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家空氣水算力中心項目啟動 突破AI渴水難題
日前,空氣制水科技與星科智算及締息云聯分別簽署合作備忘錄、標記全球首家空氣水算力中心項目的啟動。該項目獲得全球新質生產力發展聯盟、全球并購基金的推動和支持。
在數字化時代,AI人工智能發展,算力作為現代科技的核心,其發展離不開穩定而高效的水資源供給。永續水資源的管理對于數據中心的穩定運行至關重要,它不僅保障了算力的持續供應,也是實現高科技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空氣制水科技有限公司主席拿汀斯里吳慈欣博士表示,全球數據中心的耗水量占據全球總用水量的1%,一座大型數據中心每天僅用于冷卻和增濕的用水量就高達150萬升。而隨著AI工作負載持續增加,這一數字還在不斷攀升。通過本次合作,各方將共同致力于實現以下目標:
1、利用全球專利空氣制水技術確保算力中心的永續水資源供應充足且安全。
2、推動永續空氣水資源的循環利用,減少影響居民水能源消耗。
3、構建綠色、高效的數字生態系統,為環境低碳貢獻力量。
深圳締息云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宏介紹到,締息云聯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以提供數據中心以及算力服務為方向的新型基礎設施服務商,專注數據中心與人工智能智算中心資產建設、運營和服務。自2023年初開始,依托該公司自有的數據中心和智算中心基礎設施,投資建設人工智能算力集群。為客戶提供高效、便捷、安全的算力服務。
空氣制水科技有限公司主席拿汀斯里吳慈欣博士(右)與深圳締息云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宏(左)簽署空氣水算力中心項目的合作備忘錄
星科智算(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肖軼波介紹到,星科智算成立于2024年,是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算力基礎設施服務商。星科智算立足市場化運營,以全球化標準打造具有技術領先優勢的算力集群,服務涵蓋集群算力定制以及普惠性大集群算力租賃。
空氣制水科技有限公司主席拿汀斯里吳慈欣博士(右)與星科智算(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肖軼波(左)簽署空氣水算力中心項目的合作備忘錄
空氣制水科技有限公司一行考察星科智算的深圳數據中心
締息云聯目前在深圳、上海已建和在建有三個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并搭建A800、H800、H100以及RTX3090等多類集群,具備在IB、ROCE方式組網以及算力異構納管等方面實施經驗。在2023、2024年已通過與上市公司、地方政府國資以及央企金融機構的合作落地多個1000P以上算力項目。2025年的算力構建目標是搭建多個萬卡集群,以真正滿足我國人工智能大模型訓練所需的大集群算力需求。
AI 將帶來缺水危機和水投資機遇
小摩:人工智能的發展與氣候變化的現實發生了沖突,其結果是,水資源需求激增與不太可靠的降水模式相沖突,可能會導致水資源短缺。
10月2日,摩根大通報告稱,美國正面臨嚴重的供水壓力,這有可能損害美國的經濟前景,并侵蝕企業估值。
人工智能產業需要大量水來冷卻數據中心和半導體制造設備:一個大型數據中心每天可以使用多達500萬加侖的水,這大致相當于一個多達5萬人的城鎮的每日用水量,而制造半導體芯片還需數十億加侖的水。
摩根大通和ERM的報告指出,越來越多的資產管理公司和養老基金認識到,水資源壓力是一種金融風險。世界銀行估計,供水方面的持續壓力可能會導致全球一些地區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下降多達6%。
這也意味著水資源是一個巨大的投資機會。他們估計,水資源行業每年面臨910億美元的公共支出缺口,潛在的投資領域包括防洪基礎設施、水處理設施和新技術。然而,就目前而言,私人對水資源的投資“只占所需資金的一小部分”。
摩根大通和ERM表示,在這一背景下,市場需要對水定價,就像許多人現在試圖對二氧化碳定價一樣。
AI 耗水不易忽視
另一項由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 Pengfei Li 和 Shaolei Ren 撰寫的研究《AI 模型的秘密水足跡》中,也指出了AI的“口渴”現象,并預測了 AI 工作負載對淡水資源造成的壓力。
根據預測,全球水資源短缺的憂慮下,AI 需求將導致大量的水資源提取——從地下或地表水源中臨時或永久提取的淡水。這一提取量將大致相當于丹麥和英國一半的年度總水提取量,即 42 到 66 億立方米。
考慮到人類每年大約 4000 億立方米的淡水消耗量(根據聯合國世界水發展報告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的數據),這一數字顯得尤為重要。
AI 訓練數據中心是水資源消耗的重要來源之一。根據該研究,即使不考慮第三方設施的水資源消耗,“谷歌自有的數據中心在 2022 年直接提取了 250 億升水,并消耗了近 200 億升用于現場冷卻,其中大部分是飲用水?!?/p> 在美國愛荷華州的微軟數據中心引發了關于水資源分配的爭議。微軟明確表示,只有當氣溫超過29.3攝氏度時,才會使用水來進行冷卻操作。然而,2022年7月的用水量仍高達1150萬加侖的水。這一數字占據了該地區總用水量的6%,而這個地區還需要滿足城市居民的飲用水需求。 AI 是如何使用水的? 據悉,每當ChatGPT回答5到50個問題,就會消耗約500毫升的水。這個數字還包括了一些公司沒有計量的間接用水,例如用于電廠冷卻的水資源。 AI 系統的水資源使用分為三個部分。首先,它包括用于支持 AI 工作負載的數據中心的水消耗。這些數據中心擁有高性能服務器,由于持續的發熱,需要大量冷卻劑。大多數冷卻系統,如冷卻塔和外部空氣冷卻,對水資源的敏感性很高。冷卻塔在高峰時段每消耗 1 千瓦時的能源,可能需要多達 9 升的水。 其次,它還包括在火力發電廠中的用水?;鹆Πl電廠為數據中心提供電力,而發電本身需要大量水。在美國,平均每千瓦時發電需要 43.8 升水。 數據中心需要發電端及服務器端同步冷卻 此外,制造AI 芯片的過程中也需要用水。這個過程每天可能消耗數百萬升的水,特別是在需要超純水的工藝中,如水制造工藝。 半導體芯片也渴水 中國臺灣已成為全球領先的芯片制造地,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制造設施。中國臺灣生產了全球 60% 以上的半導體和近 90% 的最先進芯片。然而,盡管中國臺灣占據全球主導地位,但該行業也有其致命弱點:水。 早在2021年,臺積電(TSMC)因干旱而導致全球“芯缺潮”。在過去的五十年中,臺灣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干旱,整個島嶼的水資源面臨全面吃緊的局面,水庫存量難以支撐,這給正常民眾的生活和飲用水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作為全球最杰出的芯片制造企業之一,臺積電幾乎壟斷了全球頂尖芯片制造的一半市場。由于臺積電工廠的停產,全球芯片市場出現了供需失衡的現象,導致芯片價格不斷攀升,形成了“芯缺潮。根據臺積電公布的年報,盡管廢水再利用率已經高達86%,但臺積電一年的用水量約為160億噸,因此仍需大量的淡水供應。 全球首家空氣水算力中心項目啓動簽署儀式及晚宴,出席人員有: 拿督斯里吳罡豪教授,SSAP,世貿聯合基金總會創辦人、全球并購基金執行主席、空氣制水科技有限公司榮譽主席 拿汀斯里吳慈欣博士,世貿聯合基金總會中央議會主席、全球并購基金共同主席、空氣制水科技有限公司主席 劉凱,深圳締息云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肖軼波,星科智算(深圳)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楊宏,深圳締息云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劉宇,深圳前海啟豐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周海波,國電投中互(海南)低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魏波,國電投中互(海南)低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開發部總經理 洪啟騰,新鴻基金融原副總裁,世貿聯合基金總會副主席、全球并購基金副主席 洪志杰,香港區議會議員,成都市政協委員、世貿聯合基金總會社會服務委員會主席,全球并購基金常務委員 嚴卓杰,世貿聯合基金總會常務副秘書長、全球并購基金(香港)秘書長 徐昊恩,世貿聯合基金總會副秘書長 徐溥聯,全球并購基金副秘書長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中國紅APP正式上線發布
第十二屆東亞地方政府會議將在山東臨沂召開 促進東亞地區交流合作
(鄉村行·看振興)山西柳林依托“數商興農”打造鄉村e鎮 電商交易9個月達3.5億元
排行
最近更新
- 全球首家空氣水算力中心項目啟動 突破AI渴水難題
- 西藏受地震影響7處受損國省道均已搶通
- 河南:安羅高速上跨新兗鐵路特大橋轉體完成
- 福建警方:推動“110”更快一秒 “就近 就早 就小”處置各類警情
- 2024年中國快遞業務量突破1700億件
- 西藏定日縣地震已轉移安置受災群眾4.65萬人
- 北京海淀將加快推進香山地區有機更新
- 定位耐心資本 上海100億元未來產業基金出爐
- 廣韶高速改擴建項目迎新進展
- 上海迪士尼樂園迎“靈蛇”獻瑞 共慶中國年
- 全國首個“宋文化”主題高速服務區亮相河南開封
- 浙江洞頭發布生物多樣性家譜 累計發現物種2442種
- 眾志成城 抗震救災 沁新集團向西藏日喀則地震災區捐贈100萬元
- 云酒頭條評選,2024酒業十大熱點事件出爐
- 人格頻率學苑創始人今心2025年度演講:探索心時代“人格的力量”
- 開年喜訊:強生中國企業社會責任實踐榮獲高度贊譽
- 康諾亞就潛在同類最優CD38單抗CM313達成獨家授權合作,以創新...
- 百奧賽圖宣布與SOTIO達成全人源抗體許可協議,用于開發治療結...
- “運營前置”與“全鏈條運營”理念碰撞 助力城中村改造新模...
- 新年新氣象,選擇新日芭芘公主,騎出好心情+好運氣
- 春節歸心似箭,易至羿護航團圓之路
- 校企融合多維并進,鴻晨眼鏡攜手南師大助力教育與產業同頻共振
- 微播易發布《2024白酒行業營銷趨勢報告》
- 愛瑪科技:重磅新品亮相,戰略合作官宣,CES2025詮釋“更高性...
- 朱時茂驚喜回歸!春節檔首推微短劇,解鎖詩酒新篇
- 百事公司再啟亞太區 “綠色加速器項目”:10萬美元冠軍獎金...
- ORR 87.5%,邁威生物靶向 Nectin-4 ADC 創新藥 9MW2821...
- 起亞索奈 vs 大眾POLO:年輕一代的理想座駕選擇
- 起亞EV6:性能與安全的完美結合,引領電動出行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