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中國不會去填補發達國家應該做的事

李高表示,“有一些發達國家想把中國從發展中國家中‘摘出來’,這從法律角度和現實角度都不可能實現,如果讓中國承擔超過發展中國家承載能力的責任,讓中國實現全經濟范圍絕對減排,中國是做不到的。”

中新社波蘭卡托維茲12月9日電 (記者 陳溯 彭大偉)第二十四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正在波蘭卡托維茲召開。中國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司長、中國代表團副團長李高當地時間8日向中新社記者談及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責任問題時表示,中國不會去填補發達國家應該做的事情。

李高表示,從歷史責任來講,發達國家的減排責任更大。中國仍是發展中國家,中國的人均GDP(國內生產總值)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80%。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中國享有發展中國家的權利。“有一些發達國家想把中國從發展中國家中‘摘出來’,這從法律角度和現實角度都不可能實現,如果讓中國承擔超過發展中國家承載能力的責任,讓中國實現全經濟范圍絕對減排,中國是做不到的。”

關于資金問題,李高表示,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有法定權利得到資金支持,但中國沒有濫用這一權利。他指出,中國積極推動發達國家拿出資金支持發展中國家。目前中國沒有從綠色氣候基金得到資金支持。與此同時,我們主動通過南南合作支持其他發展中國家。未來中國將進一步提升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力度,幫助其他發展中國家增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我們不會去填補發達國家應該做的事情。”李高表示,美國曾經承諾給綠色氣候基金(GCF)捐贈20億美元,但美國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后,資金也隨之沒有著落,“中國的態度很明確,如果美國不履行已經提出的資金承諾,請其他發達國家來填補,中國不會負擔這筆資金”。

李高表示,中國始終從世界發展、人類福祉角度出發,主動承擔與自身發展階段、實際能力和應盡義務相一致的國際責任。

此外,還有聲音指出,中國是最大的碳排放國之一,應該承擔更多減排責任。對此,李高表示,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因此碳排放總量較高,從人均來看,中國的人均碳排放比美國低得多。此外,經過艱苦努力,過去一段時期中國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已經改變,目前碳排放量已接近進入平臺期。

對于中國未來碳排放的發展趨勢,李高表示,中國經濟還處在較快增長的階段,因此中國的碳排放還未達到峰值。“中國將進一步促進應對氣候變化與經濟發展的結合,盡可能快地降低碳排放水平,但不能超越國情和發展階段。”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