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細看美國垃圾分類回收

美國的垃圾分類有個戲劇化的開始。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的一篇報道介紹,上世紀80年代,洛厄爾·哈里森想將垃圾制成甲烷發電,做成一項賺錢的事業,于是在紐約購買了重達3186噸、堆積起來高6米的垃圾裝運上船,并南下尋找垃圾填埋場處理,但這引來沿岸各州人民的圍觀和敵意。甚至在美國環境保護局檢測表明只是生活垃圾后,這些垃圾含有有毒物質的謠言依舊沒能平息。當佛羅里達某處垃圾填埋場表示愿意接收時,上萬當地居民現身抗議。鄰國墨西哥、伯利茲、巴哈馬群島甚至派出軍隊明確拒絕垃圾船。哈里森的船經過5個月、6000英里的旅程在法官的指令下將垃圾運回紐約焚燒。想變廢為寶的哈里森損失慘重,但這成了標志性事件,促成了美國垃圾分類回收的開始。

美國各州及各城市都對垃圾分類有詳細的介紹和教育推廣活動。在地方相關部門的官方網站上,居民可以看到垃圾分類的要求和環衛部門收取垃圾的時間安排。

以紐約為例,該市每年生產1400萬噸垃圾,市政府通過公共和私人兩個相互獨立的系統來管理。公共系統處理來自住宅、政府大樓以及一些非營利組織的垃圾,這些垃圾占紐約市總垃圾的四分之一,由衛生局負責。紐約市衛生局自稱是世界上最大的衛生局,其年度預算為15億美元,共有2100輛垃圾收集卡車,430輛道路清掃車,300輛前置裝載車,360輛撒鹽車及1000輛輕型貨車。其他垃圾由企業產生,企業必須付錢給有執照的垃圾工讓他把垃圾運走。

居民需要前期將垃圾分為混合固體垃圾,即不可回收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紙張和紙板制品,如報紙雜志、電話簿,混合紙、郵件和信封、收據、包裝紙、軟皮書、披薩盒、紙杯和瓦楞紙板箱等。不能回收的有被食品污染的紙、精裝書,泡沫包裝、照片、蠟紙或塑料涂布紙等。另一類是金屬、玻璃和塑料制品,如金屬罐,鐵絲衣架,鍋,窗簾桿,以金屬為主的小家電等,玻璃瓶,塑料瓶,用來盛放酸奶、熟食、餅干等的硬質塑料食品容器,家具,水桶,大型玩具和大型電器等大塊硬質塑料。

垃圾車在每周固定的時間段去街道路邊清運垃圾。公寓物業負責將所有住戶分好類的垃圾進行集中打包,獨立房和聯排屋的戶主和房客則需要自己將垃圾分類打包運至路邊。一般要求在清運日的前一天下午4點后運至路邊,大型垃圾清運車會在次日一早取走符合分類規定并且打包合格的垃圾,留下不合規的垃圾,如果物業或者住客沒有第一時間將不符合分類規格的垃圾取回,將會因影響市容被罰款。當然,過早將垃圾放至路邊也會遭到懲罰。

此外,丟棄任何冰箱或冰柜、飲水機、除濕機、空調或其他類型的含氟利昂設備之前,必須提前申請預約對氟利昂進行專門回收。丟棄其他如沙發、床架等大型家具也要提前申請,床墊和彈簧床還必須用塑料袋裝好后才能放至路邊以防臭蟲傳播。地毯和木材等需要打捆,并不能超過尺寸。

紐約市目前還在推廣食物殘渣和庭院垃圾的分類回收和利用。目前紐約市衛生局向紐約市5個區共350萬居民提供一周一次的有機垃圾收集。這些有機垃圾收集后將轉化成堆肥和清潔能源。

對于增長快、數量大、對環境危害深的電視、顯示器、鍵盤、鼠標、傳真機等電子垃圾,紐約市要求將其送至專門的回收地點。如將電子垃圾混在普通垃圾或可回收垃圾中,會被罰款100美元。市民可以自行將電子垃圾送至數百個回收點之一。10戶及以上的公寓樓可參與“紐約市電子回收”項目,由物業收集業主的電子垃圾,再由市政派專人上門收取。此外,市民還可選擇將舊的電子設備捐贈給慈善機構,拿到百思買等電子零售商處以舊換新或者寄回生產廠商。

此外,有毒家用清潔劑、涂料稀釋劑、殺蟲劑、滅火器、含汞的熒光燈泡和燈管、溫度計和恒溫計及車用蓄電池等家庭有害垃圾也需要分開回收。

紐約市在公共場合如街口和公園內也設有垃圾桶分類回收垃圾。為幫助市民和游客更好地將垃圾分類,垃圾桶上都會以簡單圖形標注哪些垃圾可以扔進哪個垃圾桶。市政府還嚴格規定居民不能將生活垃圾丟到公共場合的垃圾桶里,違者罰款。

不過,盡管紐約垃圾分類的條款非常細致,其垃圾回收再利用率僅為30%左右。美國環境保護署的數據顯示,一個美國人平均每天生產4.4磅的垃圾,其中約有1.5磅用于堆肥或回收,這意味著美國僅避免將34%的垃圾送入垃圾填埋場。

垃圾回收再利用率低的原因是管理方面較弱。市民在執行垃圾分類的過程中依然有許多不符合規定的地方,而公共場所的分類垃圾桶更是形同虛設。雖然有罰款規定,但是數額并不大,懲罰力度顯得較弱。

美國不止聯邦層面有處置固體和危險廢物的相關法律,每個州都有禁止亂扔垃圾的法律,可以處以數百美元的罰款或社區服務等懲罰,每個市也有相關的規定。但是在執行方面各地力度參差不齊,不遵守廢棄物品分類的居民很少被懲罰,因為當垃圾運到分揀站或填埋場再發現不合規物品的時候已很難追溯源頭。而清運車收集居民放至路邊的垃圾時,由于時間少,人手緊,作業量大,無法一一詳細檢查。公共場合由于人流量大,監督管理人員幾乎沒有,所以垃圾分類全靠市民的環保意識。

(作者: 王文)

關鍵詞: 垃圾分類 垃圾回收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