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新聞 > 洞察 > 正文

股票ETF總規模超7000億元 多只基金浮盈過億 定增市場成“香餑餑”

上交所修訂《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業務實施細則》有關條款 《實施細則》新增第二十四條:“買賣、申購、贖回跟蹤標的指數成份證券僅包括證券交易所上市債券的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基金份額時,應當遵守以下規定:(一)當日買入的基金份額,同日可賣出或贖回;(二)當日以組合證券為對價申購的基金份額,同日可賣出或贖回;(三)當日以現金為對價申購的基金份額,交收完成后方可賣出或贖回;(四)當日買入或贖回獲得的債券,同日可用于申購基金份額;(五)本所規定的其他要求。

基  金

上交所修訂《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業務實施細則》有關條款

《實施細則》新增第二十四條:“買賣、申購、贖回跟蹤標的指數成份證券僅包括證券交易所上市債券的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基金份額時,應當遵守以下規定:(一)當日買入的基金份額,同日可賣出或贖回;(二)當日以組合證券為對價申購的基金份額,同日可賣出或贖回;(三)當日以現金為對價申購的基金份額,交收完成后方可賣出或贖回;(四)當日買入或贖回獲得的債券,同日可用于申購基金份額;(五)本所規定的其他要求。買賣、申購、贖回跟蹤標的指數成份證券包括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流通品種的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基金份額時,應當遵守以下規定:(一)當日買入的基金份額,同日可以賣出;(二)當日申購的基金份額,交收完成后方可賣出或者贖回;(三)本所規定的其他要求。本條規定的交易所交易基金投資于債券現券組合。參與本所證券交易的機構和個人均可參與本條規定的交易所交易基金的認購、申贖和交易。”

多只基金浮盈過億,定增市場成“香餑餑”

W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3日,今年以來已有194只基金合計參與283次上市公司定增項目,去年全年只有95只基金合計參與103次上市公司定增項目。具體來看,年內累計參與定增次數超過1次的有51只基金。Wind數據顯示,目前有20只基金參與定增項目的資金在億元以上。其中,力度最大的是劉格菘管理的廣發科技先鋒,該基金以5億元參與了康泰生物定增,獲配454.55萬股。以最新收盤價155.10元計算,該筆投資浮盈已達到2.05億元。

股票ETF總規模超7000億元

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12月2日,市場共有310只股票ETF流通,總份額為4282.85億份,總規模約為7053.07億元,相比年初的5792.60億元增長21.76%。其中,年內新發行的股票ETF共69只,該部分基金規模約為704.74億元,約占存量總規模的10%,而在年內股票ETF新增規模中的占比則達到近60%。就新發股票ETF而言,今年以來,新能源車、電子等科技行業“吸金”效應顯著。

2019年以來逾千只基金凈值翻倍,機構認為應理性看待明年預期收益

自2019年以來,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公募偏股基金產品已經連“牛”近兩年,有接近1200只偏股基金產品凈值翻倍。2019年偏股基金收益率中位數達到35%,今年以來已達36.8%。對此,部分受訪投資人士坦言,要理性看待明年預期收益率。但市場中結構性機會猶存,機構化傾向也會延續。

封閉型產品發行超480只,占今年來新發基金36%

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2日,今年以來新發基金1326只,新基金募資額2.76萬億元。從產品設計來看,帶封閉期設計的產品成一大亮點,今年以來超480只采取封閉期投資管理的模式,占所有新發基金的36.2%。

券  商

11月份券商集合理財規模環比降超八成

據統計,11月份,有數據可查的2876券商集合理財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為0.61%,約有127只產品收益率跑贏同期大盤,占比為4.42%。其中,FOF型產品以1.47%的平均收益率在所有大類產品中領跑,股票型產品以1.29%的平均收益率緊隨其后。對于2021年券商資管的投資風向,一家上市券商資管部投資總經理透露:“對于明年A股的布局情況,還是會從業績確定性較強的醫藥、消費板塊著手,同時看好‘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到的相關板塊,如科技、新能源等。”

經濟日報評論:券商研報不可任性而為

證券研究業務一直被視作券商“賣方”綜合實力的重要一環。要規范券商研報和證券分析師隊伍發展,不能僅停留在過去“打板子”“罰票子”“摘帽子”的短期舉措上。必須與時俱進夯實證券行業自律準則,從考評體系、研報句章、分析師聲譽和廉潔從業規范等方面著手,構建分析師培養和研報撰寫規范的長效機制,真正讓券商分析師及撰寫的研報與維護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大局的話語體系相適應,與穩定投資者預期和增強市場信心相適應,與新媒體信息傳播規律相適應。

多家評級機構因評級虛高等問題被通報

中國證券業協會與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昨日對三季度債券市場信用評級機構業務運行及合規情況通報結果顯示,三季度,評級機構共對89家發行人進行了評級調整,同比增加20.27%。中國證券業協會關注到個別評級機構對發行人主體級別調升的比例明顯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存在評級虛高等風險隱患,根據《證券資信評級機構執業行為準則》等規定,對相關評級機構進行了約談。

前11個月券商股權承銷收入戰報:75家券商“分食”244.6億元,前十榜單大洗牌

證券公司交出了前11個月的投行業績答卷。數據顯示,期內81家券商的股權承銷金額達15002.74億元,同比增長11.5%。具體來看,前11個月券商股權承銷業務顯現出三大特點:一是前十榜單“大洗牌”。海通證券、中國銀河證券、申萬宏源承銷保薦、國信證券躋身前十。二是頭部券商業績“獨大”,市占率愈發提高,第一名與第十名券商的股權承銷規模相差超10倍,“強者恒強”態勢加劇。據梳理統計,作為保薦機構,已有75家券商有股權承銷業務收入“入袋”,共獲得244.64億元。

中信證券:科創板首次納入300等寬基,本次調整沖擊效應預計較低

中信證券研報認為,此次調整,科創板證券納入上證180、滬深300等重要市場基準指數樣本空間,上證180、滬深300和中證500分別有1只、4只和5只科創板個股納入指數成分股。今年以來被動型寬基基金產品管理規模較為穩定,11月份市場流動性也有所回升,預計此次調整沖擊系數整體較低。

銀  行

銀行增資AIC大幕拉開,建行300億彈藥先行,多家銀行將跟進

多位銀行系金融資產投資公司人士透露,建行此公告或拉開多家銀行系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增資大幕,預計后續還會有銀行陸續公布相關增資計劃。AIC集體增資的背后,既有隨著債轉股業務規模擴大后對資本補充的天然需要,但更為重要的是,監管部門近期對AIC明確三年內的資本充足率要求。各公司為滿足監管要求,需要及時補充資本。

微眾銀行:即使蛋殼租金貸客戶不繼續還貸,仍能結清貸款

微眾銀行公告稱,已研究制定出合法合規的方案,可以實現即使蛋殼租金貸客戶不繼續還貸,仍能結清貸款。具體方案是,蛋殼租金貸客戶退租后,與我行簽署協議,將退租后蛋殼公寓所欠客戶的預付租金,用于抵償客戶在我行的貸款。然后我行結清該筆貸款。

周更強:銀行理財業務呈現更穩健和可持續發展的態勢

中國銀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周更強表示,銀行按照政策要求,整治拆解高風險影子銀行業務,理財產品期限錯配程度和杠桿率整體下降,來源于同業的資金規模和比例持續下降,剛性兌付、以錢炒錢、資金空轉現象明顯減少,風險得到有效控制并逐步緩釋。銀行理財業務按照規范的方向有序調整,呈現更穩健和可持續發展的態勢。

支持中小銀行專項地方債發行將啟動,廣東省下周擬發100億元

公告顯示,廣東省將于12月7日招標發行100億元人民幣的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期限為10年。募集資金用于郁南農信社、普寧農商行、揭東農商行和羅定農商行增資,存續期第6-10年,每年按照發行規模的20%償還本金,利息按半年支付。據中債網公布的地方債發行文件,這是地方首次公布此類債券的具體發行計劃。

11月多家銀行累計領罰逾兩千萬,房地產金融仍是監管重點

據統計,11月各級銀保監局累計對多家銀行及相關責任人開出罰單72張,累計罰款2310萬元。其中,有7張罰單被罰金額超過100萬元,累計罰款金額達1050萬元,案由涉及“涉房”業務、理財業務。

保  險

險資獨立賬戶大賺,前10個月收益率高達18%

從相關渠道獲得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保險資金獨立賬戶資金運用收益達326.61億元,資金運用平均收益率為18.28%,大幅跑贏非獨立賬戶平均收益率(4.19%),也大幅跑贏險資整體運用平均收益率(4.32%)。有險資資管人士表示,獨立賬戶收益率較高的原因是,獨立賬戶由保單持有人承擔投資收益和風險,保險公司主要獲取管理費收入。

保險業前10月保費出爐:車險綜改保費壓力尚未見底

11月30日,銀保監會公布的數據顯示,1-10月,保險行業原保險保費收入39608億元,同比增長6.9%,行業累計保費延續穩步增長。對于細分領域,國泰君安非銀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劉欣琦指出,在人身險行業,續期拉動保費增速回升,但重心已轉向明年“開門紅”;在財產險行業,車險綜改保費壓力尚未見底,多項細分領域承壓導致非車險首現負增長;長端利率企穩向上,保險大類資產配置加大主動型債券類資產配置。

監管本月連開兩場車險座談會

在10月座談會基礎上,11月銀保監會又連開兩場車險座談會,研究部署車險市場監管和改革有關工作。據了解,保險業協會正在起草車險增值服務標準和關于改進財險公司車險考核工作的方案,直指車險違規亂象根源。

險資持續加大權益投資力度,股票與基金持有余額已超2.7萬億元

銀保監會近期披露的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險資對股票與證券投資基金兩項投資余額合計27469億元,較年初的24365億元增加3104億元,彰顯險資在持續加大對A股等權益市場的投資力度。截至三季度末,險資持有的銀行股市值占險資持股總市值的51%,銀行股波動對險資權益投資的影響也最為明顯。隨著銀行股走勢回暖,險資有望進一步增厚投資收益。

信  托

前三季度新增入市資金2538億元,信托業緊盯資本市場投資機會

中國信托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投向證券市場的信托資金總額達2.21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2.95%,是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信托投向領域。業內人士稱,隨著信托業監管趨嚴,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加速推進,證券類信托比重將進一步提升,明年股票資產仍頗受關注。

連降11個季度,我國信托資產規模下滑至20.86萬億

中國信托業協會12月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信托業受托管理的信托資產余額為20.86萬億元,較上年末減少7432.79億元。自此,自2017年四季度以來已連續11個季度下降。其中,頗受行業關注的融資類信托余額為5.95萬億元,較二季度末減少了4966.43億元,是今年以來首次出現環比下降。

轉型壓力大,分析人士:信托增資潮有望到來

根據銀保監會網站信息統計,今年以來(以獲批時間為準),建信信托、財信信托、西部信托、國元信托、江蘇信托和光大信托6家信托公司增資獲批。分析人士稱,資本金實力在滿足監管要求、擴大信托業務規模、緩釋項目風險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這種形勢下,提高資本金規模成為信托展業的優選,信托增資潮有望到來。

關鍵詞: 股票

最近更新

關于本站 管理團隊 版權申明 網站地圖 聯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創投網 - www.zzkede.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系我們:33 92 950@qq.com
豫ICP備2020035879號-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