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教學中獲得感越來越明顯 成就感卻越來越淡化

黨的十八大以后,身為鄉村教師,生活中的獲得感越來越明顯,教學中的成就感卻越來越淡化。

為什么會這樣?筆者一直在困惑,也一直在反思。

教育活動除了需要學校、家長、社會三者合一,協調發展之外,始終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單靠教師的自說自話,那不是教學,那只算單口相聲。

孟子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乃人生三大幸事之一。身為教師,誰不想育才?誰不想育英才?可惜的是,近幾年,這種育才成就感先是有所下降,后是急劇下降,且已形成趨勢。

一條優秀學生流失鏈正在悄然形成:大城市的國外留學,二線城市的流向一線城市,鄉鎮的流向城市,農村的流向鄉鎮。

以筆者所在的中部省份為例,有條件的想方設法讓孩子去省城(在高考各省自主命題時尤為盛行),進不了省城的想方設法進縣里最好的省屬示范高中,其他普高、職高當然是最后的選擇。

初中、小學也是一樣。第一選擇當然是進縣城最好的私立初中,縣里一些高中設初中部后,私立初中變為第二選擇。

家長的這種抉擇也無可厚非。只是背后還是有一個教育公平問題,也有一個教師獲得感的問題。

我們在說教育公平時,經常強調師資,強調辦學條件,往往忽略了教師的教學成就感。

每到開學季,省城到縣城,縣城到鄉鎮進行優質生源掐尖,早已司空見慣,且還愈演愈烈,既造就了湖南長郡、河北衡水這樣的教育巨無霸,也導致更多的普通高中墊背式的碌碌無為。

多年前,鄉村學校也能出縣里、市里甚至省里的狀元。而今,鄉村教師的教學工作,差不多淪為掃盲。這樣的結果,不管放在哪個鄉村教師身上,都會不甘心。

其實鄉村教師最在乎的,首選的并不一定是提高薪資水平,也不一定是改變辦學條件,他們也需要教學成就感,他們也需要得英才而育之的獲得感。

關鍵詞: 教學 獲得感 獲得感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