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31名控煙專家呼吁用“禁煙”代替“控煙”

昨日,中國控煙協會召開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二次審議稿)》征求意見專家座談會,來自公共衛生、醫學、法律、高校、控煙界的31名專家學者就“草案二次審議稿”展開討論,并就公共場所控煙部分提出了修改建議。專家們呼吁,將“公共場所控制吸煙”修改為“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煙”,同時呼吁應明示煙草制品包裝應當印制帶有說明吸煙有害健康的文字和圖形警示。

目前我國慢病流行形勢嚴峻,吸煙是導致諸多慢病的共同危險因素,我國成人吸煙率現高達27%,7.4億人每天飽受二手煙危害。每年有100萬人死于煙草危害相關疾病,約10萬人死于長期二手煙暴露。煙草使用是影響慢病發病和死亡的最重要危險因素,通過控煙措施防止煙草危害是預防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最有效措施之一。“草案二次審議稿”專門設置有關控煙的條款,涵蓋了公共場所控煙、宣傳教育、價格稅收調控、煙盒包裝印制警示等控煙措施,充分體現了國家對控煙工作的高度重視。

專家們表示,“草案二次審議稿”關于控煙條款的表述應更加具體和完善,我國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締約國,應按照公約要求積極推進國家層面控煙立法,建議將“草案二次審議稿”中“公共場所控制吸煙”修改為“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止吸煙”。“控”與“禁”一字之差,但彰顯了國家控煙履約和保護人民健康的責任擔當,也便于實施中操作執行。專家呼吁應明示煙草制品包裝應當印制帶有說明吸煙有害健康的文字和圖形警示,既符合公約要求,又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控煙舉措。

中國控煙協會副會長廖文科說:“很顯然,在公共場所吸煙侵害了他人的健康權利,損害了他人的健康,必須嚴格進行限制。因此,我建議對《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草案)中‘公共場所控制吸煙’這一條進行修改,一是將公共場所具體化,明確為‘室內公共場所、室內工作場所、公共交通工具’,既便于操作和監督,也彰顯了我們履約的責任。二是用‘禁煙’代替‘控煙’,這一字之差,含義完全不同,一個‘禁’字表明了我們針對三類場所旗幟鮮明的禁煙態度,彰顯出我們積極控煙、維護不吸煙者健康的決心。”

新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吳宜群表示,圖形警示上煙盒是一種最有效、最廣泛、最經濟的告知煙害的方法,建議改為采用告知煙草使用具體危害的大面積的圖文警示。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