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積極審慎探索公益訴訟新領域 回應公益訴訟實踐難題

12月25日,最高人民檢察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以來檢察公益訴訟工作開展情況,同時發布第13批指導性案例及檢察公益訴訟十大典型案例。

最高檢副檢察長張雪樵介紹說,食品安全、環境保護等公益訴訟領域是當前檢察機關的辦案重點,檢察機關將針對個人信息保護、大數據安全、互聯網侵權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媒體報道關注的熱點問題加強研究,積極探索檢察公益訴訟發揮職能作用的路徑。

回應公益訴訟實踐難題

第13批指導性案例共包含3起案件,其中,曾云侵權案是首例檢察機關英烈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例,為檢察機關開展類似工作提供了實踐依據。

曾云在微信群公開發表言論,侮辱謝勇烈士名譽,造成較為惡劣的社會影響。江蘇省淮安市人民檢察院經訴前程序征求謝勇烈士近親屬意見后,對曾云提起民事公益訴訟,依法追究其侵權責任。

在陜西省寶雞市環境保護局鳳翔分局不全面履職案中,陜西長青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在甲醇項目試生產期滿后未停止生產,造成燃煤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值持續超標。當地環保部門未依法全面履職到位,致使違法生產行為及顆粒物超標排放持續存在。鳳翔縣人民檢察院在發出檢察建議書未實現應有效果的情況下,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訴訟,法院判決鳳翔環保分局未依法全面履行環境監管職責的行為違法。

在湖南省長沙縣城鄉規劃建設局等不依法履職案中,威尼斯城房產公司開發的房產項目將原定項目建設性質、規模、容積率等作出重大調整后,未重新報批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即開工建設。行政部門雖有處罰行為但未能制止違法建設。長沙市人民檢察院依法發出檢察建議,根據執法成本較小社會效益較大的原則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督促行政機關依法履職,房產公司違法建設行為被制止并接受處罰。

最高檢檢察委員會委員、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萬春分析指出,這兩起案件聚焦檢察機關發揮公益訴訟職能服務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這一主題,展現了檢察機關運用法治力量規范、保障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責任擔當。

“新形勢下,最高檢指導性案例體例作出重大調整,檢察特色更加鮮明,反映檢察職能作用更加充分。”萬春說,第13批指導性案例回應了實踐中如何判斷行政機關依法全面履職、如何根據行政成本較小社會效益較大原則提出檢察建議、英烈保護民事公益訴訟如何履行訴前程序等疑難問題,對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業務工作提供了重要參照。

分類呈現訴前訴訟程序

最高檢公益訴訟檢察廳(籌)負責人胡衛列介紹說,此次發布的10個典型案例,不僅涵蓋檢察公益訴訟傳統的4大領域,同時呈現了訴前程序、民事、行政、刑附民公益訴訟等不同環節的典型案例。

10起典型案件中,有5起是食品藥品領域案件,涉及網絡餐飲、校園周邊食品、轉基因食品、虛假藥品廣告等,反映出檢察公益訴訟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高度關注民生,立足服務健康中國的戰略實施。

10起典型案例不僅有重慶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落實公益訴訟“一把手工程”、承辦并送達檢察建議書的案例,也有湖北黃石多個行政機關主動請求檢察機關通過公益訴訟解決地方治理難題的案例,充分體現了行政機關對檢察公益訴訟由被動應付到主動爭取支持的思想轉變,形成了各方共同保護公益的合力。

此次發布的典型案例加入了網絡餐飲、騷擾電話等通過互聯網、電信設備侵害公益的熱點問題,積極探索了發揮檢察公益訴訟職能作用的新路徑。針對騷擾電話嚴重影響公眾正常生活,甚至影響急救電話等特種服務電話正常運營的情況,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人民檢察院向市民發放調查問卷確定公益受損情況,對騷擾電話背后利益鏈調查取證,確認行政機關具有監管職責和監管手段,在征求了專家學者意見并向市委、市人大進行專題報告后,向通信管理部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監管職責。此后,檢察機關再次向公眾發出調查問卷,84.8%的受訪者表示騷擾電話明顯減少,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公益案數量實現大幅上升

據介紹,今年1月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共立公益訴訟案件89523件,提出檢察建議和發布公告78448件、提起訴訟2560件。通過辦案督促挽回被毀損的耕地、林地、濕地、草原200余萬畝,督促關停違法企業8900余家。通過辦理公益訴訟案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239億余元,其中,收回國有土地出讓金165.9億元,收回人防易地建設費10億元。

“行政機關對檢察公益訴訟實現由消極誤解到積極配合、由被動應付到主動爭取支持的兩個轉變,推動解決了很多行政執法機關多年想解決而解決不了的問題。”張雪樵說,檢察機關通過公益訴訟督促適格主體積極行使公益訴權,促進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嚴格執法,形成了公益保護合力。

隨著辦案持續深入,公益保護對象范圍更豐富,監督對象層級上不斷提升。福建省人民檢察院先后直接辦理3起案件,督促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省醫療保障管理委員會依法履行職責。

據了解,在民事、行政兩大訴訟法相關規定和“兩高”關于檢察公益訴訟司法解釋的基礎上,最高檢進一步細化出臺公益訴訟辦案指南,增強程序規范的可操作性。地方各級檢察機關積極實踐,結合本地實際探索完善具體辦案機制。

張雪樵指出,隨著實踐不斷深入,黨委、政府、社會各界和廣大人民群眾對檢察公益訴訟的認同不斷深化。今年全國“兩會”上,140余位代表、委員提出建議、提案,要求檢察機關充分發揮公益保護職能作用。全國人大常委會將57位代表提出的7件建議作為“全面推進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工作”重點建議進行督辦。

張雪樵坦言,實踐中檢察公益訴訟仍然存在案件范圍偏窄、辦案保障欠缺、專業能力偏弱等難點問題。檢察機關將在持續加大辦案力度的同時,更加突出問題導向,更加注重辦案質量和實際效果,努力實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