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產業 > 正文

分布式存儲只能是“小而美”嗎?

在醫療行業,PACS系統的平均閱片速度是每秒20~50幅圖,而上海市胸科醫院可以做到每秒調用300幅圖。為上海市胸科醫院PACS系統提供數據存儲支撐的上海霄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霄云科技”)創始人兼CEO李小勇博士表示,這對于PACS應用來說是一次重大的飛躍,如同鐵路行業從綠皮車邁入高鐵時代。

像上海市胸科醫院這樣的大型三甲醫院,為什么會在PACS這樣關鍵的業務系統中選擇霄云科技這樣一個創業公司的分布式存儲產品?這背后的答案確實令人好奇。

行業突破沒有“假如”

假如PACS系統不存在應用痛點,上海市胸科醫院當初也不會冒著風險嘗試選擇一家創業公司的產品。假如霄云科技的分布式存儲產品不能在性能、穩定性、數據遷移等方面解決醫院的應用痛點,也不會有后來上海市胸科醫院兩次擴容霄云科技的分布式存儲,并徹底替換原有國外高端存儲系統的結果。

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假如?實際上,是新興的分布式存儲能夠更好地解決海量數據存儲面臨的挑戰。而霄云科技憑借在分布式存儲領域獨樹一幟的創新和高端品質,以醫療行業為切入,完成了一次破冰之旅。據李小勇介紹,在上海大型三甲醫院PACS系統存儲中,霄云科技產品的占比快速增長,已經接近并超越國內外其他主流的存儲廠商其實不僅僅是上海,霄云科技的分布式存儲在北京、山東、江蘇、浙江、廣東等地的多家大型醫院都有成功的部署與應用。

找準行業應用的突破口,是霄云科技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但究其根本,存儲還是要以核心技術、性能指標說話,而這正是霄云科技的深厚底蘊所在。

業內一般都有這樣的共識:做發動機需要30年的積累,開發操作系統、數據庫需要20年,而做存儲至少要10年起步。作為一項“根技術”,存儲是一個技術門檻非常高,需要長期投入,而且會面臨很大市場不確定性的行業。因此對涉足于此的公司來說,存在一定的風險性。但如果能夠攻艱克難,一旦確立了屬于公司自己的技術和市場壁壘,卻可以”長治久安“,國外很多主流存儲廠商能夠屹立市場幾十年就是最好的例證。

風險與機遇并存,這可能正是存儲市場的魅力所在。而對于市場的后來者說,在慣常的賽道上實現追趕并超越的難度無疑會更大。作為一條新興的賽道,分布式存儲自誕生之初,關于它能否全面替代SAN就成了討論的焦點。今天,除了要求極致可靠性與低延遲的某些核心數據庫場景,分布式存儲還不能取代傳統SAN以外,其他應用場景分布式存儲都能比較好地覆蓋。“正是像分布式存儲這樣的技術變革,給了創業公司機會。”李小勇分析說,“分布式存儲是軟件定義存儲,采用通用的服務器,所以硬件方面的壁壘消除了,競爭的焦點集中在軟件上。而在軟件定義分布式技術上,傳統存儲廠商因新技術與現有產品沖突而投入有限,目前在分布式存儲這個新方向上,活躍的是像霄云科技這樣沒有歷史負擔、能夠全身心投入并逐漸積累起技術優勢的創新企業。”

在分布式存儲這條道路上,霄云科技也曾經歷過諸多曲折,按李小勇的話說,就是踩過了無數的坑,一項關鍵技術第一次就能成功的概率極低,往往要失敗三次以上,到第四次時拿出的方案才是可行的。從2010年開始分布式存儲項目的研發到2019年實現產品的商業銷售,真的是十年磨一劍,如今在市場上聲名鵲起的霄云科技,其自研分布式存儲產品——碧海分布式存儲系統(BOSS)已經能夠在醫療、金融、教育等領域獨擋一面。

霄云科技的碧海分布式存儲系統(BOSS)具有五大核心技術優勢:第一,性能佳,其IOPS性能達到開源存儲和國外高端存儲的3倍以上;第二,海量小文件聚合優化能力強,能夠實現百億級文件性能衰減小于5%,遠優于傳統高端存儲和Ceph開源存儲;第三,從底層打通了對文件、對象等不同存儲類型數據的互通訪問,確保性能無損耗;第四,自適應流控技術可以根據系統I/O負載情況,自適應調整修復速率,不影響業務性能;第五,打造了高性能的專用數據遷移工具,業內常規遷移400TB數據需要2年時間,霄云科技的遷移工具可以將周期縮短至2~3個月。

有些人猜測,霄云科技的分布式存儲之所以性能高,主要是因為算法好。李小勇揭秘說,這其實是全局綜合優化的結果,從最基礎的架構搭建,到產品的每一個細枝末節,都精益求精、持續優化,才確立了公司在分布式存儲上的高技術壁壘。

高端存儲難在哪?

建立技術壁壘是霄云科技的生存之道。順理成章,霄云科技將目光放在了打造高端存儲上,這是霄云科技的發展之道。

不同于其他IT軟硬件設備,存儲關系到企業戰略資產——數據是否可用,所以對于存儲產品來說,安全穩定才是第一位,成本等則是第二位的。談到高端存儲的定位,李小勇解釋說,高端其實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指的是存儲產品具有全面的高品質,就像蘋果手機一樣,從設計、功能、操作到原材料,每個環節都是最優秀的。霄云科技對其分布式存儲的要求也是高性能,穩定可靠,軟件設計人性化,使用高效便利。“用戶的需求是第一位的。從產品的設計開發、安裝部署直到售后服務,每一個環節我們堅持最高標準。比如在產品易用性上,我們致力于做到用戶不看操作指南也能上手操作。”李小勇表示,“高端存儲對于我們來說既是目標,也是戰略。我們不想走單純追求性價比的老路,陷入價格戰的泥潭,那是沒有前途的。”

以前,IT的很多核心技術都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中。如今,國內像霄云科技這樣能夠在某一細分領域取得突破的成功例子越來越多。信通院發布的首個《分布式存儲發展白皮書》顯示,2021年中國分布式存儲產業規模達到178億元,年增長率高達44%,已逐步形成規模,預計未來3年仍將保持40%以上的年增長。李小勇認為,雖然技術門檻很高,但是分布式存儲的大市場為霄云科技提供了廣闊的施展空間,只要專注深耕就能扎根立足。

現在回憶起十年前的那段經歷,李小勇仍十分感慨:“當時的我們雖然充滿技術情懷與熱忱,但困難重重。感覺分布式存儲就像是天上的星星,而我們則是一只小船,即使河流的水面再高,也夠不到星星,整個研發過程像是在翻越珠穆朗瑪峰。但我們并沒有放棄,而是在不斷的點滴積累之上,終于在2015年開發出第一個產品原型。積累到一定程度,那層窗戶紙忽然一下就捅破了。”

自研沒有回頭路

有勇氣、有堅守、更有理想的霄云科技,自然會引起資本市場的持續關注。截至目前,霄云科技已經完成了三輪融資,其中一家投資人元禾重元通常只會投即將上市的企業,而霄云科技是唯一一家在發展初期就獲其投資的企業。

“有自研,為什么還要投開源?”這是讓元禾重元最終選擇霄云科技的重要原因。霄云科技沒有走大多數人認為的康莊大道——開源,而是義無反顧地踏上充滿荊棘的自研之路。幾十萬行代碼,高性能、高穩定性的碧海分布式存儲系統(BOSS),在醫療等行業迅速“出圈”,證明了霄云科技最初的堅守是正確的。

自研始終是霄云科技前進的動力與航標。“我們剛開始與行業用戶接觸時,別人一聽說我們是完全自研的產品,而且性能比開源存儲還高,都會投來質疑的目光。”李小勇回憶說,“但是經過產品實測,當用戶看到我們確實能夠做到別的廠商做不到的,有效消除其應用痛點,所有的疑慮和擔心也就煙消云散了。”

霄云科技目前在眾人眼中是一家“小而美”的創新企業,現階段最大的優勢可能就是技術,其產品在性能上遠超友商。當前,中國市場上的分布式存儲廠商雖多,但絕大多數都是基于開源進行開發的。而在李小勇看來,基于別人的開源做自己的To B產品是很難有競爭力的,其中同質化就是難以逾越的鴻溝。別人有的,你也有,無法做出差異化,無奈只能打價格戰。選擇開源,雖然可以打個短頻快,迅速見到短期效益,但是當企業未來走向存儲的更深層次,無論是對性能進行優化,還是提升穩定性、可用性,難度會越來越大。而霄云科技從自研起步,前期磨煉時間雖長,要踩的坑雖多,但是在產品穩定并確立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之后,未來的發展就屬于“降維打擊”,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對于整個存儲市場來說,分布式存儲可能只是一個“小而美”的細分市場,但從其自身的容量、未來發展空間,以及更好地滿足客戶對海量數據存儲的需求來看,這確是一個值得持續投入的大市場。相對于千行百業來說,醫療可能是一個“小而美”的行業,但正是它對海量數據存儲的高要求加速了分布式存儲的替代與爆發,為霄云科技提供了生存和發展的機遇與土壤。相對于許多成名已久的存儲大廠來說,霄云科技當前所展現出的是其“小而美”的特色,但是誰又能斷言,今天的小苗不能長成未來的參天大樹呢?在分布式存儲的藍海中,存在更多的可能性。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