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真美股份招股書存多處低級錯誤 董監高年薪高達十幾億

《投資者網》張偉

9月30日,肉類休閑食品制造商廣東真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真美股份”)在創業板官網披露招股書,擬募資3.53億元,用于沙溪生產基地建設、技術研發及食品安全檢測中心建設和補充流動資金。

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真美股份的營業收入維持在2.5億元至2.6億元之間,業績增長乏力。與此同時,該公司多款產品的產能利用率不到80%,新增產能如何消化,也是一個問題。

而更讓人驚詫的是,真美股份的招股書中還出現了多處諸如“擬募資金額未標注單位”、“董監高年薪均高達十幾億元”等描述性錯誤。連做IPO招股書都不走心,真美股份的上市前景恐怕不那么讓人省心。

近三年業績增長乏力

據招股書披露,真美股份成立于2005年,2016年完成股改,公司主營業務為肉類休閑食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主要產品為肉脯、肉丸、肉腸和肉松,2019年的產量分別為3321噸、405噸、279噸和184噸。

公司收入方面,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至2020年3月底,真美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52億元、2.59億元、2.55億元和0.60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528萬元、5116萬元、4240萬元和1034萬元。

可以看到,真美股份近三年的營業收入并無太大增長,2018年較2017年略有增加,2019年較2018年有小幅下降;凈利潤方面,2019年較2018年大幅下滑,甚至低于2017年。

真美股份認為,公司近幾年營收增長乏力、凈利潤下滑,與上游原材料豬肉價格的上漲有直接關系。據悉,真美股份的主要產品為肉脯。2017年至2019年,肉脯產品對真美股份的銷售貢獻率超過80%,其中豬肉脯產品的銷售貢獻率約為70%,其余為牛肉脯。

招股書顯示,真美股份豬肉脯的價格從2017年的55.30元/千克上漲到2019年的61.30元/千克,同期年銷量從2017年的3169噸降至2019年的2713噸。而在今年第一季度,豬肉脯的價格已漲至66.71元/千克,銷量只有605噸。

真美股份表示,2019年豬肉價格的上漲導致豬肉脯類產品的單價上漲、銷量下降,作為公司核心產品,豬肉脯的營收下滑,也導致公司2019年整體營收的下滑。同據招股書,真美股份的主要原材料中,豬肉采購價格從2018年的15.27元/千克漲至今年一季度的31.07元/千克。如果豬肉價格居高不下,或將進一步影響其整體營收。

營收規模落后于可比公司

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讓休閑零食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休閑零食行業年產值從2014年的1931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9925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6.84%。行業蓬勃發展,也催生了大量上市公司。

《投資者網》不完全統計發現,在休閑零食這個細分領域,目前A股已有近20家上市公司,其中不乏三只松鼠、絕味食品、香飄飄這樣的網紅公司。就在本周五(10月30日),主打烘焙原料的立高食品將被安排過會。

招股書中,真美股份把煌上煌、海欣食品、鹽津鋪子和立高食品看做其同行業可比公司。不過,與這些公司相比,真美股份的營收差距較大。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這四家公司的年均營業收入都超過了10億元,其中煌上煌2019年的營業收入更突破了20億元。同期,真美股份的營業收入只有2.5億元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真美股份的營業收入不及這四家可比同行,但其盈利能力倒也不弱。2017年至2019年,真美股份的凈利潤都在4000萬元以上,這個成績不及煌上煌和鹽津鋪子,與立高食品相當,優于2017年虧損2700萬元、2019年盈利683萬元的海欣食品。

真美股份把盈利能力較強的原因歸結為毛利率略高于同行業平均水平和期間費用遠低于同行。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毛利率約為33.61%,同期真美股份的平均毛利率約為34.71%。與此同時,真美股份的期間費用在營業收入中的占比大約只有15%,同期可對比公司僅研發費用率這一項大都接近20%。

需要說明的是,真美股份的盈利能力還是基于其業務模式以ODM(貼牌生產)為主達成的。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真美股份ODM模式的銷售收入分別為2.03億元、1.94億元和1.80億元,在同期營業收入中的比重超過七成。真美股份表示,公司目前對自有品牌投入相對不足,自有品牌的知名度與辨識度有待進一步提升。

招股書有多處描述性錯誤

《投資者網》發現,除公司本身問題外,真美股份的IPO招股書存在不少問題。

比如,在招股書第18頁的“募集資金用途”的明細表中,“投資額”和“擬投入募集資金數額”這兩項,均未注明單位(萬元),顯示為“投資額”42844.95元和“擬投入募集資金數額”35344.95元,而實際上應該是42844.95萬元和35344.95萬元。

又比如,在招股書第67頁,“從發行人及其關聯企業領取收入的情況”中,真美股份董監高的薪酬披露中,“2019年從本公司領取薪酬情況”,注明單位為萬元,結果,莊沛銳(董事長)、劉偉龍(財務總監)、陳楚銳(核心技術人員)的薪酬分別為19.00億元、13.92億元和15.31億元。實際上,這里的單位應該是元,因為多寫了個萬,讓該公司的高管們都領上了天價年薪。

此外,在招股書第68頁,“員工結構情況”中,也出現了“專業結構分布”和“員工受教育程度”人數的單位標注不一致的情況。

雖有吹毛求疵之嫌,但上述錯誤都可以算作“低級錯誤”。作為一家擬上市公司,真美股份的招股書如此不嚴謹,也難免讓投資者擔心其財務報告是否能保證嚴謹規范。招股書顯示,真美股份的保薦機構為萬和證券,審計機構為信永中和會計師事務所。對于真美股份的IPO進展,《投資者網》將持續保持關注。


關鍵詞: 真美股份 IPO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