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產業 > 正文

肺炎鏈球菌“伺機待發” 香港四大醫學會聯合呼吁接種疫苗

(香港—2023年4月24日)新冠肺炎疫情暫告一段落,但不等于可以完全放松,因為強制口罩令解除后,其他導致呼吸道感染的細菌、病毒可能有機可乘。多位專家預計,其中一種“伺機待發”的正是肺炎鏈球菌,兒童及長者最為高危,有可能引發肺炎、腦膜炎、敗血癥等。不過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八成受訪者沒有接種肺炎鏈雙球菌疫苗,也嚴重低估其普遍性及殺傷力。香港四大醫學會聯合鼓勵高危市民及早選擇及遵照醫生指示接種能針對香港最流行血清型的疫苗,即血清3型,同時也建議政府盡早引入新一代疫苗。

(香港四大醫學會聯合呼吁高危人群接種疫苗)

肺炎球菌感染是由肺炎鏈球菌引致的疾病,常見于健康人士的鼻及咽喉,尤以兒童較為普遍。肺炎鏈球菌主要經患者咳嗽和打噴嚏而產生的飛沫、與患者親密接觸或觸摸被這細菌污染的對象而傳播。2009至2019年間,香港本地發病率為每 100,000人中有1.7至2.9人,發病率于五歲或以下和六十五歲或以上人士較高。

三年口罩令 削弱市民對肺炎鏈球菌抵抗力

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關日華表示,很多人忽略肺炎的威脅,“根據香港衛生署2021年香港健康數字,肺炎是香港第二大殺手,導致9,832人死亡, 僅次于癌癥,其中肺炎鏈球菌正是許多個案的元兇。”他又解釋,目前,市民無須再配戴口罩,喪失了阻擋病毒的一道屏障,感染肺炎鏈球菌的風險可能增加,“尤其是當我們習慣了長時間配戴口罩,會令身體的天然抵抗力減弱,當摘下口罩時,會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疾病。”

肺炎鏈球菌會導致多種并發癥,包括肺炎、腦膜炎、菌血癥、敗血癥,有可能導致死亡,另外亦會引致中耳炎,聽覺或會受損。 他又強調,肺炎鏈球菌有超過100種血清型,其中大約30種血清型會造成人類感染,殺傷力各有不同,本港最常見的血清型為3型,致死率亦相當高。

一老一少最受肺炎鏈球菌影響 死亡率高

在整體人口中,一老一少最為高危。根據美國數據,年長患者的死亡率較高,即使經過適當的治療,一旦肺炎鏈球菌引致腦膜炎,大約每六個患者中,便會有一位因此死亡,一旦引致血液感染,則有約八分之一的患者死亡;至于兒童患者,根據世衛數據顯示,僅于2019年,肺炎已造成740,180名兒童死亡,占一至五歲兒童死亡總數的14%。

香港老人科醫學會、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香港兒科醫學會、香港兒童免疫過敏及傳染病學會聯合委托香港民意研究所,于今年3月進行網上調查,成功訪問3600名18歲或以上成年人,男女參半,其中分別2%及32%與2歲以下嬰幼兒及65歲以上長者同住。在“后新冠時代”,四種常見呼吸道感染包括新冠肺炎、流感、肺炎鏈球菌感染、百日咳之中,市民最擔心的仍然是新冠肺炎;至于最不擔心的感染,首位是百日咳,第二位便是肺炎鏈球菌感染,顯示患者對肺炎鏈球菌感染危機意識不足。

調查:八成沒接種疫苗 家有老幼也欠危機感

事實上,超過三成人以為肺炎鏈球菌感染并不常見,超過六成人認為自己并非高危一族。調查再深入探討家有幼兒及長者的受訪者,發現分別有近兩成及四成受訪者自覺其家庭并非高危一族。調查又問及受訪者對肺炎鏈球菌感染所致死亡率的預期,結果最多受訪者估計肺炎鏈球菌感染所致死亡率少于5%,其次甚至估計少于1%,全都大大低于真實的死亡率。不過,六成受訪者知悉肺炎鏈球菌有不同型號,殺傷力亦有所不同。

此外,調查亦發現,近八成受訪者沒有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而有意愿接種的受訪者亦只有約兩成。若他們有需要接種,他們會以疫苗的有效程度,包括疫苗涵蓋血清型數量多寡,作為最主要考慮原因,其次則為引起嚴重副作用的風險。

免費疫苗增接種意愿 認為政府應選針對最惡血清型疫苗

如接種疫苗需要付費,最多市民表示愿意自費港幣$200接種疫苗,其次則為完全不愿意付費。但若疫苗可免費接種時,在針對有一老一少的高危家庭上,超過一半有兩歲以下嬰幼兒同住的家庭會安排嬰幼兒接種,超過四成有65歲以上長者同住的家庭會安排長者接種。換句話說,若政府能提供免費疫苗接種,將能大幅提升高危人群的疫苗覆蓋率。

在疫苗選擇方面,超過六成受訪者認同政府選擇疫苗時,應選擇可預防最影響本地、最致命的血清型的肺炎球菌疫苗納入資助范圍。

香港老人科醫學會副會長、老人科專科醫生陳毅灝指出,目前本港市民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比率偏低,等于在“后新冠年代”將自己暴露于另一種肺炎威脅之中。而種種數據顯示,市民對肺炎鏈球菌認識不足,更有四成人以為可以預防較多血清型種類的肺炎鏈球菌疫苗便是最好。“不過,當被問及選擇疫苗是否需做到精準時,調查中約六成市民都認為對香港社會而言,揀選疫苗的重點是能否預防最常見、最致命的血清型,即是3型,以及其成效如何。”這與專家的看法一致。

3型為香港本土最常見及最“惡”血清型 具抗藥性且死亡率高

香港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成員、感染及傳染病科??漆t生孔繁毅補充,根據香港衛生署數據, 在有進行化驗的兒童肺炎鏈球菌感染個案當中,高近七成屬于血清3型,而且更有不斷上升的趨勢。調查亦顯示,感染血清3型肺炎鏈球菌,是兒童入住深切治療部的主要原因;至于成年患者亦有約53%所感染的為血清3型。“血清3型感染容易引起菌血性休克、腦膜炎、嚴重肺炎、肺水腫、心臟疾病等等,對有多種共病的患者,其死亡率可高至47%。另外,研究顯示,血清3型會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對常用的紅霉素及四環霉素,產生高達約五成半及超過七成抗藥性,大大增加了治療難度。”

他又解釋,肺炎鏈球菌有超過100種,確實不可能完全預防,因此必須“精準”對準較高致病性、較高死亡率的血清型作出“重點防御”,并且持續更新疫苗。“早于2008年,香港便推出了針對兒童的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計劃,建議有必要按目前血清型的流行情況,更新采用的疫苗,以當下的數據來說,必須選擇對血清3型效力較佳的疫苗,才能幫助保障市民健康。”新一代肺炎鏈球菌疫苗,其技術有助誘發更強勁的免疫反應,帶來更佳保護。

香港兒科醫學會理事會成員、兒科??漆t生馮寶姿醫生表示,接種疫苗是首要工作,市民亦應保持個人衛生,經常保持雙手清潔,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于有蓋垃圾箱內,然后徹底清潔雙手,“用吸水力強的即棄抹巾清理可見的污物,如呼吸道分泌物,然后用1 比 49 稀釋家用漂白水以消毒被污染的地方及鄰近各處,待約半小時后,用水清洗并抹干。金屬表面則可用70%火酒清潔消毒。”

四會聯合呼吁:市民及早接種疫苗 政府及早檢討疫苗選擇

馮寶姿醫生則提醒幼兒家長,由于肺炎鏈球菌疫苗需于嬰兒2、4、12個月大的時候接種,因此家長需要預先為子女計劃及安排時間接種;至于家有長者的人士,陳毅灝醫生則建議,可提醒或安排長者使用醫療券及早接種疫苗。此外,因疫苗亦同樣適用于50歲及以上人士,陳毅灝醫生亦建議政府可考慮將資助擴展至上述年齡層。最后,孔繁毅教授呼吁,疫情過后,預料感染呼吸道疾病的人士會上升,當局必須加快檢視新疫苗的程序,及早更新肺炎鏈球菌疫苗選擇,以針對目前香港血清型流行情況,避免新一波病情蔓延。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