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志愿者為學生們“保駕護航”

在湖南新化縣城中小學校附近,一個個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為學生們“保駕護航”,成了縣城里一道亮麗的風景。伴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社會結構、組織結構、人口結構的變化,曾經的“單位人”向“社會人”再到“社區人”加速轉化,從前的“熟人社區”更多成為“陌生人社區”,“有事單位管”也變為現在的“有事找社區”。但是,由于基層社區組織受職能職權所限,一些群眾急需解決的煩心事“無法管”,群眾難免心生埋怨。

新化縣上梅街道黨工委把“無法管”的小事貫穿黨建工作始終,社區黨總支發動離退休老干部、社區黨員,建立“街道黨工委—社區黨總支—網格黨支部—樓棟(院落)黨小組—樓棟志愿者服務隊”的黨建網格化組織體系。每個樓棟(院落)招募3—5名樓棟志愿者,17個上梅街道城市社區共有樓棟志愿者3000人,大家親切地稱他們為“上梅紅”。他們認領相關街巷、樓棟、院落治理等服務事項,重點解決群眾生活中的煩心事。

在新化縣城,一名老黨員一夜之間成為“網紅”。一次上班早高峰,一輛灰色五菱面包車停在南門彎十字路口東南邊斑馬線上,本就擁堵的道路一度成了“腸梗阻”。71歲的“上梅紅”志愿者廖祥云上前客氣地請司機把車開到停車位。沒想到,司機不但不聽勸導,反而惡語相加:“你又不是交警,誰讓你個老東西多管閑事?”

“一輩子也沒受過這種委屈。”第二天早上,廖祥云正為昨天發生的事情感慨時,一位“上梅紅”志愿者打來電話:“老廖,你快打開手機看看吧,你成‘網紅’了。”原來,昨天的事被群眾全程拍下,發到縣文明工作群里,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看到后,立即請交警隊幫助查找車主和司機。當天下午,交警隊長帶著司機到社區向廖祥云當面道歉。

回想此事,廖祥云有些動情:“挨罵的時候,沒流淚;接受道歉的時候,流淚了。”志愿者李立恒回憶,“老廖的經歷,事雖小,但反響很大。”司機們再也不隨意停車了,南門彎路口的交通秩序明顯好轉。

隨后,自愿參與“上梅紅”的志愿者從700多人增加到3000人。截至目前,志愿者共解決環境衛生、調解鄰里糾紛、勸導交通秩序、關心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等近4000件群眾身邊事,架起了黨群干群關系“連心橋”。

舊城改造拆遷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屬于基層工作的難點。民心順,工作就順。在新化,隨著群眾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志愿者帶動大家主動參加到項目建設、房屋征收、拆違控違等重點難點工作中來,由旁觀者、執行者、排斥者變為參與者、決策者、支持者,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上梅街道黨工委書記譚任來說,在省重點建設項目梅山古鎮保護與建設中,通過“上梅紅”樓棟志愿者的引領示范作用,僅用兩個月就完成一期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事宜,打通了項目建設的瓶頸。

關鍵詞: 志愿者 學生 保駕護航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