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江西高安市近百個村建立“幸福食堂”

以往兒女外出打工,留守獨居老人成了不少農村家庭之憂。去年以來,江西高安市近百個村建立“幸福食堂”,給這些老人和家庭帶來了笑臉。

“每天6塊錢,頓頓有現做的飯菜。”64歲的老人劉小元指著餐桌餐具說,在這里就餐又干凈又舒心。

“早上有粥、面條和包子等,中晚餐兩菜一湯。你問這里好不好?去年5月份過來后,我吃胖了4斤。”88歲的袁菱角老人接過話茬笑著說。

高安市黃沙崗鎮尤溪村,12位老人對“幸福食堂”齊聲稱贊。“一個人的飯難做,以前做一頓吃兩三頓,單調又不衛生。”尤溪村干部蔡志升說。

去年,高安市以政府購買服務支持一點,鄉鎮財政解決一點,社會愛心捐助一點,村集體和老人承擔一點的方式,開辦起面向農村獨居老人和留守兒童的“幸福食堂”。目前,當地93個驗收合格的食堂可供1300多人就餐。

“這解決了老人吃飯的問題,解除1000多個家庭的‘后顧之憂’。”高安市委農工部副部長張細蓮說。

記者走訪發現,因為對“幸福食堂”滿意,有的老人和家屬覺得餐費收得少,甚至主動捐款支持食堂。

“一頓才兩元錢,老人說在食堂吃得好,我們在外心里踏實,政府這事辦得真好。”高安市祥符鎮楓樹村村民何圓圓告訴記者。

“一個月才交100多塊錢,我和兒子覺得‘占了便宜’,都捐了錢。”黃沙崗鎮鐵團黃家村88歲的老人黃洪澄說。

記者了解到,根據“不盈利”原則,“幸福食堂”收費為每人每天6元以內。目前高安市給予每個食堂每月2000元用于廚師和管理員工資;鄉鎮提供冰箱、消毒柜、桌凳餐具等;村里負責解決其余支出。

不盈利可以,但如長期超支,食堂能否持續運行?

面對疑問,一些村干部和群眾說“不擔心”。“去年超支1萬元左右,但村里募集的捐款就有8萬多元。”祥符鎮西湖村村干部羅小兵說,“不擔心”來自兩方面的底氣,一是大部分村民和社會愛心人士都支持這個事;二是隨著鄉村振興建設,村集體經濟將會越來越好。

當地灰埠鎮盧家村掛點干部梁峰表示,辦法還有很多。例如,村里通過老人從自家菜地帶青菜,身兼廚師和管理員的村民在自家辦食堂,既保證了飯菜質量,又節省了開支。

“今年市里考慮加大投入,鼓勵各地進行更多探索。”張細蓮說,政府和群眾一起努力,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

關鍵詞: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