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S與腦科學:神經系統疾病閉環診療新格局
導語:
在智慧醫療領域,腦科學和腦認知的突破給神經系統疾病的診療帶來了新格局。近年來,各國政府投入巨大,先后發起腦科學計劃,嘗試破解更多大腦的秘密。在“第十屆華興資本醫療與生命科技領袖峰會—智慧醫療圓桌論壇”中,幾位嘉賓分享了對腦機接口修復腦損傷的看法、高質量商業化落地的路徑和經驗,同時暢想了未來國內腦科學發展的前景。希望本篇論壇內容為您帶來對于腦科學的新認識。更多峰會精彩內容,敬請期待。
論壇嘉賓:
寧益華|景昱醫療創始人兼董事長
彭 雷|腦虎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宋冬雷|冬雷腦科創始人兼院長
趙瑞麟|應脈醫療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1. 腦機接口修復大腦損傷
主持人:感謝各位嘉賓蒞臨論壇跟大家交流腦科學前沿的話題。Neuralink的創始人Elon Reeve Musk(埃隆·馬斯克)在很多場合說原則上腦機接口技術可以修復任何大腦損傷,我想請教一下各位嘉賓的觀點。
趙瑞麟:馬斯克有優勢,他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對于腦科學,本身人類知之甚少,比起別的行業,比如心血管,已經是大家很熟悉的領域,而腦科學有很多根本的問題我們還不知道。但是有些問題我們是知道的,比如神經系統真正的死亡是不可能恢復的,神經細胞和心臟細胞都是這樣的,籠統說腦損傷都可以用腦機接口解決這個話說的我認為還是有夸大的。
腦機接口有它的好處,前面幾個論壇從基因角度、微觀角度、蛋白角度分析各種各樣關于腦的疾病,真正的腦科學我認為應該從宏觀角度解決這些疾病,從不同的角度,各個方面配合。再往前講,現在神經調控這類技術其實都是使用綜合性的手段來解決腦科學的一些問題。
彭雷:我特別同意趙總的回答,馬斯克本身就是一個超級網紅,他的話題自帶流量,但是看馬斯克所做的所有業務里面,包括Space X、特斯拉、Starlink以及SolarCity,其實本質上強調的是工程能力,解決的是成本問題。馬斯克業務里面難度最大的是Neuralink,因為Neuralink是唯一的一個有大量的科學問題要回答,同時有大量的工程挑戰要解決,還要控制成本的項目。他在這個領域里面帶來的正面影響是通過他巨大的影響力讓這個市場被更多人關注。但是無論獲得什么樣的關注、有再多的資本注入,都不會改變這個行業的本質。我們對腦科學基礎的研究,包括工程、工藝、半導體、芯片、算法、植入體各方面的能力提升,要到一定時間點才有可能突破。
這也是為什么腦科學成為“人類四個大科學計劃”里面的第四個大科學計劃,前面三個分別是四十年代的原子彈“曼哈頓計劃”,60年代的“阿波羅登月計劃”,90年代的“人類基因組計劃”。腦科學從2010年開始到現在,包括從去年9月份開始國家啟動的計劃,未來10年會有500億的投入,不是簡單通過一個腦機接口解決所有問題的,里面有大量的技術工作要做。
這樣回頭看,馬斯克在這個行業里面產生的影響力是好事,但是要腳踏實地把產品、工程、工藝各方面的能力堆疊到一個程度,才有可能實現突破式的躍遷。這是我們對這個領域應有的態度。
寧益華:景昱十多年來在腦刺激和信號調控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包括臨床和生物學方面的研究。關于腦機接口,如果僅僅有干預和感應的功能,應用會比較狹窄,腦機接口應該作為與感應和干預同步的接口性的技術,通過感應和干預達到兩個層面的效果。
第一個層面是大腦塑形的變化,整個腦細胞會在思維、運動各個方面產生一套塑形。腦深部刺激或者腦的刺激干預可以改變大腦的塑形,從而治療很多疾病。
第二可以幫助病人進行代償。很多特定功能缺失的病人可以通過腦刺激等方式來代替原本缺失的功能,這也是腦接口能夠解決的問題,未來進一步發展可以形成功能替代,這是未來的技術。
我認為應該分成兩個層面看這個問題,謝謝。
2. 腦機接口的臨床落地
主持人:非常感謝寧總的回答。剛才講了第一個題材,Neuralink相關的,有跟專業醫生相關的問題我們想展開問一下冬雷腦科創始人宋冬雷院長,您認為腦機接口的哪些應用會率先進入臨床?
宋冬雷:非常高興能跟各位探討這個問題,各位看腦子的機會不多,但是我們作為神經外科醫生天天看腦子,到現在我打開1萬個腦子是有的。但是這個技術我也很好奇,外科醫生也很好奇,大腦里面這些信號傳遞是怎樣實現的。
剛才講的兩個內容,一個是從腦到機,一個是從機到腦,前者是把人的意識轉化成信號,在外面接收,比如不能動彈的,通過腦機接口讓手動起來,甚至眼睛失明的能看見。后者是通過外部的信號調控人的大腦。
這里面有一部分工作已經實現了,像景昱醫療有一些產品已經在臨床上使用了。比如對于帕金森病的治療,我們臨床療法中很大一部分就是靠他們的產品,植入到大腦中找到靶點進行參數調整,控制這個疾病,改善癥狀,這個是臨床上正在做的。對于昏迷的病人,我們用電刺激儀埋到頸椎能夠刺并激促進病人的恢復。
這些技術已經在臨床上有越來越多的應用了,但是更深層的一些問題要解決,目前還早。比如通常講的腦機接口,通過腦部跟機器之間的信號傳遞,一方面調控腦,一方面指揮其他的系統工作,這方面我認為還是像剛才所說的,存在大量的技術問題需要研究,目前臨床上沒有看到實際的應用。
主持人:所以宋院長您覺得腦機接口距離臨床還是很遙遠的,很難預判。
宋冬雷:很難預判從哪個角度應用,但局部的調控或者單病種的調控,這個已經開始了,包括戒毒、精神病、抑郁癥等等都可以通過這種微創的調控手術進行改善,這離臨床已經不遠了。但是更大范圍的應用,比如埋芯片到大腦,把大學的課程埋到大腦里,大家不用上大學了,這種技術我覺得還是很遙遠的。
主持人:下面能不能請寧總把剛才宋院長提到的戒毒、強迫癥等等可以進入臨床的腦科學領域的進展和大家分享一下。
寧益華:我們作為探索腦科學的一分子,這十幾年來景昱先把帕金森產品做出來,我們跟專家一起合作,進行科學的探索。我們探索了很多神經生物學疾病的原理,根據腦深部刺激本身的機理,提出了新的治療方案,也獲得了專利,這些治療方案在精神相關的疾病,包括毒癮、強迫癥等,取得了非常好的療效,這個成果我們在腦科學領域算是First in Class,也是一路走過來的。
這里面想跟大家分享一個經驗思維邏輯,特別是在腦科學領域業務發展的邏輯。我們現在人類有很多新的技術,工程學的技術也走得很前沿了,包括馬斯克講的腦機接口的技術,從業務角度或者從公司角度來看,應該要完全聚焦在怎么治療一個疾病上面,把工程技術拿來治病,而不是僅僅追求工程技術的某種非常高端或者高技術的實現,一步步來,任何的高端技術都是要適合于真正的應用、真正的治療或者診斷。把別人診斷不出來的疾病診斷出來,把別人醫治不了的疾病治好,這種應用就是高端應用,而不是一味追求高端技術。
這也是我的一個小小的經驗分享給大家,要朝著這個方向走。
趙瑞麟:我特別同意寧總的觀點,現在很多腦機接口技術在工程學上面臨挑戰,比如Neuralink所在的領域還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基本的問題都沒有回答。展開來講,比如意識存不存在,人體大腦的CPU有沒有記憶物質化,如果記憶物質化可以理解成編碼方式,那記憶就可以存儲,當然這個還非常遙遠,跟哲學有關系。我們能不能了解這些物質,真正理解我們是否有意識的存在,這些問題還沒有答案。
主持人:彭總您認為腦機接口哪些應用可以率先進入臨床?
彭雷:剛才講得很清楚了,寬泛地看腦機接口已經存在20年了,從DBS、SCS到RNS等,本質上講都是神經調控類的產品,針對明確的適應癥,在腦機這個領域里做適應癥為導向的應用研究,這已經是存續20年的事情了。
為什么現在火起來?可能是因為我們對這些適應癥,大腦很多適應癥發病的原理到現在都沒完全解釋清楚,只知道這種治療方式有效,電極放在某個位置帕金森病就沒有了,但是原理是Neuralink沒有回答的。
現在大家關注的腦機接口,如果從腦功能區來講,從原始的內部爬行腦區到皮層層面上一些高級功能,從人的感知到認知,剛才趙總講了在認知層面上我們回答不了這些問題,我們的記憶、靈性和更高級的能力要哲學來回答,但是基礎的一些爬行腦區病癥可以通過刺激來解決。
但是認知層面上,從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感知方面,腦機接口可能出現進展,這也是為什么以馬斯克為代表,引起了一些關注,因為現在已經有大量科學文章、論文證明了,比如皮層語言區的讀取可以做到語言的合成、文字的描寫,我們在血管里面放支架電極能夠做到兩三個自由度選擇的判斷,這些是過去三五年很重要的突破。
所以大家臆想我們有沒有可能從刺激到皮層的讀寫,再到記憶、意識、情感等更高級的能力,這從邏輯上是講得通的,但可能每一個階梯的跨越都要10年、15年,但是我們相信它需要一群人,無論是來自于醫療器械、神經科學背景的人,還是芯片、材料、算法、互聯網、AI背景的人,整個產業鏈許多交叉學科、不同背景的人一起研究,才有可能找到這個答案。
但是我們生而為人,探索內心的奧秘是每一個人都會思考的問題,像康德說的,終其一生我們思考兩個問題,就是頭頂的星空跟心中的道德。我們會持續探索這個奧秘,但是需要一代一代人、一群一群人努力,這是我覺得從應用型的腦機接口到更寬泛的腦機接口,到終極的叫“缸中之腦”或者數字孿生、數字永生的概念,都可以暢想的。
中間應該有一條路,這條路需要一代人去探索,我覺得我們這一代人應該去探索這條路。
3. 邁向高質量的商業化
主持人:現在做腦科學的企業很多,資本也在追逐這個方向,但是醫療領域還是需要有耐心的,如何在腦科學領域高質量地實現商業化?現金流什么時候能回來?
彭雷:很好的問題,馬斯克花了3.6億美金,七年的時間,到現在一例臨床沒做,零收入,他說的有不計代價的錢可以投入,他有全球第一網紅的標簽,他可以這樣做,但是我覺得中國做腦科學不應該這樣。
腦虎雖然我們成立只有10個月的時間,但是我們非常認真考慮我們錢從哪來。我們業務第一階段選擇是科學市場,中國有大量腦科學基礎工程需要研究,這個領域里面無論是電極、芯片、硬件、軟件、算法基本上都是進口的,我們先幫助中國的神經科學家更好地研究大腦,背后又有腦計劃,我們先賣給科學家做動物實驗,這是我們選擇的第一個市場。
第二才是醫院,找臨床的適應癥,比如說高位截癱等等,跟帕金森還不一樣,我們會選擇不同的適應癥,但是我非常同意寧總說的,要選擇清晰的應用做針對性的醫療器械。
第三個階段是我們基于對于這個技術充分的了解,也了解了大腦的原理,各項工程能力也具備了,我們再去用在普通人身上,那就是消費電子的市場,可能真的需要十五年、二十年、三十年。在座的各位可以立一個小目標,我們有生之年一定會在大腦中植入電極,只是三十年、二十年還是十年的事情,等到那個階段我們收入模式又不太一樣了。
這是腦虎從科研、醫療再到消費這樣一個路徑的選擇,解決資源跟收入的問題,我們肯定不能像馬斯克那樣燒錢。
主持人:感謝彭總提到,商業化第一步是科研,第二步是醫療。我想問一下宋院長您覺得商業化在臨床醫療這個市場怎么看,從資本角度認為這個錢什么時候能回來?
宋冬雷:彭總講的已經很好了,第一步可能用在科研上,因為這個東西肯定從科研開始,從技術實驗、動物實驗開始的,這一步我們醫生可以跟他們合作,要做動物實驗,醫生肯定要出點力,所以在科研上是第一步的,畢竟科研也是有投入,也可能有產出的。
第二步,在特定的適應癥上,在一些技術已經做好的情況下,像寧總的這些產品已經可以商業化了,已經有一些在用了,無非是現在用得不多,不多就是需要更多的資料,還需要更多的醫生關注,還要更多的病人接受。其實想想挺嚇人的,我們在座的很多人不知道這輩子會放一個什么東西進大腦里,這不是假的。所以這個市場還是很廣闊的。在我們神經外科存在一個專門的分支叫做功能神經外科,我們有血管神經外科、腫瘤神經外科還有功能神經外科,功能神經外科就是聚焦治療功能性疾病,比如疼痛、睡眠障礙、帕金森、記憶力下降等等,都可能都是這些技術的應用場景。
主持人:趙總怎么看從科研市場、醫療市場、消費市場的高質量商業化落地?
趙瑞麟:我特別同意前面幾位說的,我們既然要做一個公司肯定要對股東負責,對各方面負責,馬斯克Neuralink的模式在中國發展是不現實的,一直燒錢,我知道創始人也都走了,關系也不大,公司會繼續往前發展。我覺得在中國短期還是要有一個非常現實的商業計劃,能夠最后為投資人帶來回報,而且不可能永遠燒錢,燒幾年錢要有腳踏實地的辦法,否則我相信在中國,無論是現在的環境,大家知道現在的融資環境很不好,即便一年前、兩年前的資本市場我相信也很難。
這個作業早晚是要交的,現在交或者再過兩年交都是要交的,不可能永遠畫大餅,這不現實,這是我認為在中國做公司和在美國做公司的不一樣,美國公司可以在一個點上說有創新,可以在這個點上或者成功或者失敗,但是中國公司還是要踏踏實實給投資人一定的信心,比如在有限的時間內、在某一些節點上有現金流。
主持人:問一下景昱的寧總,您可以再介紹一下,包括過往的經驗,在外企,包括現在在景昱已經成功商業化了帕金森的腦深部電刺激設備,您分享一下您的經驗,商業化是怎么高效和高質量落地的?
寧益華:在腦科學領域,特別是腦疾病治療領域有這樣一個現狀,目前大家都在探索的疾病治療,很有可能國外都沒有相應的技術。中國醫療器械從2005年第一個浪潮高速地發展到現在,大部分都是屬于進口替代。已經把市場開拓出來,要分一塊蛋糕,都是在做分蛋糕的事情,但是在腦科學領域我們要做得更多的是做蛋糕的事情。
帕金森別人也做了,我們進去分一塊蛋糕,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習、練習我們將來在新的治療方案上怎么做蛋糕。這個其實大家還沒有感覺到,但是我們深刻體會到未來對腦科學從業人員來講,特別是腦科學領域要商業化的公司來講,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此前真正全球能把新的治療方案落實到市場的,都是那些大公司,這是我們腦科學公司巨大的挑戰。
這是我對未來的預期和經驗告訴大家。
4. 新格局下腦科學發展展望
主持人:高質量的商業化是非常有挑戰的,是不容易的。我最后想問一個開放性的問題,未來3到5年,從任意方向或者任意角度,想請各位嘉賓點評一下腦科學在國內的發展前景。先請宋院長您從臨床的角度,因為您是一線見到最多腦。
宋冬雷:從臨床一線的角度我們對于公眾神經健康非常關注,而且我們對于臨床和新的產品非常關注,而且需求很大。人有兩個需求,一個是活得長,生命要長,第二是活的質量要高?;畹拈L跟腫瘤、血管有關,涉及到死亡,所以要活的長要解決這些問題。但要活的好,比如聽得清、看得見、手能動、吃的下、睡的香,記憶力好,這就是活得好,跟功能神經外科相關。
人的壽命越來越長以后,功能神經外科需求越來越大,這是一片藍海,而且將來完全是一個可以超越腫瘤甚至超越血管的大市場。其從神經外科角度來講,我們希望每個人通過我們手術或治療方式,能夠給大家帶來更健康、更高質量的生命,所以希望你們好好努力,我們一定加緊使用,只要你們有好的產品,我們一定非常喜歡使用,所以我們要多交流。
主持人:您怎么看未來三到五年,腦科學在國內發展先機?雖然商業化是很困難的。
彭雷:你對未來看得越遠,對當下就不那么焦慮了。未來三年,在一些特定功能神經外科應用場景里面,我覺得會有一些明確的醫療產品進到注冊臨床階段,我們也有相應計劃。不管是資本市場也好,社會對我們關注也好,我們想強調腦科學需要長期主義思維,今天早上包凡總也分享了過去十年和未來十年變化,我們想說的是這個領域是可以真正穿越周期的行業。所謂穿越周期,我們既要看短期三年能做的事情,又要看五年,十年,十五年。所以我覺得除了當下看到的機會,未來想象空間跟天花板是非常大的,所以我們也會持續在這個行業里面探索N個三年取得的答案,而不僅僅是第一個三年的答案,這是我們的思考。
趙瑞麟:我記得有一個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一般來說,大家會高估近期期望值,但會低估中長期、遠期的期望值,腦科學比起現在來看規模最大的心血管領域來說,這個行業處于嬰兒期,將來成長空間肯定是非常大的,但在未來三年,我相信多數還是處于科研、實驗室的突破性發展階段。
剛剛我們也有提到,工程學走到神經科學前面了,突破某一個疾病有一定進展,現在最大疾病是老年癡呆,現在老年癡呆哪怕無法治愈,有一點改善都可以拿注冊證,這些恐怕是要一點點積累的,某一天有一個突飛猛進的發展恐怕還需要時間,所以我認為這三年還是一個過渡、積累的過程,以后爆發式發展肯定是長期的過程,我們還不知道天花板在什么地方。
寧益華:對于很多投資機構的人,我可能會稍微潑一點冷水。做腦科學,應該從更長周期看問題,首先這是一個醫療器械,而且是三類的,一般都要植入,還涉及到電的。所以從醫療器械研發周期和拿證周期來說就是很長的一個時間,按現有規律,沒有6到7年基本出不來一個產品,所以我們更應該看腦科學發展未來十年、二十年會怎么樣,我覺得剛才宋院長講的特別好,我們也看到了在未來整個腦功能疾病,會是人類一個最主要要攻克的地方,這其中有很多事情可以做,這個過程也是應該有更多做研究、做臨床還有做企業的人一起參與,未來三到五年還是屬于積累的過程,會有一些星星火火出現,包括在國外以及中國,但是真正大規模發展還是要靠星火燎原,這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的過程。
主持人:非常感謝各位嘉賓的回答,沒有其他問題了,到此結束。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遼寧擴大緩繳社保費政策實施范圍 補繳期間免收滯納金
增額終身壽險成銀保市場上的黑馬 中途退??謺p失保費
保險公司紛紛探索轉型之路 聚焦細分業務、推出新產品
更多
- 今日聚焦!《2022-2023中國人工智能計算力發展評估報告》發布
- 世界快資訊:浪潮信息龍蜥聯合實驗室成立 攜手共建開源操作...
- 德蘭明海物聯網控制器獲TUV南德ETSI EN 303 645認證標志
- 世界實時:Pixelworks逐點半導體為iQOO Neo7競速版智能手機...
- 焦點簡訊:e絡盟贊助HyperShock戰隊出戰BattleBots新賽季
- 全球熱點評!Digi-Key Electronics 發布《與眾不同的農場》...
- 世界觀點:HL Mando攜手HL Klemove在CES 2023上通過主題"I...
- 世界觀點:Qorvo? 榮獲 2022 年全球半導體聯盟最受尊敬上...
排行
最近更新
- CNS與腦科學:神經系統疾病閉環診療新格局
- 日產電動汽車有哪幾款?15萬以內的純電動汽車有哪些?
- 廣汽傳祺怎么樣?廣汽傳祺車值不值得購買?
- 旗領風尚 紅旗H6廣州車展全球首發
- 93號汽油多少錢一升?90號和92號汽油的區別有哪些?
- 全球速遞!總投資額603億元!天津濱海新區97個重大項目建成
- 湖南湘江新區:興盛優選為何能新晉超級獨角獸企業?
- 順利通過驗收!東莞濱海灣新區OPPO全球算力中心即將投入運營
- 全球熱門:財政部:11月全國發行地方政府債券2469億元
- 熱門看點:大悅城地產(00207.HK)完成發行15億元中期票據
- 摩托車駕駛證怎么考?考摩托車駕照去哪里報名?
- 連鎖美業標準化建立的五年——喵拾柒舒適洗臉吧
- 如何注冊文化傳播公司?傳媒公司靠什么賺錢?
- 收購銀行承兌匯票需要注意什么?倒賣承兌匯票犯法嗎?
- 銀行承兌匯票的付款人是誰?銀行匯票必須承兌嗎?
- 房產中介公司注冊條件有哪些?中介新手怎么找客源?
- 稅務登記證年檢嗎?企業辦理稅務登記證需要哪些材料?
- 注銷分公司流程是怎樣的?分公司可以簡易注銷嗎?
- 公司注銷多少錢?公司異常多久自動注銷?
- 商標注冊大約多少錢?怎么注冊公司商標?
- 上海居住證落戶條件有哪些?上海落戶居住證必須滿7年嗎?
- 房子評估費一般多少錢?怎么評估自己房子的價格?
- 湖北省能種植冬棗嗎?
- 人參放久發黑還能用嗎
- 世界快播:冬棗5a和4a有啥區別?
- 全球資訊:賣冬棗順口溜?
- 全球熱議:山西棗好還是陜西棗好?
- 又獲政策支持!汽車消費“壓艙石”地位穩固,產業回暖可期!
- 首批新能源REITs獲受理!海風項目迎長期資金支持,發展空間可期
- 全球滾動:神州信息獲評2022北京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綜合實力百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