在流經安徽蕪湖時轉了一個90度的彎,一路奔涌入海。依江而建,因水而興的蕪湖,水深流緩,是中國內河主樞紐港之一。
作為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的核心城市之一,地處長江之濱的蕪湖市擁有獨特的區位條件和資源稟賦,是合肥都市圈、G60科創走廊的重要成員。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向縱深推進,新的區域發展格局在加速重構。省會合肥“越跑越快”,省內其他“兄弟”城市紛紛加快發展步伐。對于經濟總量位居全省第二的蕪湖來說,如何在新一輪競爭中提升城市發展能級,重塑城市發展硬核實力,成為蕪湖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一道“必答題”。
從改革開放初期的傻子瓜子,到今天的海螺集團、奇瑞汽車、埃夫特、三只松鼠……江城蕪湖在改革發展之路上向來不甘“平庸”。
圖為蕪湖市委副書記、市長寧波
“蕪湖市自古就是徽商門戶,孕育了厚重的商業文化,從近代四大米市開始,蕪湖發展史就是蕪湖人不斷地無中生有、有中培優的歷史。”在蕪湖市市長寧波眼里,蕪湖這座城市的骨子里就有著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城市基因。
熱騰騰的咖啡、地道的美味小食,暢聊早餐會上,企業家與政府官員圍坐在一起,在輕松的氛圍中解難題、話心聲、謀發展,幫助企業排憂紓困、努力打造親清政商關系。
“暢聊早餐會面對面的溝通不僅能幫助企業化解難題,這種平等、務實、輕松的交流氛圍,特別能讓企業家感受到地方政府的誠意,激發干事創業的信心。”年輕的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董秘潘道偉說。
從僅有5人的創業團隊到登陸資本市場,到今天的國內休閑食品行業的頭部企業,本土企業三只松鼠的快速發展,是蕪湖市營造優良創新生態,釋放創新“N次方”效應的一個縮影。
“創新是企業發展最重要驅動力。蕪湖市上下樹立鮮明的支持創新創業的導向和尊重企業家的氛圍。”寧波說。
蕪湖拿出全市最好的山水人文地段,通過專業團隊運營的方式,規劃建設面積超300萬平方米的十大創新園,打造適宜年輕人創新創業的生態系統;每年安排10億元的自主創新政策獎補資金,推動創新型城市建設;實施高新技術企業三年倍增計劃,綜合運用績效獎勵、項目支持、擔保貼息、研發后補助、基金投資、股權激勵、創新券等多元形式,鼓勵企業創新。2021年,蕪湖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達3.34%。
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協同發力,打開高質量發展新空間。
在沒有中央級大院大所的情況下,蕪湖建成重點研發創新平臺55個,新型研發機構數占全省四分之一;實施“紫云英人才計劃”,組建全省首家人才發展集團,引進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580個;培育高新技術企業1276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突破1521家。
強化政策引導、壯大創新主體、集聚創新要素……著眼全局,面向未來,蕪湖市發揮國家創新型城市引領效應,加快改革步伐,優化創新氛圍,全力激活創新引擎。
“企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蕪湖推出紫云英人才計劃,不斷提高政策的精準度,有效增強對人才的吸引力。”美的集團廚熱事業部蕪湖基地負責人熊峻告訴記者,“得益于蕪湖良好的創新生態,落戶當地后企業發展很快。我們加快創新研發,每年的研發投入占營銷收入4.5%左右,2022年企業創新中心研發人員隊伍將增加到200多人。”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創新的生力軍,也是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
蕪湖圍繞主導產業實施“雙創→成長型→規上→專精特新”的企業梯次培育計劃,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8家、省級專精特新冠軍企業24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29戶。其中,接近五成企業的主導產品在省內細分領域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
從2016年到2019年,蕪湖在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舉辦了四期高級管理研修班,挑選一批有潛力的上市后備企業“種子”選手進行培訓。在這個過程中培養出了三只松鼠、埃夫特等6家上市公司,以及古麒絨材、水韻環保等11家輔導備案的擬上市企業。
充分發揮政府性股權投資基金功能作用,蕪湖搭建起覆蓋天使、風險、產業投資全周期的基金叢林,全市設立了16支政府母基金,總規模160億元,累計參股子基金33支,推動一系列重大項目在蕪湖落地。
有著“蕪湖科創板第一股”之稱的埃夫特,其前身是蕪湖奇瑞裝備有限責任公司。
為助力埃夫特開展海外并購,迅速拓展市場,政府平臺公司投入4.8億元、帶動基石資本、鼎暉投資等社會資本10.2億元,通過創新驅動,埃夫特順利躋身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第一梯隊。
寧波說,蕪湖一直致力于打造私募基金集聚發展的優質服務區、創新發展的試驗區,吸引了一千多只私募基金,就是要形成一種非常濃厚的基金發展氛圍,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思想破冰 數字賦能驅動產業升級
蕪湖“Q樂節”現場(新華社記者王菲)
絢麗焰火點亮十里江灣、800臺無人機同時升空變換多種圖案、奇瑞QQ冰激淋新車“起飛”在城市上空……不久前舉辦的蕪湖“Q樂節”上,各種酷炫的科技產品讓人們對蕪湖“智”造有了全新的認識。
“數字時代,以工業互聯網賦能產業,推進智能制造,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道路。”寧波說。
思想破冰,發展突圍。
2021年3月,蕪湖市召開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大會,邀請數百家企業參會,其后連續舉辦四期“工業互聯網企業家研修班”,組織百家企業掌門人赴深圳華為、青島卡奧斯實地研修,持續開展技術政策巡講、供需對接活動,在統一思想認識的前提下,大力推動工業互聯網賦能高質量發展。
將發展工業互聯網與新一輪高水平技術改造和服務企業“1%工作法”相結合,蕪湖市將工業互聯網落實落細到具體的項目中,通過抓項目、抓企業服務來推進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為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賦能,助力企業平均利潤率在現有基礎上提高1%,探索政府服務成效可量化、企業發展獲得感可量化和營商環境優化可量化。
“我們聘請第三方服務商,對全市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及其發展需求進行‘把脈問診’,破解企業不敢用、不會用的堵點。”蕪湖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局長瞿輝介紹,針對企業的具體情況,引導企業實施以工業互聯網、綠色制造、設備更新等為重點的技術改造和科技創新,提升生產過程數字化、智能化水平。
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精準的能耗管控、智能化的物流配送……在美的集團廚熱事業部蕪湖基地,依托5G+工業互聯網的融合應用,傳統的生產制造過程變得集約、高效、綠色。
“我們投資9億元打造燈塔工廠。通過工業互聯網賦能,大幅提高生產經營的效能,單位面積產出提升73%。下一步我們將以‘綠能’替代傳統電能,計劃在2023年實現蕪湖基地的‘碳達峰’。”熊峻說。
出臺工業互聯網專項扶持政策、建立服務商資源池、實施百家標桿示范企業培育行動、打造專業化的應用推廣中心……蕪湖市加快統籌謀劃,做實方案、打造平臺、構建生態,以產業數字化帶動數字產業化,促進制造業轉型。
奇瑞汽車的智能車間
海爾卡奧斯物聯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說,公司與奇瑞攜手打造汽車行業大規模定制工業互聯網平臺,構建人、機、物互聯的新型工業生產制造和服務體系,推動傳統汽車制造業向服務型制造業轉型。
蕪湖在全省率先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和《標桿示范培育行動實施方案》,面向頭部企業、重點企業、“專精特新”和“小升規”企業,遴選100家作為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標桿示范企業進行培育,同時,建立資源池,吸引海爾卡奧斯、華為、阿里等優質工業互聯網服務商提供技術支撐,打造蕪湖工業互聯網綜合服務平臺,賦能中小企業發展。
構建平臺“云”、繪就場景“圖”、 擘畫基礎“網”,“工賦蕪湖”的藍圖愈發清晰:以建設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長三角國家樞紐節點為契機,打造“場景引領+技術突破+體制創新+產業培育”模式,把最優質的場景資源“和盤托出”。
“工業互聯網的發展不可能一蹴而就,下一步,我們將以創造‘大價值’為主線,進一步推動互聯網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寧波說。
到2023年,蕪湖將全面開放特定行業、特定領域工業場景,加快建設汽車、材料、快遞物流智能裝備等行業的二級節點,推動3000家以上中小企業“上云用平臺”,實現數字轉型。
擘畫未來,邁向大航空時代
在新發展階段,一座城市能否快速提升其發展能級,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是否具備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先機的戰略眼光,及其推動戰略新興產業融合化、集群化、生態化發展的能力。
作為戰略新興產業,航空產業鏈條長,技術附加值高,對于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拓展發展新空間具有重大意義。
蕪湖航空產業園的飛機生產車間(新華社記者王菲)
2013年以來,蕪湖搶抓蕪宣機場建設契機,以面向未來的戰略眼光進軍通航產業,引進一批包括通用飛機、無人機、航空發動機和螺旋槳在內的航空項目。
瞄準戰略前沿潛心科研攻關,在蕪湖,一批航空企業取得的進展可圈可點:安徽航瑞航空動力裝備有限公司研發出9款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重油航空活塞發動機,在該領域打破國際封鎖;安徽華明航空電子系統有限公司研發生產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CR9綜合航電系統,完成適航取證,獲頒25項CTSO證書,填補國內空白;安徽勁旋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無人機螺旋槳國內市場占有率突破90%……
歷經8年發展積淀,目前蕪湖基本實現從航空整機及零部件制造、航空運輸到航空培訓的產業鏈上下游全覆蓋,擁有通用整機、無人機、發動機、航電系統、航空維修等鏈上企業180余家,蕪湖航空產業園躋身國家首批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
按照“大航空”理念,蕪湖高標準建設航空新城,推動航空、臨空、低空產業集群發展,打造自主可控的航空智造產業鏈。
“我們自主研發生產的通航整機CA42機型的核心零部件在園區內配套率近100%。”中電科蕪湖鉆石飛機制造有限公司科技項目主管李春祥說,公司的飛機研發團隊與園區上下游企業合作,圍繞高端電子裝備復合材料、新工藝、新機型開展研發攻關,二期將圍繞飛行培訓、航空娛樂、科普研學等領域,進一步延長產業鏈。
抓住航天航空產業發展機遇,蕪湖謀劃以航瑞動力等動力裝備企業為基礎,打造中小型航空動力研制基地,推動雄名航空、天科航空等企業參與國產大飛機生產制造;在航空智能制造領域,5G、北斗、大數據等新技術與航空制造生產管理深度融合,布局打造國家中小型航空器智能制造創新示范基地。同時,依托國際航空器研發制造和華夏航空發動機維修基地等項目,加快在航空維修領域的融合發展。
“近期加快啟動蕪宣機場的改擴建工程,以蕪宣機場和三元通用機場作為通用航空功能核心承載區,同步發展短途運輸、通航旅游等多元業態。力爭在2023年國際口岸包括保稅區能夠投入運行,使蕪宣機場真正能飛國際航空專業貨機。”寧波信心滿滿地表示,“以建設空港保稅物流中心為基礎,加快推進蕪湖全球航空貨運樞紐港項目,打造面向長三角乃至全球的航空貨運物流中心,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深圳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為2360元/月 失業保險金為2124元/月
遼寧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 對缺口核定等作出詳細規定
排行
最近更新
- 菜鳥裹裹宣布“春節不打烊” 升級快遞上門取件消毒服務
- 上海璞麗酒店逸居假日邀約您漫選沉浸式旅程
- 輕松重拾美麗與自信 A.O.史密斯軟水燃氣熱水器讓你在家做美容
- 國風設計有多好看?新捷途X70S來了!
- 跨鏈支付網絡cBridge宣布支持Astar Network
- 艾德一站通「每日金股」功能全新升級 開啟“投資陪伴”新風向
- 增速獲客賽道 激活年輕屬性——興業銀行信用卡“圈粉”90后
- 百融云創與某銀行達成戰略合作 SaaS平臺促進數字化轉型
- “高速上違停趕報表”警示了誰?
- 離職文書的“坑”不能僅由勞動者填平
- 脫掉K-9包袱節流減員,新東方在線駛向新“東方”
- 疫情得到控制,防疫仍不可松勁
- ?青海春天一字跌停,2021年預虧超2.65億或將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 金地集團子公司東莞金展房地產因虛假材料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被罰
- 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工信部明確這些舉措!
- 非學科類培訓班寒假惡意漲價需綜合施治
- 機構:2021年126家房企參與收并購 交易金額同比增長21.3%
- 北京:買四類藥品實施新政 市場監管進店查落實
- 營收凈利雙降,沃華醫藥用九成利潤給股東“發紅包”
- 東莞保越實業因虛假材料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被罰 其系保利、...
- 北京:保證春節群眾需求不脫銷、不斷檔
- 天津積分落戶新政:取消年度落戶數量限制
- 五糧液集團實現營收1400億元
- 瑞爾集團再遞表港交所:連續三年虧損 淡馬錫持股10.88% 43...
- 豐臺今天開展第二輪全員核酸篩查
- 發改委給高耗能企業定KPI:冬奧會用的神奇綠電,要引入碳交易
- 比亞迪:2021年94名員工因不廉潔、嚴重違規被查處
- 采購進口冷鏈食品需要做好個人防護
- 特斯拉反訴摩根大通 :想借馬斯克發布私有化推特獲利益
- 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