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為百姓贏得了“健康紅利”

我國醫生用巨大的付出,支撐起世界上最大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百姓贏得了“健康紅利”。破解看病難,要靠醫生無私奉獻,更要靠加快推進醫改

近日,一段寫在餐巾紙上的留言走紅網絡:“勿動!插管去了。”這是中科大附一院青年麻醉醫生欒遠航的留言。當時,他正在手術室餐廳吃飯,剛吃了兩口,電話就響了,說急救中心有一位病人需要緊急氣管插管。由于擔心工作人員把餐盤收了,他才留下了這張紙條。

其實,很多醫生都有過類似經歷。無論吃飯還是睡覺,只要有緊急情況,立刻放下一切,直奔搶救現場。在很多大醫院,醫生常年處于“戰時狀態”,出診時不敢喝水、沒工夫上廁所,甚至連飯也顧不上吃。有的醫生一天看七八十個病人。據中國醫師協會調查,二級和三級醫院的醫生平均每周工作時間超過50個小時,加班加點成為常態。在很多醫院,手術室的燈光晝夜不熄,手術一臺連著一臺,醫生換了一撥又一撥,每名醫生都在爭分奪秒,希望病人早日康復出院。難怪有外國人感慨:“中國醫生的效率非常高,如果不是非要挑專家,幾乎任何時候都能看上病,手術等候時間也不是很長,這是很多發達國家根本無法做到的。”

中國醫生為啥這么“拼”?因為中國有近14億人口,隨著就診人數逐年上升,各大醫院人滿為患的問題依然突出。面對如此龐大的就診人群,醫生除了練就“千手千眼”的本領,還要加班加點“連軸轉”,否則無法完成任務。更重要的是,中國醫生崇尚“大醫精誠”“醫乃仁術”的價值觀,寧可自己受累,也不愿辜負患者信賴。“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就是醫生職業精神的最好概括。

正因為有這樣一群“拼命三郎”,中國的醫療事業才能跑出加速度。2018年,我國總診療人次達83.1億,平均每人就診6次。我國每千人執業醫師為2.59人,而很多發達國家超過4人。這意味著,我國醫生用巨大的付出,支撐起世界上最大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為百姓贏得了“健康紅利”。醫療服務的可及性、質量、效率和滿意度持續提高,廣大醫務工作者功不可沒。

當前,我國醫療事業發展還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看病難雖然有了一定程度的緩解,但尚未得到根本解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還有不少“煩心事”。所謂看病難,主要難在到大城市大醫院看知名專家比較難,根本原因是優質資源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分布不均衡。因此,破解看病難,要靠醫生無私奉獻,更要靠加快推進醫改,優化醫療資源配置,進一步解放醫療生產力,推動醫療事業高質量發展。

醫生是醫改的主力軍,也是人民健康的“守護神”。我們崇尚拼搏奮斗的精神,全社會更要尊重醫生、關愛醫生,改善工作條件,為醫生創造良好的執業環境。

關鍵詞: 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