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專家談中美經貿問題:美方慣于出爾反爾


8月5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主辦的“以戰略定力應對言而無信——中美經貿問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山東財經大學等院校的知名專家學者表示,美方在中美經貿磋商中多次出爾反爾,我們已見怪不怪。中美經貿摩擦具有長期性、復雜性等特征,中國應該保持戰略定力,主動做好自己的事情,堅定推進高質量發展和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怎么看——

出爾反爾極限施壓是美國的慣用伎倆

美方在第十二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剛結束就再次出爾反爾,稱將對3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關稅。與會專家認為,這是美國的慣用伎倆,說明美國一些人習慣極限施壓,缺乏誠意。美方習慣在每次談判結束后搞一些小動作,對此,我們要做到見怪不怪。

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表示,美國的單邊主義、貿易霸凌主義,往往會使得雙方沒有談判的前提。“談判就是高開價、左右變化,最后要簽約了就極限施壓。我們已經見怪不怪。”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原院長霍建國在發言中指出。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院教授程大為表示,對于中美經貿摩擦,中方始終抱著解決問題的態度,而美方是抱著制造麻煩的態度。

如何看待中美經貿摩擦的實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院長洪俊杰表示,中美談判從互相出牌的試探期轉到了相持期,中美經貿緊張關系將維持很長一段時間,在這一階段雙方比的不僅是實力,還要比耐力。這是中華民族復興之路上必經的一道“坎”,是我們到了這個發展階段必然會遇到的。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黨委書記余淼杰認為,未來相當長時間,我國面臨的外部壓力,特別是來自美國的壓力將成為常態。

怎么辦——

推進高質量發展和更高水平開放

與會專家認為,未來我國面臨的外部壓力將成為常態,對此應有長期心理準備和長期備戰思維,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關鍵是推進高質量發展和更高水平開放。

山東財經大學校長趙忠秀表示,外部壓力成為常態,給了我們壓力變動力的戰略機遇。要用好中國巨大的國內市場,用好人力資源、人力資本以及制度優勢、體制優勢,進一步擴大開放,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主動辦好自己的事,關鍵是推進高質量發展。洪俊杰表示,發展依然是第一要務,尤其是高質量發展。我們要搞好國內改革,處理好政府與市場之間的關系,真正做到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不少專家指出,要以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對沖貿易保護主義。洪俊杰表示,全球化沒有回頭路,但可以更上一層樓。要以更高水平開放來解決開放中遇到的問題。余淼杰說,在推進更高水平的開放方面,中國一方面可以從歐日韓等國進口更高質量的中間品來幫助企業提高產品質量,進口更多更好的消費品來提升百姓幸福感;另一方面要擴大出口目的地,拓寬出口目的國,挖掘諸如金磚國家等新興經濟體市場。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經濟學院教授王孝松表示,我們要推進市場多元化,不僅要依靠歐盟市場,還要深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通過廣泛擴大進口來源來緩解貿易戰的影響。此外,還要推進區域合作,加快建設雙邊、多邊自貿協定。

專家還指出,應對中美經貿摩擦,除了需要更高水平對外開放,還要打造高水平的教育,進行高水平的研發。王孝松建議未來要加強基礎性的研發投入。

(記者 仇莉娜)

關鍵詞: 中美關系 貿易戰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