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產業 > 正文

首屆石窟寺保護國際論壇在大足區落下帷幕


(資料圖)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李黎作論壇學術總結。主辦方供圖

8月21日,首屆石窟寺保護國際論壇在大足區落下帷幕。在為期三天的論壇中,來自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尼泊爾、挪威、英國等國家的百余名石窟寺管理者、研究者和保護從業者,相聚大足,聚焦“氣候變化背景下的石窟寺保護”,開展了富有建設性的廣泛討論。

本次論壇還設置了氣候變化下石窟寺保護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石窟寺保護關鍵科學問題與技術進展、石窟寺考古與多重價值挖掘,以及石窟寺監測與風險管理4個主題。

此外,大會共收到來自全國文博機構、科研院所、高校、企業,以及來自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拉克、伊朗、尼泊爾、挪威、日本、英國等近10個國家學者的56篇發言摘要,涉及世界遺產地石窟和中小石窟保護管理經驗、氣候變化下石窟保護研究策略與思路、石窟寺價值認知與考古、石窟勘察與監測新技術新方法、石窟劣化基礎研究新思路與新途徑等諸多方面,充分展現了石窟寺保護研究領域幾十年的成就。學術報告精彩紛呈、跨學科跨領域甚為密切,特別是青年學者非常活躍,對氣候變化下石窟寺保護的老問題和新問題,帶來了諸多新觀點、新做法、新經驗。

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副主任(重慶市文物局)副主任幸軍發布《氣候變化下石窟寺保護大足宣言》。主辦方供圖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李黎作論壇學術總結中表示,石窟工作在新時代背景面臨一系列的挑戰任務,一是要加快石窟寺保護研究利用理論和技術體系的建設;二是石窟考古與價值挖掘、保護展示利用的技術改造,回應好時代和人民對于石窟遺產文化的需求,服務國家文化自信和遺產外交;三是以石窟為突破口,更新完善不可移動文物保護研究利用的創新理念。

論壇還發布了《氣候變化背景下石窟寺保護大足宣言》(以下簡稱《宣言》)。為實現本次論壇所確立的目標與愿景,《宣言》呼吁:建立穩定的交流合作機制,定期開展石窟寺保護學術交流研討,加強國際(地區)合作研究;成立專門化的專業咨詢機構,落實石窟寺保護國際論壇計劃,協調石窟寺遺產保護國際交流合作相關事務;制定系統教育培訓交流計劃,促進石窟寺保護人才培養與遺產地韌性能力建設;探討建立專門性保護研究交流機構的可行性,推動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石窟災害治理、技術與材料研發、監測預警體系構建、價值挖掘與保存等新技術、新方法的共享與推廣試用;推動建設全球石窟寺遺產歷史影像數據庫,為石窟寺文化傳播與藝術欣賞創造更多維的場景。

本次論壇由國家文物局、重慶市人民政府主辦,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古跡遺址保護協會、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重慶市文物局)、重慶市大足區人民政府承辦。(李波)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