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數字時代,要抓住機遇培育壯大數據產業
隨著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數據已經成為新的重要生產要素,成為基礎性資源和戰略性資源。數據的要素作用日益突出,數據挖掘、存儲、管理、分析、交換和安全等各環節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體系,數據供應鏈和價值鏈也已經形成。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數據的要素價值日益凸顯,以及數據與新一代信息技術、新一輪產業變革的耦合共振、互融互促,數據產業將發生一系列關鍵性變化,實現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從“點”上的突破到“面”上的升級,并對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國家安全乃至全球治理等諸多方面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迎接數字時代”,提出“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加快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并在加強關鍵數字技術創新應用、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等多個方面作出重要部署,這是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的務實舉措。對此,需科學研判世界數字化發展大趨勢與我國當前發展實際,深刻認識數據這一新生產要素以及數據產業的重要性,抓住機遇培育壯大數據產業。
推動“新融合”——
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當前,5G、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加速向各行業融合滲透,數字技術和數據要素的應用場景較為多元,其對傳統產業的賦能作用日益凸顯,數據產業發展的態勢也備受關注。具體來看,農業數據已經成為“新農具”,精準化種養取得積極進展,使得農業生產在增產增收的同時可實現從生產到消費全過程的數據可記錄、可存儲、可追溯、可查證;工業互聯網、智能工廠等蓬勃發展,工業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加快,有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設備數字化率已達49.4%;“數據+”的快速發展有力激發了消費市場活力,2020年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97590億元,比上年增長14.8%。在此背景下,更好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以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已經成為催生新業態新模式、壯大經濟發展新引擎的重要抓手。
下一階段,需順應數據產業發展態勢,順應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趨勢,在增強數據資源流動活力上下功夫,進一步打破政府部門間、政府與企業間的數據壁壘。需擴大數據規模,優化搜集和抓取數據的方式,實現不同行業、機構的數據串聯,加強數據的高頻采集、處理和分析;需建設數據平臺,依托云、網、端、管等基礎設施,大力建設具備云資源接入和數據流通一體化調度能力的新平臺,推動數據要素和產業發展更好結合;需深化數據使用,編制重點行業、領域的數據使用圖譜和指南,加強對企業數據管理能力的培訓和指導,充分發揮數據的“黏合劑”作用,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完善“新規則”——
推動實現數據工具高效利用
近年來,以數據中心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數據要素市場不斷完善,數據的應用范圍逐步擴大,數字政府建設水平持續提升,有力促進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需要看到,數據具有高度流動的介質屬性,數據產業也有自身的發展規律,處理好數據使用與數據保護、安全、共享等方面的關系,對于提升數據使用效率至關重要。
一方面,要進一步明確數據權屬,通過健全完善配套的法規制度,加強對數據權屬的政策保護,公共數據管理可遵循統籌管理、統一標準、規范收集、按需共享、充分開放、依法使用、安全可控的原則。
另一方面,需建立并完善數據安全保障體系和數據應用監測體系,加強網絡安全保障制度建設,從技術上解決數據安全問題,完善“數據不搬家、可用不可見”的應用機制,并探索建設行業數據大腦和智能分析平臺,為宏觀調控決策提供數據動態監測和分析輔助,高效滿足信息共享、部門聯合、綜合研判、服務保障、跟蹤監督、應急處置等需求。
適應“新場景”——
以數據要素驅動公共服務轉型
隨著數字技術滲透到各行各業,通過發揮數據要素作用優化公共服務資源配置受到高度重視。相關部門以信息化重大工程為牽引,持續推進不同領域基本公共服務數字化,確保公共服務更加精準高效、公平可及。多地以“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為抓手,以數據要素驅動政務服務流程和服務模式向便利化發展,同時,在養老、社區、醫療等社會事業領域大力發展數據產業,推動形成較為完善的生態鏈、價值鏈。數據產業在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日益發揮重要作用。
當前,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多元化、多層次發展,數據產業也要積極適應不同場景的現實需要,更好滿足各種民生需求。為此,可進一步突出算法模型的通用性,促進數據要素在文化教育、輔助診斷、體育健身、養老育幼等更廣泛的生活場景中充分應用;可進一步強化多元主體的交互性,推動公共服務朝著雙向溝通和多元互動的方向發展,及時捕捉社會需求,使企業、社會組織和居民深度參與公共服務決策;可進一步增強公共服務的適配性,通過數字技術應用,增強公共服務的普適性和情境化,實現符合時代發展潮流、市場現實需求的服務供給。
促進“新合作”——
開創數據產業國際競合新局面
當今,數據正在成為各國經濟發展和產業變革的動力源泉。數據要素是基礎性戰略性資源的判斷,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世界各國圍繞數據的競爭與合作在持續深化。作為全球數據要素市場發展最有活力、最具潛力、環境最好的國家之一,中國的數據要素市場快速成長,數據采集、數據清洗、數據標注、數據交易等各環節發展迅猛,我國數據資源總量預計在2025年增至約50ZB,約占全球總量的28%。中國在國際數據合作平臺上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加強數據安全方面的合作,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彌合數字鴻溝,是數據產業國際競爭與合作的大勢所趨。下一階段,需擴大視野,在數據產業的國際交往中,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參與國際規則制定,謀求更多合作空間和更大話語權。一是要積極踐行《全球數據安全倡議》,正視數據安全風險對全球數字治理構成的新挑戰,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考慮成立專門的數據監管機關,對國際數據傳輸、流動的風險評估進行把關;二是要完善相關政策,依托現有數字經濟合作平臺和自貿區建設,出臺促進數據跨境流動的相關政策,更大力度推動通信服務、社交媒體、電子商務等服務貿易出口增長;三是要參與數據領域規則制定,實時跟蹤數據領域全球規則變動,積極參與跨境電子商務、跨境數據流動、數字貨幣、數字稅等方面的國際規則構建,增強我國在這一領域的話語權。
(呂 欣 張賽君 作者單位:國家信息中心)
您可能也感興趣:
為您推薦
保險打工人年終獎多數和上年持平或下降,怎樣發才合理?
A股5家上市險企去年保費收入增長0.03% 行業整體增速放緩
8家險企股權被掛牌轉讓,為何險企股權不再被追捧?
排行
最近更新
- 格力電器公布未來三年股東回報規劃 分紅總額或不低于300億元
- 去年我國R&D經費投入保持較快增長 基礎研究經費占比提升
- Coinbase產品副總裁披露 NFT 平臺界面和購買流程
- 字節跳動將推出元宇宙社交App“派對島”
- 互聯網平臺上的“隔離險”熱銷,真像宣傳的那么靠譜嗎?
- 高端系列啤酒讓不少消費者止步,是物有所值還是收“智商稅”?
- 警惕搶票軟件背后的風險
- 年貨消費,今年更紅火
- 滿足超兩千萬輛電動車充電需求
- 平臺春節“發紅包”如何實現雙贏
- 直播帶貨亟須 走出“頂流迷信”
- 北京:新增感染者均來自管控人員
- 北京:多次違規停放用戶將被限制使用
- 房貸利率下調 年輕人要珍惜“首貸”
- 負壓救護車筑牢冬奧會疫情防控屏障
- 害怕過年的人,到底在怕什么
- 雖說虎年將至,但別被這些謠言給唬了
- 理性看待走紅的鄉村生活短視頻
- 銀保監會:堅持不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防止資本在金融領域無...
- 強化農業農村人才隊伍建設 實施鄉村產業振興帶頭人培育“頭...
- 我國進一步縮短負面清單 為外商投資提供更廣闊的空間
- 科技賦能冰雪運動打破時空界限 冰雪旅游發展呈火熱趨勢
- 數字人民幣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 已涵蓋200多個線下消費場景
- 年報業績預告火熱披露中 投資者要警惕高股價的財務大洗澡行為
- 強化常態化打擊,高效打擊“假企業”“假申報”等嚴重涉稅違...
- 清朗·2022年春節網絡環境整治行動將啟 嚴防“飯圈”亂象反彈反復
- 持續深化減費讓利工作 將政策紅利轉化為惠及企業的發展動力
- 深圳:試點開展互聯網處方藥銷售,實現相關事項“一網通辦”
- 特斯拉報告顯示第四季度其比特幣持有量沒有變化
- 波音Q4財報:787客機造成45億美元損失 三年來首次實現正現金流