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按下快進鍵 短板仍存需因地制宜
我國生活垃圾分類治理按下快進鍵,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按照相關方案,2020年年底,要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近日,上海、寧波等多地緊鑼密鼓立法推進。專家表示,以垃圾分類引領的“綠色革命”轉型已在路上,但仍存在收運設施不足等多個短板。應在全面推開垃圾收費基礎上加快價費機制改革,緩解財政壓力的同時,借助經濟激勵機制促進垃圾分類減量目標的實現。
生活垃圾分類大提速
在頂層設計以及地方實踐的推動下,生活垃圾分類治理大提速。從今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早在2017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就明確了全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總目標:到2020年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類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活垃圾分類模式,在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2017年12月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部分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要求北京、天津、上海等46個重點城市加快推進生活垃圾分類并排出時間表。此后,46個重點城市先行先試,推進垃圾分類取得積極進展。據了解,上海、廈門、深圳、杭州、寧波、北京、蘇州等城市,已初步建成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體系。
進入2019年,垃圾分類治理全面按下加速鍵,多地緊鑼密鼓立法推進。
2019年1月31日,上海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并將于7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2019年,上海市將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區域全覆蓋,力爭70%居住區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現達標創建。2月16日,寧波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寧波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寧波也成為國內較早對生活垃圾分類立法的城市。
2月21日,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召開,確定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到2020年底,46個重點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
“垃圾分類不僅關乎環境改善和資源化利用等生態文明建設,也與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等軟文化能力息息相關。近年來,頂層設計不斷推進,今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將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力度非常大。”E20研究院執行院長薛濤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基礎設施不完備等多個短板仍存
不容忽視的是,我國垃圾分類治理還存在不少短板和難點,覆蓋范圍有限、基礎設施不完備、收費機制不成熟。
薛濤告訴記者,事實上,垃圾分類早在20世紀90年代就有相關試點,但在實踐中,慢慢淪為形式主義。典型的是,不少地方增加了“兩個垃圾桶”,一個一般垃圾桶,一個可回收垃圾桶。但投放的時候,基本沒有區別,在轉運時又歸置在一起,沒有起到應有效果。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王蒙徽日前指出,當前,在推進垃圾分類中仍面臨著一些問題。一些城市對垃圾分類工作的認識仍然停留在技術層面;全國總體上垃圾分類覆蓋范圍還很有限,推進力度還需加大;此外,設施短板依然存在,目前只有少數沿海發達城市的垃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設施比較完備。
薛濤認為,中國的居住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垃圾分類治理。調研中發現,國外多以相對獨立的居住房屋為主,垃圾分類和垃圾收費可以更好地結合起來。日本不管是獨立房屋還是公寓樓垃圾分類普遍做得較好。我國多采用樓房、公寓的集中居住模式,執法監管難度大,居民參與度也不高。垃圾分類必須要和民眾的參與同步。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盤和林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與國外相比,我們還缺乏完善、細致的公共制度設計,一方面沒有規定居民垃圾分類的強制性法律義務,另一方面監管部門的權利與義務也不夠明晰。差別化垃圾收費機制也有待完善。
E20環境平臺固廢研究中心負責人、首席行業顧問潘功也對記者表示,生活垃圾的分類收集與垃圾收費制度的成功推廣存在密切關系,在完善的居民生活垃圾收費制度的推動下,很多國家的垃圾分類收集已發展為成熟的全民行為。“目的不在于增加政府財政收入,而在于通過垃圾收費培養市民污染者付費意識,借助經濟手段促進生活垃圾分類減量目標的實現。”
潘功說,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已有300多個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實行了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各地也陸續頒布了一些與垃圾收費相關的地方性法規。例如《海南省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費征收使用管理辦法》、《上海市單位生活垃圾處理費征收管理暫行辦法》、《廣東省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收費管理辦法》等。但目前還沒有一部統一規定垃圾處理收費的法律法規,收費制度仍處于起步階段。
不少專家還表示,源頭減量是當前推進全過程垃圾管理的薄弱環節和難點問題。另外,垃圾分類產業鏈遲遲沒有建立起來。產業鏈不能盈利,市場機制就建不起來;市場機制建立不起來,企業也沒有參與積極性。
因地制宜開展生活垃圾分類
業內認為,生活垃圾分類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投放、收集、運輸、處理、再利用各個層面,涉及地方住建、城管、市容、環保、交通、國土等多個行政管理部門。只有所有環節統一管理、協同配合、有效聯動,才能形成一個閉合的垃圾分類處理管理鏈,真正實現生活垃圾的資源化利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常紀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建議因地制宜地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要落實、推進生活垃圾分類收集、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的“兩網融合”;以“污染者付費”為原則,政府、企業、居民共同分攤生活垃圾處理全成本;制定完善的政策確保生活垃圾分類、收費工作的全面開展。
薛濤指出,垃圾分類需要大量投入,比如,單獨收運的設施、處理濕垃圾的工廠等,這對政府的財政投入和決心也是一大考驗。他指出,應在垃圾分類基礎上,加快推進垃圾收費。一方面,緩解財政支出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勵分類較好的單位和家庭少交費,實現“胡蘿卜加大棒”的激勵效應。
“目前,從收繳情況看,環衛部門上門征收的收繳率很低,絕大部分城市的收繳低于五成,烏魯木齊的收繳情況不足三成,北京市的收繳率未超過五成,廣州收繳率較高,但也未超過70%。加上垃圾處理費用標準較低,即使按現行的征收標準足額征收,所收繳的垃圾處理費也僅能補償垃圾處理運營成本的40%左右,價費機制改革迫在眉睫。”潘功建議,
“要用好經濟手段。這不意味著單純使用簡單的補貼或者收費機制,要將垃圾分類的成本與收益嵌入到整個社會生產與運行之中。比如,‘生產’垃圾者要從每個環節開始分攤成本,而資源化利用生活垃圾者則更多從全鏈條上分享利潤。”盤和林說。(記者 班娟娟)
關鍵詞: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保險打工人年終獎多數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樣發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險企去年保費收入增長0.03% 行業整體增速放緩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深圳:試點開展互聯網處方藥銷售,實現相關事項“一網通辦”
- 特斯拉報告顯示第四季度其比特幣持有量沒有變化
- 波音Q4財報:787客機造成45億美元損失 三年來首次實現正現金流
- 受電視面板價格下跌影響 LG Display第四季度利潤同比下降30%
- 美聯儲3月份維持利率在0%-0.25%區間的概率為5%
- 美股快速下挫 現貨黃金回落至1820美元/盎司下方
- 無線電報的發展史
- 任意波形發生器簡介
- 傳感器工作原理
- 連續3個交易日下跌30% 華寶股份:實控人朱林瑤被監察委員會立案
- 華潤啤酒預計2021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110%-124%
- 數字電路基礎
- 對比FirstSolar:不看好漢能是因為我們不瞎
- 氫氧燃料電池原理
- 最便宜USB延長線自己制作的做法(圖解)
- 完美微分電路之我見
- 詳解ROHS標準
- 電弧爐原理
- 水井坊:2021年凈利預增約64%,銷售量增長約四成全部來自中高檔酒
- 因凈利潤為負且營收低于 1 億,皇臺酒業或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 安勇旭:綻放人生,讓愛遠行
- 一文讀懂FTX最新IEO項目「PsyOptions」
- 踐行綠色辦奧理念,遠東電纜液冷大功率充電電纜亮相北京冬奧會
- 新增80項升級技術!深度解析解放J6V的升級之路
- 31省份2021年經濟成績單揭曉:17省人均GDP超1萬美元
- ?茅臺擬41.1億投向醬香酒習水新項目,新增系列酒產能1.2萬噸
- 引領嬰幼兒奶粉高端品質 雅士利率先獲得歐盟產品認證
- 安徽電纜用“硬核”實力鑄就高端核級電纜“護城河”
- DeBank推出Web3社交平臺
-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學習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