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景點“文化味”十足 重慶市受到廣泛關注

“以前只知道重慶洪崖洞、長江索道等網紅景點,來了才發現,很多文化旅游的景點也很有味道。”湖南省長沙市高中畢業生李響參加完高考,和父母一起來重慶旅游。幾天行程里,除了傳統的熱門景點,曾家巖書院、303文藝劇院、精典書店等“文化味”十足的景點,讓他印象深刻。

近日,全國公共文化領域重點改革任務暨旅游廁所革命工作現場推進會在重慶召開。建設“城市書房”“文化驛站”、推進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智能廁所……重慶市努力加強公共服務,完善旅游基礎設施,為游客打造更有文化味、更舒適旅游體驗的做法受到廣泛關注。

盡管下著雨,在重慶市渝中區中山四路曾家巖19號的“曾家巖書院”,撐著雨傘前來參觀的游客仍然絡繹不絕。在面積不大的書院里,人們時不時舉起手機或相機,拍照留念。書院所在的這幢建筑,始建于清末,以前做過私塾,現為渝中區文物保護單位。去年4月,這里被改建為現代化圖書館——曾家巖書院。

書院的環境非常安靜雅致。“身臨老建筑,面對嘉陵江,在這樣的環境里,看書絕對是一種享受,旅途中也多了幾分雅致。”在書院二層的閱讀區,來自四川省成都市的游客黃彩潔點了一杯咖啡,翻看一本介紹重慶風土人情的書籍。

據介紹,曾家巖書院是渝中區引入社會力量,建設公共文化服務的積極探索。書院實行公司化運營和管理,除了部分“古董書”和私人藏書外,6000余冊圖書均由市、區圖書館提供,借閱系統由區圖書館統一配備,并納入重慶市公共圖書館一卡通借還系統。開館一年多以來,每天平均接待2000—3000人次看書、觀展。

在重慶市南岸區,目前已建成100家標準化社區圖書館,實現了重慶圖書館、南岸區圖書館與社區分館之間的“通借通還”一卡通服務,并實現了文獻資源、數字資源以及活動資源共享,滿足人們就近休閑閱覽的多元化需求。

多元化的服務模式帶動了旅游收入的增長。以位于重慶南濱路的精典書店為例,自納入公共圖書館分館建設后,客流量上升38.2%,營業銷售增加23.6%。

針對市民和游客在城區尋找廁所難的問題,重慶有關部門開發推出手機APP軟件,可以快速定位用戶所在位置附近20座公廁具體位置、距離等信息。磁器口古鎮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從2015年至今,磁器口古鎮景區以4A復核、創衛、創文、創5A為契機,先后新建、改建景區公廁5座。目前,磁器口古鎮已投用旅游景區公廁13座,正在新建和改造的有3座,游客體驗大幅提升。

“當前,我國旅游消費需求旺盛,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的文化旅游更加向往。完善公共文化服務,推進廁所等旅游服務設施建設,才能提供更有品質的文化和旅游產品和服務,讓游客玩得更舒心,給旅游市場注入更多新動能。”重慶市文化和旅游相關部門負責人說。

關鍵詞: 景點文化味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