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資訊 > 產業 > 正文

“壽光蔬菜”已經成為區域公用品牌

自 1989 年壽光第一批冬暖式蔬菜大棚豐收后,這里的大棚建設就逐年擴大,蔬菜年產量也不斷增加。許多地區在技術進步、產量提升后往往會面臨供大于求、產品滯銷的情況,但是壽光的菜是個特例,從來不愁賣。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當地蔬菜的銷售渠道暢通。

壽光市地利農產品物流園是當地主要的蔬菜集散地之一,年交易量 300 余萬噸,從這里銷出的菜可以輻射全國 20 多個省份。除規模化經營的農業產業園區外,壽光還有 1600 多處村級蔬菜合作社(也稱為“田頭市場”),這些田頭市場是分散經營的各大棚種植戶主要的銷售渠道。

另一方面,則是得益于當地理性、先進的種植理念。

當地政府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中國壽光蔬菜價格指數幾乎每天發布,每月還會在官方網站上發布月評,公布市場行情和價格走勢。壽光菜農也十分關注行情變化,且種菜經驗豐富,從不跟風、扎堆種植,并且能夠迅速調整蔬菜種植結構,從源頭遏制了賣菜難問題的出現。

說一千道一萬,產品受歡迎還要靠質量過硬,市場無論如何變動,好菜始終不愁賣。壽光主動融入國家“農綜區”建設,推動蔬菜種植高標準發展,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工廠化種植、垂直農場、數字網絡控制技術、智慧大棚等高端技術,已經在不少試驗田中被應用。

目前,壽光蔬菜大棚已從第 1 代的小土棚升級迭代到第 7 代的智能物聯網“云棚”。第 7 代大棚應用現代數字化技術和智能化裝備,包括自動溫控、智能霧化、臭氧消殺、水肥一體機等,物聯網應用率達 80% 以上,勞動生產效率提高了1 倍以上,農民在家用手機就可以遠程操控,蔬菜大棚成了“綠色車間”,蔬菜園區成了“綠色工廠”。

高質量、高科技含量的壽光蔬菜,也乘上了品牌化發展的“快車”,“壽光蔬菜”已經成為區域公用品牌,培育出了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16 個,22 個農產品入選農業農村部名特優新產品名錄。

品牌化后的產品價值自然也水漲船高,如“崔西一品”草莓西紅柿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大受歡迎,價格較普通西紅柿高出數倍,仍然供不應求。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備2022009963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