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步行需求上升 綠色出行受重視
道路是否適合行走,與城市發展和居民生活品質密切相關,正成為衡量城市友好宜居的一大指標。日前發布的《中國城市步行友好性評價—城市活力中心的步行性研究》認為,步行友好的街道既要“好走”還要“有趣”。報告通過對全國50個城市內步行交通最為活躍的71個“熱區”(居住、就業和休閑功能皆有且分布最密集的核心區)內街道打分顯示,這些街道在步道寬度適宜、步道無失修和街道綠化/行道樹3項上均表現較好;綜合排名前10的城市活力中心所在城市有:北京、廣州、濟南、深圳、佛山、臨沂、上海、重慶等。
①居民步行需求上升
初夏的一個黃昏,記者在北京北二環附近正準備隨行色匆匆的人流乘坐地鐵時,突然發現路面上一條濱水綠道美麗如畫,不禁轉而沿著北護城河從西向東一路行走。步道依水而建,抬眼望去,只見護城河內是車水馬龍的公路,河外則是如詩如畫的濱河步道。放慢腳步,邊走邊欣賞道邊成片的綠樹紅花,不時在其間古色古香的亭臺樓榭中歇一下腳。走到安定門附近,北岸建有一處濱水木棧道,可觀岸邊的垂柳以及南岸的中式亭閣。走走停停,不知不覺到了雍和宮橋,天色漸黑,很多市民在納涼,不時有慢跑者從身邊掠過。一陣涼爽的夏風吹來,看看表,才發現自己已走了好幾個小時而一點不覺得累,心中暗下決心,以后時間允許,一定少開車,多走路。
的確,隨著城市生態環境改善、城市居民健康意識增長,人們對步行的需求有增無減,許多人開始放棄機動車而選擇步行這種綠色低碳的出行方式。
由QQ大數據發布的《2018中國人運動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人日均行走步數首次突破6000大關,從2016年起,每年以11%的增幅穩步增長。
步行既是一種交通方式,也是一種生活、休閑、健身的方式。
專家指出,步行友好型城市的建設能使城市環境回到資源可持續的模式和規模中來。這類城市能通過社會互動、體育鍛煉、減少犯罪和提升福利的方式解決很多社會和經濟問題。更重要的是,步行友好型城市還能提升居民的幸福感,促進身體健康。
“步行友好街道是城市的毛細血管,只有毛細血管健康活躍,城市的臉龐才能紅潤。如果一個城市步行條件好,居民就可以少開車,甚至少坐公共車,街道上的商店、餐館等還可以帶來稅收、就業等協同效益。”國際公益環保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協會中國區主任錢京京表示。
②綠色出行受重視
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從中央到地方都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通過促進綠色出行、提升城市環境來提高市民生活品質。
在國家層面,陸續出臺了綠色出行、具體的街道設計規范和詳細標準。2018年10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步行等綠色出行國家標準進行了公開征求意見,對人行空間寬度、隔離設施、自行車停放、綠化、鋪裝、街道家具、過街設施等空間要素做了詳細規定。國家發改委今年4月發布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中,也專門提到“完善非機動車、行人交通系統及行人過街設施,鼓勵有條件城市建立自行車專用道”。
作為一個城市交通方面的專業人士,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交通規劃所主任工程師蓋春英對北京這幾年步行交通的改善深有感觸。她對記者說:“過去,步行交通在城市綜合交通體系里面是最不受重視的一種交通方式,但這幾年北京市政府越來越重視城市步行交通。2017年由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復的北京新版城市總體規劃明確提出建設步行和自行車友好城市,這是北京市第一次把步行交通提到這么高的程度。”
目前,北京步行交通環境逐漸在改變。蓋春英介紹,比如東城區至少有21條胡同實現了不停車,就是要把胡同空間釋放出來,讓更多人有地方走。
許多城市也將步行交通建設提到新高度。據介紹,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重慶、南京、成都、昆明在內的城市都相繼出臺技術導則指導步行環境建設和改善。其他各省市也更加重視城市交通發展過程中慢行系統的規劃與設計,建設管理從籠統寬泛的目標,逐步走向精細化、智慧化、可持續化。
③有趣街道多好走街道少
一條步行友好街道需要具備哪些要素?業內人士指出,步行友好街道不僅應有平整的鋪裝和遮蔭的行道樹,讓市民行走時感到安全舒適,即“好走”;在街道兩側還應有商店、餐館等便民服務設施,提供出行的理由,增添步行的樂趣,即“有趣”。
在本次《中國城市步行友好性評價—城市活力中心的步行性研究》評價的上萬條街道中,基本所有城市活力中心的街道均滿足了“有趣”的要求,但在“好走”方面卻差強人意。“好走”的街道均分布在城市主干道或次干道兩側。這些街道不僅寬度足夠容納包括步道、行道樹、機非隔離、街道家具等設施,而且管理比其他街道更好,停車占道現象較少。
評價結果顯示,盡管71個城市活力中心在步道寬度適宜、步道無失修和街道綠化/行道樹3項上表現較好,但在構建和優化專用自行車道、街道家具、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隔離設施(機非隔離)、過街設施、無長期占道這5項普遍得分較低的指標方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從南北方城市活力中心的對比來看,南方城市的城市活力中心在街道綠化/行道樹這一單項上得分明顯優于北方城市。中國的南方城市較北方城市氣候更為溫暖潮濕,利于樹木的生長,植被的密度也普遍高于北方城市。從街道綠化/行道樹單項得分排名前10的城市來看,有7個城市屬于南方城市,只有3個城市屬于北方城市。
④以人為本維護步行權
有趣的街道不一定好走,而好走的街道可能很無趣。只有將街道建設得有趣又好走,才能最有效地鼓勵步行出行。
本次報告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最難走的街道多為“先天不足”或“后天失調”。“先天不足”的街道基本為歷史保護區內狹窄的傳統街道,拓寬可能性低,步行空間和行人的安全很難保障。另一類則屬于“后天失調”,即在道路空間足夠且原始規劃為行人留出步行空間的情況下,由于后天管理不善,導致街道非常難走,這些街道大部分分布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住宅之間,少部分出現在商業街。
《中國城市步行友好性評價—城市活力中心的步行性研究》的發布方——國際公益環保組織自然資源保護協會建議,質量參差不齊的支路阻礙了城市步行交通連網成片,應成為重點建設或改造的對象。具體改造時,應先解決這些支路步道被占道的問題,將本來設計給行人的空間歸還給行人。針對歷史保護街區等街道過于狹窄且無法拓寬的特殊區域還應進行因地制宜的規劃,既保護歷史風貌,又保障現代城市發展需求。
未來如何改善和提升城市居民的步行環境?以人為本,符合人的身心特征和使用需求的東西才能走進人心。北京大學景觀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李迪華認為,我們需要從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角度理解城市步行系統。改善步行環境的關鍵是步行者一定要把交通法規賦予步行者的權利和生命倫理賦予的價值主張說出來。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保險打工人年終獎多數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樣發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險企去年保費收入增長0.03% 行業整體增速放緩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清朗·2022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行動將啟 嚴防“飯圈”亂象反彈反復
- 持續深化減費讓利工作 將政策紅利轉化為惠及企業的發展動力
- 深圳:試點開展互聯網處方藥銷售,實現相關事項“一網通辦”
- 特斯拉報告顯示第四季度其比特幣持有量沒有變化
- 波音Q4財報:787客機造成45億美元損失 三年來首次實現正現金流
- 受電視面板價格下跌影響 LG Display第四季度利潤同比下降30%
- 美聯儲3月份維持利率在0%-0.25%區間的概率為5%
- 美股快速下挫 現貨黃金回落至1820美元/盎司下方
- 無線電報的發展史
- 任意波形發生器簡介
- 傳感器工作原理
- 連續3個交易日下跌30% 華寶股份:實控人朱林瑤被監察委員會立案
- 華潤啤酒預計2021年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110%-124%
- 數字電路基礎
- 對比FirstSolar:不看好漢能是因為我們不瞎
- 氫氧燃料電池原理
- 最便宜USB延長線自己制作的做法(圖解)
- 完美微分電路之我見
- 詳解ROHS標準
- 電弧爐原理
- 水井坊:2021年凈利預增約64%,銷售量增長約四成全部來自中高檔酒
- 因凈利潤為負且營收低于 1 億,皇臺酒業或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 安勇旭:綻放人生,讓愛遠行
- 一文讀懂FTX最新IEO項目「PsyOptions」
- 踐行綠色辦奧理念,遠東電纜液冷大功率充電電纜亮相北京冬奧會
- 新增80項升級技術!深度解析解放J6V的升級之路
- 31省份2021年經濟成績單揭曉:17省人均GDP超1萬美元
- ?茅臺擬41.1億投向醬香酒習水新項目,新增系列酒產能1.2萬噸
- 引領嬰幼兒奶粉高端品質 雅士利率先獲得歐盟產品認證
- 安徽電纜用“硬核”實力鑄就高端核級電纜“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